石峰區的馮阿姨找到我們欄目組說希望兒子能夠離開傢庭,最好是這幾年都不要回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和事佬來到馮阿姨的傢,這是一棟兩層樓的私房,一走進去一個大的監控顯示屏讓吸引瞭我們的註意,馮阿姨說傢裡裡裡外外安裝瞭八個攝像頭,目的就是為瞭防著兒子李新 ( 化名)。
她從包內掏出一個本子來,上面貼著很多不同的字條,這些字條竟然全都是借據,而借款人都是老兩口的兒子李新(化名)。 馮阿姨說近五年來,他們為兒子償還瞭 120 萬元的債務,這幾乎是老倆口幾十年來的所有積蓄。之前他們為兒子買瞭房子車子商鋪,可是這些傢產都被兒子敗光。 馮阿姨:" 他把車子當瞭,當瞭兩個店子,店子都隻算 11 萬一個,當瞭兩個商鋪,一臺車,16 萬的卡羅拉,一個月他隻做 4.7 萬當掉瞭,他隻要有錢都是他的父母。"
每次兒子在外面欠債回來,向父母乞求支援,老兩口一次次地相信他,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欺騙。按理說,36 歲的男人也該懂得安身立命瞭,可是不管父母怎麼打罵,李新(化名)都沒有改變。前不久,又有人上門來催債瞭,還收到瞭法院的傳票,要求李新(化名)償還幾十萬的債務。現在馮阿姨隻希望兒子能出去自食其力,不要再給他們增添更多的麻煩瞭。
當著我們的面,李新(化名)卻說這些年他一直在自主創業,他學瞭技術也摸出瞭門道,眼看就要成功瞭,現在卻被合夥人告上瞭法庭。 李新一味地說自己在事業上遇到的難題,對欠下的債務卻隻字不提。面對目前的狀況,他卻說自己無路可走瞭,自暴自棄。他的這些說話讓做母親的更是著急失望。 和事佬指出,李新(化名)這種逃避責任的態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調解員鄧自耕幫他出謀劃策,重樹面對困難的信心。 最後,李新(化名)同意不再將債務帶回傢來,也會盡快搬出去住,先從養活自己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