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空調,故宮中的皇帝原來是這樣消暑的!

07-14

對於高溫酷暑

現代人可以開空調、吃冷飲

在沒有空調、沒有冰箱,甚至連電風扇也沒有的古代

貴為一國之尊的皇帝如何度過這炎炎夏日

妙招 1:寢殿用冰降溫

雖然沒有冰箱

但古代帝王在夏日確實少不瞭用冰來降溫。

故宮中就有清宮藏冰用的冰窖,隻是這裡已成瞭遊客服務區。這些冰窖東西寬約 6 米,南北長約 11 米,窖底下沉地面以下約 1.5 米,能存冰 5000 餘塊,為半地下拱券式窯洞式建築。

據史料記載,舊時立冬過後,紫禁城外的筒子河就要涮河凈水,先把水草雜物等清除掉,再把浮面上的臟水放走,最後用木板墩築臨時壩蓄水,待到冬至後冰凍結實,雇民夫伐冰,伐時要選取明凈堅厚的冰,切剁成一尺五寸見方,然後拉到冰窖整齊地碼放。

到瞭盛夏時節,這些冰便會被取出,放到宮中居所供皇族消暑降溫。《太監談往錄》中就記載,慈禧所居之殿 " 冬則安火,夏則安冰 "。

除瞭在居所內用 " 冰鎮 " 法降溫

清代皇帝宮殿也有特殊的設計

妙招 2:宮殿中的特殊設計

皇帝起居的寢殿一般都有回廊,夏季擋雨遮陽。有研究指,清宮中凡是寢宮都是支摘窗、外簷掛堂簾。夏天時在早上 9 點鐘就把堂簾支窗放下來,外面的熱氣進不來,可保持室內涼爽。到下午 6 點鐘太陽西下,把堂簾卷起,支窗支起,涼風進到屋內。

此外,清代皇帝在盛夏時節也常常離開皇宮避暑,而這些皇傢園林內會有一些特殊的降溫設備。

圓明園中的 " 水木明瑟 " 就是這樣的例子。該殿將水引入殿宇,模仿西洋水法,利用水力推動風扇,水聲潺潺中還有涼風,可算是避暑納涼的絕佳地點。

妙招 3:皇帝親自設計風扇

事實上,風扇不僅隻在圓明園存在,古代也被廣泛用於宮廷,而且可不隻是手搖的扇子這麼簡單。

清代內務府檔案中曾有雍正帝命人制作風扇的相關記載。工匠做得楠木架鐵信風扇一架,上安小羽扇六把。雍正帝可能覺得做得不錯,還要求 " 再做一份 ",並直言 " 架子矮著些,安大些的羽扇;再將葵黃紗風扇,做一份 "。

此後,雍正皇帝還指示工匠制作瞭一款拉繩風扇。他甚至為此下旨親自設計," 將後簷墻拆開,繩子從床下透出墻外轉動,做一架;照墻洞大小做木板一塊,以備天冷堵塞 "。有瞭風扇,即便夏季不外出避暑,想必也能緩解暑熱。

妙招 4:冰鎮食品相當普遍

以上的消暑方式基本還都限於皇傢宮中,而冰鎮食品在清代已相當普遍,尋常百姓也可一嘗。

清代《京都風俗志》中記載," 伏日,人傢有食盛饌異於平日者,謂之貼伏膘,或以此日起有捨冰水者,或有煎蘇葉、霍香葉、甘草等湯於市中捨之,謂之暑湯 "。那時在伏天,有人喝冰水,有人煎熬蘇葉、藿葉、甘草等湯,稱之為暑湯,還在街上出售。

不過這是京城百姓的消暑方式。宮中的禦醫在夏季也會開出消暑的中藥方子,如香薷湯、暑湯等湯劑,還有香薷丸、藿香正氣丸、清暑益氣丸等丸藥。

《宮女談往錄》一書中,宮女何氏對慈禧太後夏日消暑有如此描述:" 宮裡頭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餞、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把新采上來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裡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鎮瞭吃。"

此外,還有回憶文章顯示,慈禧太後在躲避八國聯軍出逃陜西時,還曾 " 要吃冰鎮酸梅湯 "。可見,不論皇傢還是百姓,夏季食用冰鎮食品都相當普遍。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