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也面臨“用人荒”,聽說 95 前都被嫌棄瞭!

03-11

文丨夏之南 來源丨新榜(ID:newrankcn)

原標題丨缺人!缺人!缺人!朋友圈都在招人,為什麼新媒體公司招人這麼難?

春天,又到瞭搶人的季節。

幾乎所有新媒體公司,都常年面臨著 " 用人荒 " 難題。春節剛過,招人難題困擾著很多新媒公司的 HR 和創始人。

" 編輯也缺、策劃也缺、運營也缺、產品技術也缺、電商也缺、廣告銷售也缺 ……" 略帶吐槽的是 " 有車以後 " 的 HR 宋百苓。

春節歸來,她就進入作戰狀況。過去兩年,這傢汽車類的頭部大號,團隊規模從幾十人擴張至 200,還將快速增員至 300 人以上,對內容和技術人才需求最大。

" 十點讀書 " 的 HR 劉冬,從去年底到現在,她做瞭大量工作,但難題並未完全解決:" 我們的需求比較大,但這個時間節點招人很困難,人怎麼都招不上來。"

" 我一天收到 30-50 份簡歷,能來面試的可能就一兩個。" 撈月狗的內容負責人徐龍對 " 招人難 " 有著更切身的體會,自年前開始,他面試瞭一百多人,最終招來入職的隻有兩位。

" 還有一個在談。" 他補充。

除這些大團隊,目前公司規模 10 個人的 " 我走路帶風 " 也缺人,她直言自己最缺文案和運營崗。

" 矩陣越大,要保證持續的優質內容輸出的壓力就更大瞭。獲取粉絲的門檻越來越高,漲粉困難,優秀的運營崗人才在團隊裡位置很重要。" 她解釋。

的確," 招人難 " 問題的本質其實是 " 招合適可用的人難 ",這也成為新媒體行業的長期痛點。

有公司規模一年翻幾倍

什麼人都缺

所謂金三銀四,處在招聘旺季,這個痛點顯得格外突出。

即便像 " 十點讀書 " 這樣的大號,矩陣粉絲數千萬,在業內赫赫有名,但在人才招募上依然 " 很有壓力 ",一方面是新媒體行業性人才緊缺,另一方面則源於公司全矩陣的快速擴張。

劉冬告訴新榜,目前 " 十點讀書 " 北京和廈門團隊共有 70 多人,但年度計劃中,2018 年底公司規模將達到 200 多人。這意味著,在現有基礎上,增加兩倍的人。

對於人力資源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充滿挑戰的 KPI。

十點讀書團隊

" 因為十點有很多矩陣,比如短視頻、知識付費、電商,還有‘十點讀書’‘十點電影’‘她讀’,今年還會考慮圖書出版的方向,壓力蠻大的。" 她說。

團隊規模的倍速增長,幾乎是新媒體公司的常態。就連負責招聘的劉冬自己,也是 " 新媒體 " 新兵,一年前,她還在傳統互聯網企業。

和劉冬相似," 有車以後 " 的 HR 宋百苓從傳統互聯網企業來到新媒體也才一年時間。

隨著 " 有車以後 " 在小程序領域強勢發力,招聘需求猛增,應聘者覆蓋瞭技術、產品、內容、電商等多方面。最近,她收到設計、客服等簡歷較多,策劃、銷售等中高級管理崗相對較少。

看到簡歷、面試、到崗,如果順利,流程可以在一周內走完。這個過程中,宋百苓遇到最多的問題是:簡歷合適,人不合適。

諸多崗位裡,汽車編輯通過率最高,策劃文案崗的通過率要低一些。宋百苓解釋:" 營銷策劃需要豐富的腦洞,不同的思維方式。簡歷和作品過瞭,本人過來面試,依然需要深入瞭解。比較傳統或者做東西偏死板,通過率就會差。"

即便手握 " 案子 " 來的應聘者,宋百苓也需要深入交流。因為 " 很可能是團隊做的,他負責其中某一塊,發揮作用到底有多少?需要在深聊中,聊出來。這個過程,對人的把握就更重要。"

有車以後 新疆禾木年會現場

一個簡單的崗位

招不到人和很多因素有關

宋百苓看來,原因是以下幾點:

首先是供求關系。一個城市流動的優秀人才就那麼多,如果市場上有 5 傢公司在招同一個崗位,供需就會失衡。高速擴張中的新媒體,本身就是一個新興行業,大傢都要從 0 起步,成熟人才嚴重短缺。在一定時期內,人才的成長速度,跟不上行業的發展速度。

人才的流動性不足也是一個問題。" 新媒體行業發展很快,很多創業公司在發展迅猛,公司在往上發展,員工風風火火幹著一件事,也不會隨便換工作。" 宋百苓說。

當行業人才流動性不高的時候,大傢一個蘿卜一個坑。擴張中的公司想招募成熟人才,自然也就困難重重。

新媒體作為新興行業,高等教育還沒有調整過來、提供對口專業人才,校園學子與社會發展之間存在信息鴻溝,可能也是一個原因。

1997 年出生的 " 我走路帶風 " 創始人經常聽到身邊的新媒體朋友們抱怨招不到合適的人才。

不過她說:" 我總覺著,現在大學生就業困難,可能問題並不全是市場行情的問題,反而自身問題最大。行業正在蓬勃發展,各大公司在人才市場虎視眈眈,不被選中,隻有可能是專業技能不過關。"

95 前就不考慮瞭?

