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黃芷淵】
先說一個發生在香港的真實故事。一位老師讓初中學生說說 " 我的志願 ",一個富豪的兒子說:" 我希望憑自己實力,賺到爸爸擁有一半的資產:2 個物業和 1 億港元。" 另一個撿紙皮伯伯的孩子說:" 我希望長大後能像爸爸一樣拿綜援(綜合社會保障援助)。" 全班鴉雀無聲。
早前全球財富報告數據顯示,扣除自住物業後擁有資產凈值達 3 千萬美元或以上的超級富豪,香港共有 4,080 人,以城市計算在亞洲排名第一,而他們平均擁有 3.3 個住宅物業。
不過,香港有多少人生活在 " 貧窮困境 " 中?特區政府最新的答案是:超過 135.2 萬,貧窮率高達 19.9%。換言之,平均每 5 個香港人就有 1 人活於 " 貧窮 "。
作為全球最富裕城市之一,"135.2 萬 " 這個數字代表瞭什麼?繁華背後,香港貧富懸殊問題有多嚴重?政府又有哪些扶貧政策?
" 貧窮 " 的定義?
2012 年開始,香港特區政府每年公佈貧窮人口狀況,計算方式是把香港市民總體入息中位數的一半厘訂為 " 貧窮線 "。目前 1 人住戶貧窮線為 4,000 港元,2 人傢庭 9,000 港元,3 人傢庭 15,000 港元,4 人傢庭 18,500 港元等等。
根據 17 日發佈的《2016 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香港去年貧窮人口共有 135.2 萬人,較 2015 年的 134.5 萬人多約 7,000 人,人數創過去 8 年新高。即使在恒常現金福利介入下,貧窮人口連續第 4 年低於 100 萬,但數字方面也達 99.6 萬,較 2015 年增加 2.5 萬人。
來看兩個實例。
李先生早年因工傷失業,每個月依靠不到 4 千港元綜援生活,正好被歸為 " 貧窮 " 人口。他一個人住在約 5 平米的板間房,月租 2,500 港元,扣除水電煤交通等日常開銷的 600 元,每個月剩下隻有約 900 元生活費,平均每天隻有 30 元。30 元可以買什麼?香港翠華茶餐廳一個午飯套餐,就要 68 港元。
李先生的鄰居林太太是位單親媽媽,她和兩個女兒蝸居在 10 平米的小空間,每月收入為 9,000 元,加上綜援和各種津貼,傢庭收入每月有 16,000 元,高於三人傢庭 " 貧窮線 " 的 15,000 元。月租加水電煤費用為 6,500 港元,兩個孩子上學雜費和交通費約為 1,500 元,扣除這些費用,她們每天人均可消費金額不到 90 元。這些數字還沒計算突發開銷。林太太說,她們一傢已多年沒看過醫生,病瞭就去買點藥,大女兒穿的是二手衣服,小女兒穿的是大女兒穿不下的舊衣服。不過,根據相關定義,林太太一傢不算 " 貧窮 "。
不在 " 貧窮線 " 以下的人未必衣食無憂,而落入 " 貧窮線 " 的人也不一定真的窮。
經濟越好 " 窮人 " 越多?
