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膠州茂腔戲火爆京城 全省唯一入選劇目

07-12

7 月 10 日、11 日連續兩天,由山東膠州茂腔秧歌藝術傳承保護中心推出的大型茂腔現代戲《秧歌鄉的故事》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上演,獲得巨大成功。《秧歌鄉的故事》從今年山東省報送的 20 多個地方戲中脫穎而出,成為全省唯一入選 2017 年全國基層院團戲曲會演的劇目。全劇以膠州秧歌出國表演為背景,以老年人的婚姻、養老為主線,折射出山東半島精神文明的不斷進步。

11 日傍晚,距演出開始前一個小時,觀眾便早早來到劇院門口排隊等候。" 昨天晚上已經看過瞭,今天特地陪老伴兒再來看一次。" 老傢陜西的陳兆華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喜歡聽戲,這次來京走親訪友,正好趕上全國基層院團的演出。" 以前就聽說過膠州的茂腔和秧歌,這次能近距離的欣賞,真是不虛此行。"

與此同時,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裡,20 多名演員正在緊張的排練著。" 註意臂展的幅度,跳躍的時候保持微笑。"" 後面的再向中間靠一下,隊型要整齊劃一。" 導演崔彩彩一邊指導著彩排一邊告訴記者,雖然昨晚的演出很成功,但隻要登上舞臺,就不敢有任何放松,一定要將最好的狀態展現給全國的觀眾。

晚上 7 點 30 分,隨著燈光的變暗,演出正式開始。劇中人老馮頭、巧真、李香蘭等紛紛登場,將傢長裡短的小事融入戲曲和舞蹈之中,通過膠州茂腔和膠州秧歌兩種藝術形式呈現給觀眾。臺下座無虛席,現場火爆至極,炫麗的燈光舞美、引人入勝的劇情,引起觀眾的強烈共鳴,現場掌聲和喝彩聲此起彼伏。

《秧歌鄉的故事》講述瞭老馮頭一傢人的故事:老馮頭的親傢母李香蘭是膠州大秧歌的傳承人,村裡準備請她來培訓秧歌隊伍,兩人也有意趁此機會結束單身生活,誰知卻遭到兒媳巧真的反對;另一方面,當地因膠東國際機場建設,老馮頭舊房拆遷的補償款即將到位,巧真擔心 " 肥水流進外人田 ",於是她使盡渾身解數阻攔李香蘭此行,由此產生瞭一系列的矛盾沖突……

" 這部戲在編排上非常接地氣,反映出傢庭小社會、社會大傢庭的理念。" 膠州市茂腔秧歌傳承保護中心主任劉宗濤介紹說,秧歌和茂腔是膠州特有的傳統文化,且均已入選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本劇以輕喜劇風格為主調,在藝術方面將二者進行瞭整合。

據介紹,新世紀以來,青島地區農村率先實現瞭城鎮化,政府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實行瞭老年養老保險制度,由傳統的傢庭養老轉為社會養老。在為兒女解決瞭後顧之憂的同時,不少喪偶老人也有瞭強烈的精神需求,他們欲尋找黃昏戀人共同攜手走完人生的最後旅程。對於他們的正當要求,作為兒女的年輕人們卻有著千差萬別的態度。

" 本劇正是針對這一新時期的社會現象而創作,取材於當地農村,是劇作傢在農村長期生活、觀察、體驗、開掘與升華的精品力作。" 劉宗濤說,在國傢藝術基金的扶持下,劇組人員精心策劃,歷時兩個多月編排出這臺獨具 " 膠州風味 " 的茂腔戲。

終場前,伴隨著歡快的節奏,熱烈奔放的膠州大秧歌,穿越 300 多年的歷史扭上舞臺,演員們陸續登臺謝幕,每一組演員的亮相均激起歡呼聲一片,觀眾的掌聲久久不能停息,現場氣氛達到高潮。

演出結束後,文化部副部長董偉登上舞臺與演職人員握手並合影留念,同時他點評道:這個戲很接地氣,講述的既是農村故事,也是中國故事,真實地反映瞭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大傢看的過程中,笑聲不斷,正是因為它還歌頌瞭真善美,鞭笞瞭假惡醜,弘揚瞭社會正氣,讓人們在笑聲裡和生活中的醜惡告別,整個劇本很有喜氣,也很有教育意義。

