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註:為迎接 " 八一 " 的到來,為紀念建軍 90 周年,政知見(微信 ID:bqzhengzhiju)的東傢北京青年報自今日起至 " 八一 ",以每天兩個整版的規模推出 " 再造軍魂 " 系列報道,敬請關註。本篇是推出的第一組報道之一,關註這些年閱兵中受閱武器裝備的變化。
建軍 90 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備發展史。
以 1949 年為分界:新中國成立前 22 年武裝奪取政權的鬥爭中,解放軍是以 " 小米加步槍 " 這類簡陋的武器戰勝強敵;新中國成立後則以增強國防現代化建設來解決裝備問題。歷次閱兵,都是解放軍武器發展水平的一個 " 窗口 "。
開國大典時檢閱雜式武器
毛澤東說 " 既高興又不高興 "
新中國是在一個極其落後的農業國的基礎上建立,人民解放軍進行革命戰爭時名副其實是 "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 ",主要靠繳獲敵軍武器裝備自己。1949 年 10 月 1 日開國大典時,受閱部隊也隻能配備 " 萬國牌 " 雜亂裝備接受黨和國傢領導人檢閱。
開國大典上的解放軍受閱部隊按海、陸、空三軍序列編組,共計 1.64 萬人。那時海軍、空軍還沒有完成組建,參閱主力是第 67 軍的步兵 199 師和戰車第 1 師。陸軍參閱的武器有日制、德制、英式美制和捷克式,湊出的 17 架飛機也是美制和英制。受閱時走在最前面的海軍方隊,隻是從大連海校臨時調來的徒步水兵。有人感嘆說,這次閱兵式上出現的各種裝備,隻有騎兵的戰馬是我們國傢自己產的。
此次受閱車輛都是繳獲的外國造舊品,開起來老是熄火。戰車第 1 師事先反復維修瞭車輛,仍然沒有把握,便預想好熄火後的方案。果然,檢閱途中有一輛裝甲車因機械故障熄火,堵在前進的道路上。後面裝甲車裡的駕駛員馬上按照預案,驅車上前把開不動的裝甲車頂走,才保證瞭後面的方隊正常行進。城樓上的毛澤東等領導人對眼前這一情景看得清清楚楚,卻沒有責怪任何人,因為那是舊中國留下的爛攤子中的破爛裝備。
開國大典時的毛澤東表情始終凝重,當時的心情是 " 又愉快又不愉快 "。毛澤東後來回憶說:中國解放我是很高興的,但是總覺得中國的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因為中國很落後,很窮,一窮二白。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馬上發出號召:" 中國必須建立強大的國防軍,必須建立強大的經濟力量,這是兩件大事。"
國慶十周年閱兵
赫魯曉夫問 " 我們把專傢撤回來怎麼樣?"
1954 年舉行的國慶五周年閱兵,受閱的 1 萬餘人基本都實現瞭蘇式裝備,蘇軍二次大戰後期生產的 T-34 和斯大林 -2 式坦克成為受閱方隊的主力,航空兵由 111 架蘇制作戰飛機編成,顯示瞭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的大幅進步。
國慶五周年之際,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訪華,做出瞭提升援華質量的承諾,並向中國全面出售現役新裝備的生產線。中國於 1956 年仿制米格 -17 成功並命名為殲 -5 殲擊機,在同年國慶閱兵時飛越上空。當時毛澤東興奮地對身邊的印度尼西亞的蘇加諾總統說:" 看!我們自己生產的飛機飛過去瞭!"