香港的 " 貧窮線 " 其實隻是一個相對概念,門檻會隨著住戶收入改善而上升。
以上述的李先生為例,2015 年香港 1 人傢庭的貧窮線為 3,800 港元,收入不到 4,000 元的李先生當時不算 " 貧窮 ",但隨著市民總體入息中位數增加,貧窮線門檻提到 4,000 元,於是李先生落入 " 貧窮 " 人口之中。
香港政務司司長暨扶貧委員會主席張建宗解釋,貧窮數據反映很多因素的綜合結果,包括扶貧政策措施成效、經濟情況、整體就業收入變化及人口結構轉變等。例如去年香港經濟溫和增長,勞工市場穩定,貧窮線就全面上升。而隨著人口高齡化趨勢持續,對整體貧窮數字也構成瞭上升壓力。因此,這裡講的是一個 " 相對貧窮 " 而非 " 絕對貧窮 " 的概念。
再舉一個例子。
王婆婆退休十幾年,雖然早已沒有月收入,但卻擁有兩個物業及 30 多萬港元資產,她自稱沒有任何經濟困難,也不需要領取援助資金,不過這位 " 低收入、高資產 " 長者卻因為沒有 " 收入 " 而跌入 " 貧窮 " 組群。同樣地,由於貧窮線隻計算住戶入息,95% 獨居大學生都被歸類為 " 窮人 ",因為他們的收入幾乎都是零。
政府強調," 貧窮線 " 不等於 " 扶貧線 ",這種 " 相對貧窮 " 概念有一定程度的國際可比性,而且較易量度,主要有兩大作用:協助政府瞭解香港貧窮情況並制訂扶貧措施,以及透過定期對比數據審視政策成效。但社會有聲音指,生活素質和匱乏情況不在估量之列," 貧窮線 " 未能反映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認為政府應該重新制定。
" 貧窮 " 背後
其實,要更有效地處理貧窮問題,必須瞭解 " 貧窮 " 背後的真正原因,從問題根源入手。香港目前的貧窮問題大致分為以下幾種:在職貧窮、青年貧窮、跨代貧窮、長者貧窮等。
全球化發展必然帶動世界整體收入上升,但同時也引起地區內貧富差距的加劇。尤其在社會結構性變動下,中產階級產生瞭主要變化。當資本增長遠高於薪金增幅時,有資產人士的財富便會不斷增長,依賴薪酬增長的財富則相對緩慢,於是,擁有物業和沒有物業人士間的差距便越拉越大。前者逐漸成為高收入階層,後者則流向低下層,形成隻有富裕及貧窮兩個極端的 "M 型社會結構 ",更導致 " 在職貧窮 "、" 青年貧窮 " 等問題。
部分低收入人士則由於未能滿足申領綜援資格,既未能受惠於社會福利援助,又難以承擔高昂的生活費,過著比 " 貧窮線 " 下人士更貧困的生活,在香港被俗稱為 "N 無人士 "。
" 長者貧窮 " 則源於人口老化問題,由於香港沒有系統性退休保障計劃,對於沒有足夠儲蓄的長者,很容易處於貧窮狀態。
貧窮問題不僅僅存在於落後地區,也存在於經濟發達地區。而伴隨貧窮問題的,往往還有貧富間的巨大差距。回到 " 貧窮線 " 的問題,雖然這隻是政策的一條虛線,但卻帶出瞭更多社會深層次的問題。
一點反思
近年香港特區政府的扶貧政策恒常開支一直增加,扶貧助弱更被視為政府施政的重中之重。
在經濟上無法自給的市民可以申領以入息補助為基礎的 " 綜合社會保障援助 ",政府會透過補助金及特別津貼,例如租金津貼﹑學費及其他教育費用津貼等形式補助符合資格的低收入人士。符合工時要求、傢庭入息及資產限額的低收入在職傢庭,則可以申領 " 低收入在職傢庭津貼計劃 " 的補助。而 65 歲或以上、有經濟需要並符合資產審查資格的香港長者,也可以領取每月 2 千多港元的 " 長者生活津貼 " 等。
綜援、低收入在職傢庭津貼等扶貧政策,就好像訂立瞭一條 " 絕對貧窮線 ",幫助香港社會上最貧困人士脫貧。而以入息為標準的 " 相對貧窮線 ",所反映的其實是低收入人士相對整個社會的生活素質狀況。
扶貧助弱的每一步,都觸及上百萬市民的利益,甚至牽涉數以百億港元的公帑開支。即使全香港市民的收入同步提升," 貧窮線 " 仍然會向上移動,總會有一部分人活於 " 貧窮 "。所以,別一開始就被 135.2 萬這個數字嚇到,這條 " 貧窮線 " 背後反映的,不光是有多少人陷於 " 貧困 ",而是提供瞭一個重大的線索,決定資源應該如何分配,如何更好地提升市民相對的生活素質!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註觀察者網微信 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