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策反”的女軍官和“戰神”一同出列

10-24

編輯|李巖 攝影 | 袁藝(除署名外)

,10 月 22 日晚間,十九大迎來瞭第七場集體采訪。

這場主題為 " 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邁出堅定步伐 " 的集體采訪,到場的四位受訪對象無疑是來自軍隊的黨代表。

中國軍網在上午 11 點就已經掛出群訪預告,接受采訪的 4 位軍隊代表分別來自外交、科研以及一線部隊: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參謀劉芳、陸軍第 74 集團軍某合成旅兩棲裝甲突擊車車長王銳、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劉銳、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教授王飛雪。

為什麼會這四人?簡單梳理後政知圈(微信 ID:wepolitics)發現,他們背後均有著自己為人稱道的故事。

△ 22 日晚集體采訪現場

遭遇策反的女翻譯

今年 44 歲的劉芳出身於軍人傢庭,除瞭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參謀這個頭銜,她還是我軍一位傑出的女翻譯。

高中畢業後,劉芳以優異成績考入解放軍外國語學院,畢業後走上外交崗位,多次保障瞭黨和國傢以及軍隊領導人接見外賓活動。然而,對於一名女軍官而言,軍事外交工作除瞭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外,還要面對其背後的暗流湧動、刀光劍影。

△ 攝影 | 新華

2006 年底,劉芳赴某重點方向國傢執行任務,在該國機場的洗手間裡,一位女子突然攔住她,說有一位老朋友寫瞭個字條給她。劉芳說:" 當時我說,我不明白她在說什麼,並沒有接她遞過來的紙條,但是那個女子說,如果我不回電話,那位老朋友將非常失望。"

劉芳迅速離開洗手間與代表團會合並報告此事,代表團要求她提高警惕。兩天後,在代表團下榻賓館,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劉芳意識到,這是一起有預謀的拉攏策反行動,對方絕不會善罷甘休。" 我立即將有關情況向代表團進行瞭報告,我們通過有關渠道向對方提出瞭正式交涉,一方面是表明我們的立場態度,另一方面是要求對方做好安保工作,確保此類事情不再發生。"

堅定的政治信仰、過人的膽識和專業素養讓劉芳迅速成長為我軍優秀的女翻譯," 作為一名軍事外交工作者,其職責就是貫徹黨中央、習主席的戰略決策,拿出主意,落實到位。" 劉芳表示,這個職責被軍委國際軍事合作辦公室領導形象地概括為四個字:" 戰略分憂 "。

另外,政知君還註意到,10 年前劉芳同樣當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對此,劉芳對媒體表示:" 期待下一個十年,我們的國傢、軍隊更精彩!"

創集團軍紀錄的 "90 後 "

陸軍第 74 集團軍某旅班長王銳身上烙印著 "90 後 " 的標簽,在軍隊黨代表中絕對算是最年輕的一批。

梳理媒體報道得知,這個 "90 後 " 不能小看。

王銳高中畢業入伍,並不算典型的 " 高學歷 "。對此他耿耿於懷自己理論底子薄,入伍後便堅持寫日記、讀理論原著,他的讀書筆記已經寫滿 12 本共 10 餘萬字。同時,王銳在部隊拿到瞭大專文憑,正在攻讀本科學歷。

除瞭 " 啃書本 ",實際操作上王銳更是一等一的高手。

2009 年,19 歲的王銳入伍第一年就成瞭全師唯一一名能夠駕駛兩棲裝甲突擊車下海的新兵,2014 年,他創下瞭集團軍首個入伍 5 年就考取特級駕駛證的紀錄。有一次,王銳所在連隊擔負海上夜間駕駛課目試訓任務,這項試訓在全軍是首次。當時,王銳主動請纓駕駛戰車夜間下海,進行全軍首次試訓。過程中,他發現兩棲突擊戰車夜間駕駛有時跑偏,並收集瞭 130 多項第一手數據,總結出裝甲車夜間駕駛糾偏法,將航路跑偏降低到 1 米以內,被廣泛推廣應用。

截至目前,王銳所在的 809 戰車車組先後 4 次向軍委領導匯報演示課目,7 次擔負課目示范任務,3 次參加兩棲裝備改裝試訓,11 次打破訓練紀錄,榮立集體二等功、三等功各兩次。

給改裝轟 -6K 提意見的 " 戰神 "

今年 38 歲的劉銳是我軍首批改裝轟 -6K 的飛行員,曾飛過 7 種機型,現任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特級飛行員。除去二等功榮譽、" 全軍優秀指揮軍官 " 等等一系列榮譽稱號外,劉銳更為人所知的是他另外一個綽號—— " 戰神 "。

近年來,劉銳與戰友一起征戰南北,在一批飛行員中脫穎而出。前不久在吉林舉行的 " 航空飛鏢 -2017" 國際軍事比賽中,他們駕機與外軍戰機同臺競技,最終憑借過硬素質斬獲冠軍,讓 " 戰神 " 威名響徹國際賽場。

過硬的技戰術素質,讓劉銳成為改裝轟 -6K 期間新機首次投實彈以及極限坡度驗證等重難點課目的飛行員。而後,他和戰友提出的 40 餘條改進意見全被工廠采納,為轟 -6K 的改裝提供瞭第一手材料。

年少成名的 " 北鬥 " 功臣

大傢對王飛雪這個名字或許不熟悉,但提起他從事的科研工作,無人不知。我國自主研發的導航系統 " 北鬥 ",從無到有再到不斷成熟、壯大的過程中,王飛雪從沒缺席。

1971 年出生的王飛雪在上世紀 90 年代還是一個毛頭小夥子,那時他在國防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95 年,得知我國北鬥導航衛星工程地面設備研制遇到重大技術瓶頸後,王飛雪和 2 名同學主動請纓,創造性地拿出一套全數字快捕精跟技術方案," 冒昧 " 地闖進我國衛星測量控制技術奠基人、中科院院士陳芳允的傢中,請求承擔攻關任務。

而這個曾被一些專傢認為 " 不可能實現 " 的技術方案,被他們歷時 3 年、在一間 10 平米的小屋中一舉攻克,成功研制出北鬥一號全數字快捕與信號接收系統,突破瞭長期制約北鬥一號衛星導航定位工程的瓶頸,成果獲得國傢科技進步二等獎。

那一年,王飛雪 24 歲,解決瞭一眾專傢十數年止步不前的技術難題,從此聲名鵲起。

與 " 北鬥 " 結緣後,這一幹就超過瞭 20 年。這些年裡,王飛雪不但是 " 北鬥 " 的見證者,更是奉獻者。

在新華社的報道中曾這樣描述這位 " 北鬥 " 功臣:" 在北鬥問天征程上 , 每一個耀眼的年輪、每一座矗立的豐碑 , 都鐫刻著一個名字 : 王飛雪。"

2007 年 4 月,我國北鬥二號第一顆衛星發射升空後,遭遇強烈電磁信號幹擾,無法進行正常通信。問題如果不能盡快解決,即將組網的 10 多顆衛星將無限期推遲發射,已發射的衛星也無法實現預期目標。面臨強大壓力,王飛雪團隊臨危受命,短期內攻克瞭這個技術難題。3 個月的攻堅階段,技術人員困瞭就澆澆涼水,餓瞭就啃方便面,最終他們拿出瞭抗幹擾能力提高 1000 倍的解決方案。

而這些,隻是王飛雪團隊 20 多年來的縮影。目前,這個團隊已經從當初的 3 個人擴充成 200 多人,是 " 北鬥 " 系統最為核心的研發單位之一。

資料丨中國軍網 新華社 北京青年報等

校對 | 項戰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