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傢學者解析香港立法會補選結果:“本土派”生長土壤已不存在

03-16

涉港專傢學者齊聚北京針對香港立法會補選結果進行探討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徐亦超】由 " 宣誓風波 " 引發的香港立法會四席補選塵埃落定,雖然表面上的結果是建制派和反對派各取兩席,但建制派打破瞭在單議席單票制的選舉不敵反對派的宿命,而且在另外兩個選區與反對派候選人的得票差距進一步縮小,都反映出香港當下社會政治氣氛的改變。

對此議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一國兩制法律研究中心、北京聯合大學京臺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中國政法大學臺灣法研究中心以及南開大學法學院臺港澳法研究中心四傢機構 14 日在北京聯合主辦瞭第 4 期 " 一國兩制精英沙龍 ",活動特別邀請到香港 " 一國兩制青年論壇 " 召集人、原香港發展局局長政治助理何建宗先生就此次立法會補選結果以及未來香港政治形勢的發展進行瞭詳盡分析。

對於這次選舉的特點,何建宗表示,首先它是單議席單票制,對大黨有力,對資源整合力量強更團結的陣營有利,建制派這方面的力量是挺強的。而因為這幾個議席原來是反對派的,不少反對派的支持者以為他們處於 " 十拿九穩 " 的狀態。另外,選舉前夕,反對派一直刻意制造的一些議題,也都沒有在社會上引起太大的的回應。反觀建制派就非常努力,他們非常希望能夠有個 " 零 " 的突破。

何建宗

在港府層面,何建宗說,在很多民生議題上,現在特區政府完全采取一個主動,也願意大手筆地去做,這讓在民生議題上反對派不能,也沒有太大的著力點反對。而政治議題現在是中央主導,特區政府要做的是有策略地推行。無論《國歌法》也好、"23 條 "、" 一地兩檢 " 也好,反對派都不能主動地制造議題,隻能被動回應,而現在這種 " 回應式的抗議 " 影響也不大。

至於 2020 年舉行的下屆立法會選舉,何建宗就樂觀表示,所謂 " 本土自決派 " 的影響力會慢慢下降。他認為,很難再出現第二個羅冠聰、朱凱迪,黃之鋒等人造成的威脅也不大。他解釋,現在有 DQ ( 剝奪資格 ) 、有選舉主任,而所謂的 " 本土派 " 也需要一個土壤,就像植物一樣,品種要好,但也需要土壤,要各方面條件配合。現在這種土壤已經不存在瞭,社會撕裂正在彌補當中。在當下香港社會趨向和解的政治氛圍之下,有意從政的香港年輕人,願意參加所謂 " 本土派 " 的年輕人相信不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一國兩制法律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田飛龍在總結發言時則跳出瞭立法會補選本身,認為補選在香港本地被放大,他更多的是將香港放在未來國傢整體的發展戰略中去觀察。

田飛龍

田飛龍表示," 融合 " 成為瞭 " 一國兩制 " 新的主題,這也是 " 一國兩制 " 在一種動態發展的時代化特征體現。在十九大報告 " 一國兩制 " 的專節中對此展開瞭更加明確的論述。而 " 融入式發展 " 對香港又分兩個層次,因為香港是一個既要融入國傢,又要繼續保持自身的國際定位與特色。他續說,國傢有兩套發展規劃對準香港,去塑造香港的未來,一是 " 一帶一路 ",另一個是 " 粵港澳大灣區 "。

田飛龍又認為," 一帶一路 " 是香港 " 再國際化 " 的主要通道,沒有瞭 " 一帶一路 ",依托原有的 " 國際化 ",香港優勢不在,無法發展。第二," 粵港澳大灣區 " 是香港國際化的必要形勢,通過融入 " 粵港澳大灣區 ",融入國傢,解決國民身份,也解決兩制之間的過大差異對國傢統一主權的威脅。通過 2014 年的 " 白皮書 ",2017 年的 " 七一講話 ",以及 2017 年十九大報告的港澳專節,應該說 " 一國兩制 " 之下香港治理的新共識已經基本形成。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