自己能夠生產所需的武器,是改變國傢 " 軟骨動物 " 狀態的根本保證。中國軍工水平在 50 年代後期實現瞭一次跨代的飛躍,通過全面仿制蘇聯武器,國產常規裝備已接近或達到當時的世界先進水平,這一成就在國慶十周年的閱兵中得到充分展示。
1959 年 10 月 1 日舉行的盛大閱兵式,展示的新裝備九成以上都是由國內軍工廠生產出來的,受閱的步兵全部手持 56 式沖鋒槍或半自動步槍,炮兵裝備的是 59 式高炮和加榴炮,裝甲兵裝備的是剛剛出廠的 59 式坦克。
不過這一飛速性的躍升基礎並不穩固,因仿制那些新武器時並沒有完全吃透其技術,也缺乏創新能力。此時中蘇兩國發生瞭爭吵,就在此次閱兵時,赫魯曉夫就很不客氣地向毛澤東詢問說:" 我們把專傢撤回來怎麼樣?" 毛澤東以毫不在乎的口氣回答說:" 那也好。我們自己搞,也是個鍛煉。"
果然,1960 年蘇聯撤走瞭專傢,並在 1962 年對華完全停止武器和國防技術出口,中國武器發展進入瞭一個靠獨立自主的探索階段。
改革開放後恢復閱兵
" 東風 " 戰略導彈首次亮相
1984 年國慶 35 周年時,國慶閱兵式在相隔 25 年後又一次舉行。此時邁入改革開放的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瞭快車道,國防科研和軍工生產也得到恢復和發展。
那次受閱部隊共 1.03 萬人,國內剛研制成功的 69- Ⅲ型主戰坦克、自行榴彈炮、裝甲輸送車及殲 -8 殲擊機都參加瞭檢閱。那些全系國產的武器的技術標準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至少有一代的差距,卻顯示瞭常規兵器研制突破瞭長期相對停滯的局面而有瞭質的跨越。當時,第二炮兵戰略導彈方隊的大型牽引車載著中國自己設計制造的 " 東風 " 戰略導彈,首次在國內外公眾面前亮相,成為這次閱兵中最耀眼的明星。
進入 90 年代後,國際上高技術局部戰爭成為軍事鬥爭舞臺的主角,信息化戰爭時代的到來向中國國防事業提出瞭嚴峻的挑戰,同時也展現瞭新的機遇。
1999 年國慶五十周年閱兵,向世界展示出中國國防建設的最新成果。受閱的常規裝備和戰略武器,除瞭從俄羅斯引進的蘇 -27 戰鬥機和另一種直升機殲擊機外,都是我國自行研制的。此次閱兵展示瞭新研制的多種戰術導彈、新型坦克和裝甲車、新式步兵武器,顯示瞭常規武器裝備方面的巨大進步。如這一年研制成功的 99 式坦克已經達到瞭戰後國際上第三代主戰坦克的技術水平。同 1984 年的閱兵相比,此次參加檢閱的多數武器已經彌補瞭 " 代差 ",其性能大都接近瞭世界先進水平。
此次閱兵的最大亮點,是第二炮兵 4 個導彈方隊,中國的戰略導彈已不再像 15 年前閱兵時那樣是清一色的 " 龐然大物 ",可稱 " 個頭小瞭,威力大瞭 ",是可以公路機動發射的遠程導彈,表明機動能力大大增強,已經形成瞭核常兼備、射程銜接、威力和效能明顯增強的軍事力量體系。
2009 年國慶閱兵
實現瞭參閱武器的全部國產化
2009 年 10 月 1 日國慶 60 周年閱兵表現出 " 幾增幾減 " ——徒步方隊減少,裝備方隊增加;陸軍方隊減少,海空軍和二炮方隊增加;參閱兵力減少,高技術和特種兵方隊增加。閱兵分隊組成的變化,實際上反映解放軍內部的結構性變化,那就是高技術含量的部隊代替步兵占瞭全軍的主體。
2009 年這一年受閱人數首次低於 1 萬人,亮相的武器裝備卻超過以往各次。解放軍的 99 式和 96 式坦克又一次在受閱,不過其內部設備已有瞭質的飛躍,外裝甲上的防護設施也有瞭可見的改進。汽車牽引的火炮已經退出瞭閱兵行列,出場的火炮都是自行火炮和車載突擊炮,其中的 155 毫米自行加農榴彈炮出口中東後,被用戶認為優於西方同類裝備。這些新裝備的出場,也表明中國陸軍由過去註重數量龐大的規模型,正轉變為註重質量效能型,全域機動作戰能力有瞭大幅躍升。