新媒體是年輕人的天下

什麼樣的人會第一時間吸引到招聘者的目光?

從年後開始,很多新媒體團隊的招聘年齡段可能以 93-95 年為主瞭。

目前," 十點讀書 " 團隊 90% 為 90 後,年齡段集中在 92-94 年。劉冬打趣地說:" 聽說咪蒙 95 年之前就不考慮瞭?"

不過," 咪蒙 " 商務負責人安迪辟謠,現在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的 " 咪蒙招聘 " 消息,並不屬實。安迪解釋:" 我們是內推,暫時沒有對外發聲。"

這個年後流傳的所謂 " 咪蒙標準 ",折射出瞭新媒體招聘中的 " 年齡焦慮 ",似乎一旦不年輕,就可能會被淘汰。

去年 12 月 9 日,新榜聯合中國傳媒大學 · 互聯網信息研究院,與 16 傢新媒體機構一起,舉辦瞭一場盛大的新媒體招聘會。宣講結束後,咪蒙的展位前站滿瞭應聘者

年齡問題在遊戲新媒體行業更加明顯。

2017 年,徐龍加盟撈月狗,開始組建 App 裡的內容團隊。一年時間,這個做遊戲社區的內容團隊,從 2 人擴張到 20 人,今年他計劃再招 20 人,用於後續微博、公眾號、知乎、網易號、大魚號、企鵝電競 …… 平臺的內容分發,還要成立海外事業部。

談到招聘經驗,作為真正意義上的 " 第一批 90 後 ",90 年的徐龍說瞭他的看法:

第一個玩感要好。本身對遊戲和衍生品要非常瞭解。比如不僅會玩《陰陽師》,對日漫和二次元的東西非常熟。現在的吃雞遊戲,很多人熟悉國外的傳統射擊遊戲俱樂部,對軍事和槍械很懂。

其次還要有熱情,和專業以外的能力。除瞭會玩遊戲,如果還會拍照、P 圖,之前在一些社區很活躍,做過視頻,這些我覺得都很合適。

撈月狗團隊

徐龍面試過一個男生。上大學時候玩《英雄聯盟》很厲害,夢想打職業,但打到職業後,發現和真正的職業選手差距太大。

這個男生聰明,對遊戲理解也很透,轉而去女隊當教練。面試的時候,他給徐龍看過一些自己帶隊的作品,徐龍便果斷叫他來上班。

入職後,徐龍讓他負責和騰訊的合作,經這位男生手出來的內容,對接到騰訊都能保證好的推薦位置,獲取較大流量。

" 基本每天都能推到首頁,他的內容很符合騰訊對三方內容的合作要求。" 徐龍說。

新媒體招人難

到底哪些渠道成功率高?

除所有公司都會嘗試的招聘網站,新媒體行業裡,公司內部員工的推薦、自薦和轉介紹 …… 是相對不錯的人才來源方式。

另一個比較重要的渠道,則是自傢公眾號發佈的招聘信息。比如," 十點讀書 " 用戶可以通過公號信息裡的郵箱,直接投遞簡歷。

還有和其它大號的招聘互推,以及走進校園參加校招。

這些渠道,哪些成功率更高?

" 公眾號底部鏈接收到的簡歷,比較精準,畢竟隻有關註‘十點讀書’的用戶才知道。我們創始人很看重求職者的價值觀和對企業的認可度。從自己的用戶中來的簡歷,成功率挺高。還有新榜推薦也蠻精準的,因為新媒體屬性在這邊。" 劉冬說。

去年 2 月 25 日新榜招聘會走進清華大學," 十點讀書 " 創始人林少手捧簡歷

當然,也不絕對如此,跨行業的成功招聘案例在新媒體圈比比皆是。

劉冬介紹說,有一個 92 年的男生,原本是蘋果零售店的管培生,因為看好新媒體的未來,果斷從 3C 和快消行業跨界,應聘 " 十點讀書 " 知識付費部門的用戶體驗工作。

招聘中,劉冬和同事比較慎重,最終認為他的綜合素質、認知和想法都不錯,決定給他一個機會。

" 事實證明,到目前為止,他做的都非常好。願意付出和嘗試,每天加班,還做瞭一些崗位手冊,對這份工作很有熱情,部門負責人也很認可。" 劉冬透露,其實新崗位待遇上他和原來在蘋果相比並沒有提升。

