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2 日,在路口鎮路口社區易俊超的傢中,71 歲的她把 104 歲母親從躺椅上搬到輪椅上,和母親聊天。李文婧 攝
紅網長沙縣分站 7 月 13 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李文婧)當年幼的侄子、侄女失去父愛的時候,她撐起臂膀為孩子們遮風擋雨;在母親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年逾七旬的她又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顧百歲老母親。" 古稀之年上有老下有小,人皆羨慕;坎坷人生飽嘗世間溫暖,苦盡甘來。"70 歲生日時,她給自己寫瞭兩句話,字裡行間足見樂觀。
她就是長沙縣路口鎮路口社區居民易俊超,在長沙縣第二屆道德模范評選中,被評為 " 孝老愛親模范 "。
哥哥傢出現變故 她撫養侄子侄女長大
" 她一直擔子不輕,卻從未有過怨言。" 易俊超的丈夫吳克儉告訴記者。
1977 年,一場持續的大雨導致她哥哥的房屋倒塌,哥哥不幸去世,嫂子迫於無奈,留下一兒一女,帶著其中的兩個女兒改嫁。傢中隻有 60 多歲的母親以及在抗日戰爭中負傷的父親。為瞭減輕父母的負擔,易俊超和丈夫決定擔起照顧侄子侄女的重擔。
易俊超開始教年齡較長的侄女學縫紉,並把小侄兒接到身邊和自己的孩子一起上學。為瞭多掙錢,易俊超晚上 12 時忙完以後,便生一爐煤火、淘好米在床邊,早上 5 時一到,便燒水煮飯,忙完傢務,去別人傢做縫紉。每天晚上從外面回來,還順手打好瞭豬草。
" 畢竟那麼多張嘴等著吃飯,隻能拼命做。"1.6 米高的易俊超,在那艱難的十多年裡,體重從未超過 90 斤。" 雖然很累,但不覺艱難。孩子們都很聽話。"
盡管這樣,日子仍然不好過,夫妻倆隻能 " 長期貸款 ",直到 2001 年才全部還清。現在,侄兒侄女都跟他們一傢非常親。" 時刻把我們放在心上,昨天還從金井給我們送瞭好吃的。" 易俊超告訴記者。
百歲母親癱瘓在床 她如照看嬰兒般細心
靠著夫妻倆拼命,日子一天一天好起來。但老母親卻年歲已高,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生活不能自理。
為瞭不給子侄輩增添負擔,從 2008 年起,易俊超又堅持日復一日地精心護理老母親。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易俊超的傢中時,71 歲的她正把 104 歲母親從躺椅上搬到輪椅上,等母親坐定,她又輕手輕腳地幫母親梳理頭發,老人舒服地享受著女兒的按摩。鄰居孫許華告訴記者,這樣的溫馨場景每天都會上演。" 她對待老人比帶小孩還細心。"
老母親不喜歡吃飯蔬菜,易俊超便將黃豆、核桃仁、紅棗、枸杞打碎,泡上麥片或者饅頭,一點一點喂給老人。
夜晚不放心母親,她便陪伴到夜裡 11、12 時,等母親入睡後才休息。神經衰弱、腰椎一度脫落的她,每天還要起夜給母親把屎把尿。在病床上躺瞭多年老母親,被照顧得幹幹凈凈,所住的房間也是毫無異味。
" 每天給她擦洗兩遍身子,讓她盡量舒服。" 因為常年給母親洗衣、洗尿片,她的手經常皴裂。
" 傢裡大大小小都喜歡我,對我特別好。就是辛苦女兒瞭。" 言談間,易俊超的母親,這位湖南省唯一的百歲抗日黃埔女兵鄭淼也為之動容。
事實上,易俊超的言傳身教的確給全傢人帶來瞭潛移默化的影響,平時,在外工作的孩子們都時不時會舉傢回來看望在傢的老人,一聽說傢裡老人有點身體不適,哪怕再遠再忙,孩子們也會盡早趕來看望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