國慶 60 周年閱兵戰略導彈方陣再次作為重要方陣亮相。機動戰略導彈東風 -31 由國慶 50 年閱兵時的三枚,增至十二枚,性能還大有提高。受閱方隊中又首次出現瞭號稱 " 航母殺手 " 的東風 -21 中程導彈和 " 長劍 -10" 巡航導彈,形成瞭遠、中、近程配套的體系,這說明中國軍隊核常兼備的戰略打擊能力大大提高,也引起瞭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傢軍事觀察員的註意。
1999 年 " 受閱武器 95% 都是國內生產的 ",那是因為國內航空工業還不能生產第三代戰鬥機。2009 年,飛機均為國產,由此實現瞭參閱武器的全部國產化。參閱的戰鬥機如殲 10、殲 -11 都屬第三代,中國的國防科研和生產水平又有瞭跨代飛躍,已經形成瞭以第三代噴氣式戰鬥機為骨幹的空戰力量。神秘的國產預警機,首次加入受閱陣營。它作為一種集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功能於一體的高技術裝備,被譽為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 " 空中領袖 ",可以成為空戰能力的倍增器。
過去中國航空兵缺少直升機,武裝直升機更是一項 " 短板 "。2009 年中國自行研制的新型武直 -10 參閱,代表瞭陸軍航空兵的信息化水準,也說明瞭以直升機為主體的陸軍航空兵的力量大為增強,使中國已有 " 飛行陸軍 ",在立體作戰、電磁戰和垂直打擊方面也已進入瞭國際上的先進水平。
" 九三 " 勝利日閱兵
參閱飛機數量創下閱兵史之最
2015 年 9 月 3 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 70 周年閱兵,解放軍武器裝備大發展的背景下,參閱武器裝備不僅均為國產主戰裝備,其中 84% 又是首次亮相。坦克方隊一直是閱兵的重頭戲,99A 型坦克方隊打瞭頭陣,接著多種型號的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空軍空降兵的戰車也組成方隊亮相。其中陸戰隊兩棲突擊車方隊出場的是 05A 式兩棲突擊車,它是登陸作戰的攻堅力量。履帶式步兵戰車方隊由 04A 步戰車組成,這種新亮相的運載步兵且自身又有很強火力的裝甲車,是陸軍機械化、信息化復合式發展的代表產物。
中遠程導彈特別是戰略核導彈,幾十年來一直是 " 鎮國之寶 ",戰略導彈部隊在每次大閱兵中都特別令世人矚目。勝利日閱兵中,中國第二炮兵以 6 個裝備方隊、7 種導彈武器型號同時登場亮相,這也是歷次閱兵中同時展示導彈枚數最多的一次。除展示瞭兩種能實施洲際戰略攻擊的核導彈外,還展出瞭新型中近程戰術導彈和巡航導彈,說明中國戰略導彈部隊如今已經成為國傢一支重要的戰略力量。
2015 年閱兵的另一個亮點,是參閱飛機數量創下閱兵史之最。空中梯隊與歷屆閱兵相比,其規模更大,而且囊括陸、海、空三軍,即空軍和海軍的航空兵以及陸軍的大量直升機。直升機梯隊的規模不僅前所未有,主力又是近年剛服役的後兩種武裝直升機即直 -19 和武直 -10。這些直升機屬於陸軍航空兵,它們作為立體突擊主戰力量,具有快速機動、精確打擊的獨特優勢和廣泛的戰場適應性和戰術靈活性,表明中國傳統的 " 鐵腳板 " 陸軍已邁向飛行化。
中國軍隊是從傳統的陸軍發展而來的,世界軍事科技的發展和戰爭演變,早已使空中攻防成為軍事鬥爭的關鍵。這次 " 九三 " 閱兵以航空兵的規模為最大,正顯示出中國軍隊現在和今後的發展重點之所在。(本文作者徐焰 , 系國防大學專業技術二級教授,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