顯然,無論什麼渠道,熱情和興趣都非常重要。春節期間還在篩選簡歷的徐龍告訴我們:" 熱情是一個及格線,有瞭才能往下聊。"

去年 2 月 25 日,新榜聯合插坐學院作為主辦方,智聯招聘、天津衛視《非你莫屬》作為戰略合作夥伴的新媒體招聘會,走進清華大學

此外,新媒體更看重的還有實實在在的能力,學歷反而沒那麼重要瞭。

" 有車以後 " 的 HR 宋百苓說,原本他們校招也要求 985 或 211 畢業,但實際操作中,發現很多二本學校的學生,隻要有熱情、能力合適,表現出乎意料的好。

對於更高層次的人才需求,一方面,很多新媒體公司開始和獵頭公司合作,另一方面,創始人自己的人脈也不可忽視。

跳兩次槽身價可翻倍

為什麼還要一棵樹上吊死 ?

" 你沒換工作吧?"

春節結束後,這句話,成為一些新媒體人互道祝福後的寒暄。

新媒體人才的流動性較大,很多人都有種感覺,每次要白名單或商務合作時,冷不丁就會遇到這樣的回復:" 抱歉,上個月我剛換工作,現在 ……"

身處這蓬勃發展的行業中,很多人在一個公司待上一段時間,便選擇跳槽或創業 …… 以謀求更高的薪資或更好的前程。

電視劇《獵場》海報

不僅是招新人難,還有人員流動性的問題。

在劉冬看來,新媒體行業都是 90 後,甚至 96、97 年,90 後更關註自己的成就感和在公司的價值感,和之前的招聘比,穩定性差一些。

對於快速發展的頭部公司,流動性可能相對較低。不過,有一些 " 流動 " 屬於主動離開。

" 去年,我們招瞭一個應屆畢業生,他特別喜歡這份工作,也努力通過瞭實習期,最後沒留下來,因為他考慮到工作強度太大,沒有自己的生活。" 某大號的人力資源說。

還有在傳統互聯網平臺做廣告銷售工作,跑業務,因為不適應新媒體工作節奏和模式,就離開瞭。

此外,一些新媒體求職者,本身就是抱著創業心態而來,幹得很好,學到東西就走瞭。

徐嗖在圈內也算 " 見多識廣 "。來北京兩年,換過 5 份工作,包括短視頻內容創業公司、文化類內容創業公司、營銷號公司和傳統文化出版公司。目前,他是 " 三感 video" 的合夥人,,他成瞭 " 三感 video" 的合夥人。

談及離職原因,他說基本在於兩點:1. 老板行不行。2. 有沒有事情幹。老板不行,走。沒事幹,走。錢基本上沒有太過在意。

在徐嗖看來,新媒體招人是 " 世紀難題 ",他認為這是認知差造成的。

新媒體之所以火,很大程度源於什麼?來錢快,尤其是對於公眾號。所以很多能創作好內容的人,大多都能掙錢,尤其是不上班就能掙錢;而內容創作能力一般的人,大多數公司也不願意聘用。

徐嗖印象特別深的一次,有個不錯的寫手問他工資的時候說:" 我不上班都掙得比這個多,為什麼要上班?" 所以行業標準的薪資基本招不到好編輯,大多數公司都靠 " 撿漏 "。

那什麼是招人的認知差?

徐嗖解釋:" 當新媒體變成瞭一門生意,它就不再是創業邏輯,尤其是互聯網創業的邏輯。其實,大部分融資型公司是開不起做生意的價錢的。融資型公司不是做生意的邏輯,但是大多數人並不明白其中的差異。並不是公司不願意為人才付出成本,而是公司成長需要更多其他的開銷。"

最終,造成瞭創業公司招不到人,而賺到錢的內容創作者不願意上班的現象。作為合夥人,徐嗖自然已經告別 " 打工 " 的生活,這位跳槽達人說,以他個人的經驗而言,賺錢和上班是兩回事,賺錢和內容創業更是天差地別。重點不在於現在賺多少錢,而在於最後分多少錢。

" 人類歸根結底隻有一種工作,就是成長。" 他說。

在和數位跳槽者交流中,雖然缺乏更多數據支撐,但也發現一個規律:在新媒體圈,比較優秀的人,前兩次跳槽會快速溢價,待遇翻倍的情況很常見。

不過,兩次換東傢後,因為溢價過高,很難有合適的下傢可以接納。第三次跳槽的新媒體人,往往會自降身價,加入一個他更感興趣或更具前景的創業團隊。

或者,自己創業。

來源 傳媒圈

責編 陳玲

編審 侯川川

簽發 蒲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