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傢發改委組織編寫的《國傢新型城鎮化報告 2016》正式出版。國傢發改委規劃司有關負責同志在接 受記者采訪時提到,今年要編制完成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而在 6 月底,由廣東省發改委組織繪制的《粵港澳大灣 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已經上報國傢發改委,初步明確瞭粵港澳大灣區的目標定位、發展方向、重點任務。作為粵港澳 大灣區 9+2 城市群的重要城市,珠海將迎來什麼樣的發展機遇呢?
作為國傢戰略提出,粵港澳大灣區 9+2 城市群,以香港、廣州、深圳三大超級城市為核心,足以躋身世界城市群 ,並且極具競爭力。
從衛星拍攝的全國夜晚燈光圖可以看出,全國最閃亮的兩個部分區域分別是珠三角和長三角。其中珠三角的城市 燈光幾乎融為一體,從廣州到深圳,再到香港澳門,城市的地理邊界基本消失。
珠三角雖然在面積和人口規模上不如長三角與京津冀,但在城市化率上卻是遙遙領先。2014 年,珠三角城市化率 達到 84.12%,成為全國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區,而長三角是 67.5%,而京津冀剛剛達到 60%。
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持平表示,"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承載著廣東省未來在國傢深化改革 和進一步開放過程中的排頭兵角色,可以說是未來世界經濟重點的有特色的發展區域在中國的示范。"
7 月 3 日,國傢發改委與粵港澳三地聯合簽署瞭《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框架協議指出,要 發揮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優勢,帶動大灣區其他城市共建世界級港口群和空港群,共同推進包括港珠澳大橋、廣深 港高鐵、粵澳新通道等區域重點項目建設,打造便捷區域內交通圈。可以說,交通基礎設施是大灣區建設的一大重點 。而就在今年,珠海安排瞭 129 個基礎設施重點項目,總投資達到 3741 億元。
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澤中表示,珠海要打造成為珠江口西岸的交通樞紐城市,依托珠海一流的海港、空港、信息港 ,珠海將與香港、深圳、廣州攜手構建良性競爭開放合作的國際化港口群和機場群,完善面向世界的產業服務和集散 功能,增強對國際要素資源的吸引力,打造成為亞太地區最具開放和便捷的國際化航空航運服務中心。
根據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目標是到 2020 年國際一流灣區基本形成,世界級城市群的框架基本確立,2030 年 位居全球灣區榜首,成為全球先進制造業中心、全球重要創新中心、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參與全球合作與競爭 的能力大幅躍升,躋身世界知名城市群前列。
國傢發改委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六項重點工作中也提到,要著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重點增強 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 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不斷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不難看出,高技術制造業之於大 灣區未來發展的重要性。而珠海目前正在加快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
今年 1-3 月,珠海全市裝備制造業實現總產值 451.87 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 42.3%,同比增長 29.8% 。裝備制造業增加值 104.75 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 40.8%,同比增長 26.1%,高於全市增速 11 個百分點。 (框圖字幕,止)" 十二五 " 期間,以格力電器、麗珠集團、雲洲智能為代表的一批創新型企業表現突出,高新技術 產品產值達到 2238 億元,比 " 十一五 " 末增長 75%,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 55.9%,居全省第二位。
當前,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還在起步階段,面臨著單一城市向城市群的轉型,金融中心、服務中心、制造業中心向 科技中心轉型,珠江東岸發展較快向珠江東西兩岸攜手加快發展轉型。珠海多年來一直堅持創新綠色協調發展,具備 後發優勢。市委副書記、市長李澤中表示,未來,珠海在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除瞭要在交通上,還要在制度 建設和要素資源上實現與大灣區其他城市之間的互聯互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
珠海臺記者鄭航軍報道。
編輯:范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