"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膠州秧歌全國著名,茂腔也非常棒,年輕演員充滿激情和活力,展現瞭我們地方戲的魅力,大傢要繼續將它們傳承好。" 董偉說,這次進京匯演,選調的都是最基層的劇團,最接地氣的劇團,也是老百姓最歡迎的劇團,各個劇團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出更多更好的、人民喜愛的好作品。

據悉,《秧歌鄉的故事》自 2016 年 5 月 5 日首演至今,已在全國范圍內演出 40 餘場,全部為公益性演出,觀眾人數每場均在千人以上。

相關鏈接 >>>

茂腔流行於山東半島地區,距今已有近 500 年歷史,2006 年被列為首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茂腔以女聲見長,唱腔哀婉悲切,長於抒情,具有質補率真的藝術魅力和濃鬱的地方特色,尤其受廣大婦女喜愛,被形象地稱為 " 拴老婆橛子 "。當地民謠:" 茂腔一唱,餅子貼在鍋沿上,銹花針紮在指頭上。" 其傳統劇目,以 " 四大京 "、" 八大記 " 最為流行。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當地民間稱 " 扭斷腰、三道彎 ",是山東省漢族民俗舞蹈,屬三大秧歌之一。相傳清朝年間,有外地而來的馬姓、趙姓兩戶人傢在膠州市定居,他們用唱民俗小調加舞蹈的形式,走鄉串戶進行表演,以此來維持生計,久之便形成瞭膠州秧歌雛形,後經幾代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完善,至清咸豐年間,形成瞭一種獨立完善、有著旺盛生命力的民間表演藝術形式。1860 年,膠州秧歌在原有的基礎上,創立秧歌小戲;到 1863 年,膠州秧歌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一定程式。演員共 10 人分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小嫚 5 個行當,表演形式有十字梅、大擺隊、正挖心、反挖心、兩扇門等。伴奏樂器除嗩吶外,還有大鑼、堂鼓、鐃鈸、小镲、手鑼等,唱腔曲牌有 30 餘個。舞蹈理論界總結說,膠州大秧歌 " 三彎九動十八態 ",是真正的 " 扭 " 秧歌,被稱為中國民族舞的 " 活化石 "。

《秧歌鄉的故事》由文化部 " 文華獎 " 劇作獎獲得者商中有(筆名小上)編劇,中國戲劇 " 梅花獎 " 獲得者崔彩彩導演,中國戲劇文化獎音樂金獎獲得者高鼎鑄作曲,中國舞臺美術學會 " 學會獎 " 獲得者劉鵬舞美設計。該戲在舞蹈設計上運用瞭很多膠州秧歌的因素,充分展示瞭膠州秧歌 " 男剛女柔 "、" 三彎九動十八態 " 的動律特點,把茂腔和秧歌兩種藝術形式巧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瞭鮮明的、不可復制的地域特征和全新的藝術形式。

膠州市茂腔秧歌藝術傳承保護中心,始建於 1950 年,前身為青島市茂腔劇團,現有演職人員 106 人。近年來,該中心創作瞭許多茂腔、膠州秧歌優秀作品,多次獲國傢級和省級大獎。《膠州秧歌》榮獲省首屆文博會優秀表演獎、2007 年 CCTV 第四屆全國舞蹈大賽優秀表演獎、全國第十四屆群星獎。《豪情鞭鼓俏秧歌》榮獲 2013 年第十屆藝術節群星獎。現代茂腔戲《秧歌鄉的故事》成功申報 2015 年度國傢藝術基金資助項目,2016 年度圓滿結項。

膠州文化底蘊深厚,擁有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 5 處、國傢級 " 非遺 " 保護名錄 2 個。五千多年前,膠州先民們在這片熱土上創造出瞭燦爛的三裡河文明。近年來,膠州市連續舉辦瞭四屆中國秧歌節,高水平承辦瞭中國第十屆藝術節 " 文華獎 " 參評劇目展演;先後榮獲 " 中國秧歌之鄉 "、"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 中國剪紙之鄉 " 等稱號。

[ 責任編輯:楊凡、王鵬、李英 ]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 0532-85757799,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2-85757799,誠邀合作夥伴。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