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對辛采大廳佈局做出重大調整,一座名叫 " 希望 " 的藍鯨骨架取代梁龍骨架,成為該大廳的新主人。
該骨架是由 1891 年在愛爾蘭瓦克斯福德港擱淺的一頭藍鯨制作而成,長達約 25.2 米。這些藍鯨骨骼幾經轉手,最終以 250 英鎊(相當於現在 2 萬英鎊,約合人民幣 17.5 萬元)的價格賣給瞭該博物館。由於博物館空間所限,直到 1934 年哺乳動物展廳建成後,這座藍鯨骨架才首次與世人見面。
給這個龐然大物 " 搬傢 " 是博物館成立 136 年來工作量最大、難度最高的一次修復工程。工作人員用盡瞭各種傳統和現代先進技術:用報紙做填充物置於椎骨間以穩定骨架;使用 3D 打印技術還原遺失的碎骨等等。最終,這座藍鯨骨架被成功地懸掛在瞭大廳中央頂部,以遨遊的姿態迎接每一位來訪的客人。
藍鯨是現有體型最龐大的動物。20 世紀,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殺,藍鯨數量銳減到 400 頭,幾近滅絕。直到 1966 年,各國通過立法保護藍鯨,藍鯨數量也慢慢回升到 2 萬頭。
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邁克爾 · 狄克森(Michael Dixon)說:" 把藍鯨標本放在西側現有物種和東側已滅絕物種之間,就是要提醒人們生命是何等脆弱,我們必須對地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