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負面信息加工過度
壞的可能性想得過多
找到自己的平衡點非常重要
超大城市正讓我們過於敏感?
文 / 彭凱平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
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與東亞研究終身教授
本文首發於 2017 年 8 月 20 日總第 818 期《中國新聞周刊》
《北京,有 2000 萬人假裝在生活》刷爆瞭朋友圈,這其實反映出人們對超大城市的復雜態度:喜愛和厭惡兼而有之。那麼,超大城市到底會給人的心理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幾個較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也許能夠幫助我們瞭解二者之間的關系。
從上個世紀開始,人類才出現瞭大規模的造城運動,到 2011 年,中國城市化比例才突破 50%,而現代意義上的超大城市(2000 萬以上人口)則是過去 60 年的事。從進化角度講,人其實無論是從大腦結構、生存能力和天然傾向性方面,都還沒有完全適應城市化,特別是超大城市的生活方式。
通常我們認為大城市的生活會使人變得冷漠,但現代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其實是讓人變得過分敏感——特別是對負面信息加工過度,壞的可能性想得過多。
德國心理學傢安德烈亞斯 · 林登伯格及其同事曾做瞭一個對比研究。他們讓生活在大城市裡的人和生活在小城市裡以及生活在鄉村的人,去心理學實驗室參加數學測試,交卷時,他們都會聽到主考老師對另外一個老師抱怨說,這是他見到過的最差的答卷。在讓他們聽到對自己帶有侮辱性的評論之後,心理學傢對他們的大腦進行瞭核磁成像的掃描,主要觀察兩個腦區的活動情況:一個是處理緊張和恐懼信息的杏仁核,另一個是管理杏仁核活動的內側前扣帶回。
研究者發現:大城市的人對這樣的壓力事件反應更加強烈、更迅速,他們的杏仁核更活躍,小城市的人反應次之,鄉村的人反應最弱。更加有意思的是內側前扣帶回的活動:鄉村長大的孩子內側前扣帶回活躍度低,而城裡長大的孩子內側前扣帶回活躍度更高;但這兩個腦區的聯系不穩定,問題是這種不穩定的聯系是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特殊癥狀之一。
當然,不能因此而得出 " 生活在大城市會讓人心理變態 " 的結論,但根據荷蘭心理學傢亞普 · 潘恩的調查,相對於小地方,大城市的精神分裂癥患者是小城鎮的兩倍,焦慮癥增加 21%,情緒失調增加 39%。顯然,身處茫茫人海中產生的孤獨感和漂浮感是不利於人的心理健康的。
英國國王大學的心理學傢海倫 · 費希爾和美國杜克大學的心理學傢坎迪斯 · 奧傑斯調查瞭 2232 對雙胞胎,他們分別在城市、鄉村長大。研究結果表明,在城市長大的孩子,在 12 歲之後患各種心理疾病的比例是農村孩子的兩倍以上,他們所接觸到的負面社會環境和經歷也遠遠多於從農村成長起來的孩子。顯然,生活在城市裡的孩子,容易產生或養成抑鬱、緊張、焦慮、吸毒等不良的健康行為和習慣。
美國洛杉磯大學心理學傢帕特裡夏 · 格林菲爾德曾利用谷歌平臺搜集瞭人類 200 多年來的各種出版物,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由於鄉村的生產方式、簡單科技和緊密的部落聯系,使得生活在鄉村的人對權威更加尊重,更加強調責任。而在城市環境裡,由於財富的增加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復雜技術和商業的快速發展,使得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更加強調個人選擇、物質享受和財富積累。格林菲爾德發現,從上個世紀 20 年代開始的美國城市化運動,使得越來越多的人追求利益、追求享樂、追求物質。個人主義的價值理念,如自由、自我、獨特、獲得等相對受到更多的歡迎。
那麼,如何應對超大城市對於我們人類心理的影響呢?我個人認為,積極的心態和科學的心理學知識肯定是有所助益的。
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尋找生活的意義,這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護機制。另外,多親近大自然,多接近綠地、花草、公園等地方,能夠激發人類大腦原始的田園生活的基因。已有的研究發現,欣賞綠色的大自然景色 4 分鐘,大腦就會產生令人愉悅的神經遞質多巴胺。
我甚至覺得中國應該推動重歸鄉土的運動,讓那些有能力、有實力的富裕人士重新回歸田野生活。各得其所,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