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志願者拍到的洞庭湖候鳥李劍志攝
中新網長沙 2 月 2 日電 ( 付敬懿 ) " 初略統計,今年洞庭湖越冬候鳥有 22.6 萬隻,而去年也有 19.6 萬隻,都是有歷史記錄最多的一年。" 湖南省林業廳野生動植物保護處野保科科長魏營 2 日說,近幾年政府、企業及民間組織攜手推動洞庭湖生態治理,為候鳥 " 守護 " 瞭更多、更好的棲息地。
當日,湖南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在長沙舉行 " 濕地和鳥—共話大湖生態圈保護新時代 " 沙龍,邀請政府官員、專傢、在地志願者等共同探討候鳥保護、城鎮化建設和濕地保護模式,推動對洞庭湖濕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洞庭湖曾是中國的第一大淡水湖,盛期面積達 6000 平方千米以上,是鳥類主要越冬棲息地之一。然而近百年來,在自然和人為活動的雙重作用下,湖泊面積萎縮至 2625 平方千米,水質惡化、面積銳減等生態改變已經嚴重威脅到候鳥的生存和繁衍。
一隻青頭潛鴨在南洞庭湖濕地越冬 李劍志 攝
" 我 2015 年去的時候,電捕魚、迷魂陣、三人高的鐵絲網等遍佈湖洲,說是‘人間地獄’不為過。" 魏營說,曾經的洞庭湖區域,隨著政府在洞庭湖區域關停企業治污、拆除矮圍網圍、推出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一湖清水、候鳥齊飛的景象又回來瞭。
洞庭湖越冬候鳥數量逐年遞增,也離不開湖南的 " 候鳥守護者 "。志願者團隊六年裡建設大學生護鳥營、西洞庭黑鶴守護站等 20 個在地護鳥營、10 座候鳥守護站、9 個村級護鳥隊,133 名志願者成為核心候鳥守護者,開展巡護 634 次,拆除鳥網 807 面 14150 米,並多次與林業部門聯合行動。
" 公眾參與環保的意識覺醒是最大改變。" 湖南省環保廳法制宣傳處副處長黃亮斌說,2017 年中央環保督查組在湘調研的一個月裡,環保部門接到瞭 4583 件信訪件,促成瞭 4561 件環保投訴成功被辦理。而執法中,不少企業主動加強環保力度,甚至加入治理的隊伍。
中糧可口可樂公司參與的嶽陽君山後湖濕地修復項目,投入資金停止當地漁業捕撈與蘆葦收割生產經營活動,修繕三處水閘與千米堤壩,恢復 3000 畝水生植被,確保冬季保持利於越冬水鳥棲息的 0.5 至 1 米的水位。
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衛戰初戰告捷,然而濕地恢復過程中一些治理措施也曾引起較大爭議,比如拆除矮圍圍壩也使得清水外泄、湖床露出,導致一些候鳥離開。
" 不同候鳥的棲息需要的水位不一樣,保護區內一定量的生態矮圍是需要的。" 中科院洞庭湖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副站長張琛說,復雜的地勢也是留住候鳥奧秘,長喙的候鳥需要高一點的水位抓魚、吃湖床生物,野鴨、鸕鶿等短喙的候鳥則需要低水位棲息地。
多方攜手構築起候鳥越冬的保護網絡,讓洞庭湖候鳥數量顯著增加,大湖生態圈正越來越綠色生態。黃亮斌說,三年行動計劃的展開,農林牧漁專業部門的持續規劃以及湖南省濕地保護條例的全面實施,洞庭湖保衛戰將收獲更多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