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道德高地上俯視無人車,無人車的安全性很容易被誇大

07-13

7 月 11 日,百度 CEO 李彥宏現身山西大學作人工智能專題報告,並就無人車話題指出 ," 未來無人車一定比人類司機更安全 …… 今天的中國每天因為汽車的交通事故要死掉 500 人,但有瞭無人車,這些事故就都可以避免。"

李彥宏的上述發言,可以視為對此前 " 無人車上路 " 事件的回應。在剛剛過去的百度 AI 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乘坐百度無人駕駛汽車上北京五環的視頻引發社會關註和熱議,傳言北京交通管理部門稱將對此事進行調查。

目前在人工智能領域,無人車是應用化前景最為明確、最可能率先產生廣泛影響的項目之一,針對百度 " 無人車上路 " 事件的傳言,表面上看,安全性是主要的聚焦點和爭議點。但隱藏在安全性爭議背後的,則既有社會輿論對於人工智能技術的非理性問題,更有制度、配套上的滯後問題。相比安全性這個問題,後者才是影響人類社會進步的真問題。

單純站在道德的高地上俯視無人車,而不是以科學的標準加以衡量,無人車的安全性問題很容易被誇大。事實上,如果嚴格以科學標準衡量 ( 對比人類駕駛員和無人駕駛在一定行駛裡程中的車禍數量 ) ,以百度、谷歌無人車技術 ( 同為 L4 級別 ) 為代表的當前最先進的無人車技術,在安全性上已經不亞於人類駕駛員。

雖然相比普通車輛的駕駛環境,當前無人車的測試環境限制較多,偶發的事故也說明,無人車技術離成熟商用還有距離。不過,以無人車技術的進化速度 ( 包括安全性提高和技術成本的降低 ) ,未來一旦大規模商用 ( 時間表已經明確 ) ,不僅會在安全性上顛覆人類駕駛員,更能大大緩解交通擁堵的問題。因此,對無人車的評判,應該著眼於未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之所以說無人車的安全性問題是個 " 假問題 ",一方面是因為這是一個暫時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更為關鍵的是,輿論對無人車安全性的爭議,實際上部分源於對人工智能沖擊社會 ( 造成失業問題等 ) 的擔憂,換句話說,有借題發揮之嫌。

然而,技術變革的大潮是不可阻擋的,人工智能對社會的沖擊,將不隻在無人車領域發生,而長期看,新的職業湧現會對傳統職業形成替代,這也是歷次工業革命的演化路徑。

就無人車領域而言,在產業政策、配套法規方面,相比輿論爭議中的 " 假問題 ",政策制定者更應該關註並改變無人車發展配套缺位的現狀。換句話說,相比無人駕駛的安全性問題、人工智能廣泛應用造成的短期結構性失業問題,新事物和舊制度的兼容性問題,才是當前需要解決的真問題。事實上,如果配套法規明確,社會對百度無人車上路的爭議會小得多,無論是直接或間接的意義上,都更利於新技術的發展。

就當下而言,相比交管部門調查百度無人車上路的傳言,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更應該重視的是積極、健全的法規對無人車發展的促進意義。當年蒸汽機動力汽車問世時,英國出於汽車 " 安全性 " 的考慮,於 1865 年通過瞭一部條例苛刻的《機動車法案》,在 1896 年該法案被廢止前,英國的汽車技術整體上處於停滯狀態。英國汽車發展史上這一廣為人知的敗筆,在無人車時代需要政策制定者極力避免。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