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意間,已經有超過 15 年觀鳥經驗的董江天,在離她住處不遠的深圳華僑城荔香樓,與一群不知已經棲居在這裡多長時間的小白腰雨燕邂逅相遇。
▲飛行中的小白腰雨燕 李晶川 攝
2017 年,中國觀鳥會、深圳觀鳥會及香港觀鳥會等 11 個民間觀鳥組織聯合開展瞭首次全國燕子調查。因為國外相關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近 30 年間,全球范圍內燕類種群數量呈銳減態勢,這個調查結果引發瞭中國民間觀鳥組織的擔憂。
" 我聽人講過,這個世界有種鳥是沒有腳的,它隻可以一直飛啊飛,飛到累的時候就在風裡睡覺 ……" 張國榮在《阿飛正傳》裡描述的 " 無腳鳥 " 隻是藝術形象,而在華僑城福清街,卻真的 " 住 " 著一種不落地的鳥——小白腰雨燕。
▲小白腰雨燕 董江天 攝
建成已二十載的福清街某住宅樓,因獨特的建築結構而獲得小白腰雨燕群的青睞。走近住宅樓,顯眼的外圈樓梯映入眼簾,樓梯天花板密密層層地掛著不下百個小白腰雨燕巢。" 這兒的連廊間隔有三層樓高,小白腰雨燕有足夠的高度俯沖起飛。" 深圳市觀鳥協會的董江天老師解釋道。與常見的傢燕相比,雨燕極少選擇於城市築巢。深圳市內最密集的雨燕棲息地,卻恰好在住戶和遊客密集的華僑城片區。根據目前的調查結果,這裡是廣東省所有城市最大的一個小白腰雨燕種群。
▲居民樓裡的雨燕巢 李晶川 攝
去年,深圳市觀鳥會 " 燕子小組 " 率先在市內開展全國燕子調查,這個地處華僑城的小白腰雨燕 " 大本營 " 終於進入專業觀鳥者的視線,雨燕群在城市的稀少使得這一發現成為瞭驚喜。小組成員多次到荔香樓觀察小白腰雨燕,鏡頭下燕巢的景象卻觸動著愛鳥者的心。" 城市裡的濕泥越來越少,雨燕有時隻能銜一些棉線之類的材料築巢。" 組長 " 大魚 " 如是說。但細小的棉線也成瞭雨燕的 " 致命殺手 ":對於不具備抓握力的它們而言,一旦腳部被線纏住,等待死亡便成為唯一選擇。
▲燕巢 董江天 攝
▲歸巢 董江天 攝
" 之前來觀察的時候偶遇清潔連廊鳥糞的阿姨,雖然嘴上會抱怨,但幾乎沒聽說想搗巢的。" 董江天說。以致於住宅保安現在隻要看到扛著 " 長槍短炮 " 的觀察小組成員便會脫口而出:" 是來拍攝燕子的吧?"
▲巢內的小白腰雨燕 董江天 攝
電影裡的 " 無腳鳥 " 在天空漂泊一世,終其一生也不曾擁有容身之地。深圳這群不落地的小白腰雨燕,卻在熙熙攘攘的鬧市中覓得安身之所。這無疑是雨燕之幸,更是市民之福。架在狹窄樓梯間的鏡頭靜靜地對準小白腰燕巢口,一隻幼鳥剛剛悄悄地探出頭," 咔咔咔 " 一陣快門聲響起,幼鳥調皮地縮回窩內。董老師滿意地看瞭看照片,準備結束一天的拍攝觀察。此時,眼前一道黑影閃過,一隻小白腰雨燕成鳥撲棱飛進不遠處的鳥巢。身處這絡繹不絕的城市,它們和我們一樣——夕陽西下之時,回到炊煙升起的地方。
新聞鏈接:
小白腰雨燕,屬雨燕目雨燕科,因腰部羽毛為白色而得名。燕主要分為傢燕和雨燕兩大類。與居民多見的傢燕相比,雨燕的腿小而細,抓握力弱,因而不能如傢燕般落地或站立在樹枝及電線上,除築巢繁殖外幾乎都在空中飛行。雨燕多築巢於峭壁、洞穴或建築物的房屋墻壁、天花板上,以植物細纖維、禾草、羽毛、木棉花絮和泥土為材料,加親鳥口涎或濕泥混合築成。
小白腰雨燕在我國主要分佈於華南地區。2012 年,小白腰雨燕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ver 3.1 ——低危(LC)。
深圳晚報 記者 李晶川 實習生 李俊浩 / 文 編輯 李怡天 實習編輯 黃抒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