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按
本該在田間地頭忙活的扶貧幹部,很多時間都用在瞭開會和寫文填表上。開完大大小小的會,還要寫材料落實會議精神。他們抱怨,整天在文山會海裡往來復去,哪裡還有時間瞭解貧困戶疾苦,哪裡還有時間去思考如何幫助貧困戶脫貧 ?
近日,新華每日電訊記者下鄉采訪時發現,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問題,讓基層幹部大傷腦筋,也讓貧困群眾頗多怨言。多位扶貧幹部表示,希望能改變傳統的考核辦法,讓他們能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田間地頭,給貧困群眾多出些實招,多辦些實事。貧困群眾則希望少摁些手印,多些實實在在的幫扶措施。
到 2020 年實現全面脫貧,是黨和國傢心中有民的體現,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為打好這場硬仗,中央出臺瞭一系列重要政策,各地也出臺瞭一系列舉措。但無庸諱言,在精準識貧、精準脫貧過程中,一些地方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瞭跑偏的現象。
主要表現在,不少原本隻適用於機關、企業的考核督查方式,被機械地搬到瞭田間地頭。比如,為瞭 " 精準識貧 ",一些地方在流程管控上下足功夫,過分強調 " 留痕 ",要求基層對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層層簽字畫押。為摸清貧困戶底數和方便督促檢查,還精心設計出一式多份的表格,填報內容列得細而又細。比如僅貧困戶收入一項,就列出瞭 " 工資性收入 "" 政策性收入 "" 產業收入 " 等多項。
其結果是,精準識貧變成瞭 " 精準填表 "。有位駐村第一書記給記者算瞭一筆賬:全村 130 傢貧困戶,每戶的扶貧統計表均為一式 4 份,每份表格他需要在 4 個不同的地方簽上大名,僅填寫一遍他就需要簽 2080 個名字。
不隻是駐村第一書記要簽、村幹部要簽,貧困對象也要簽。為在規定的時間裡填完表格,往往是幾名村幹部流水線作業,對表格所填內容的審核倒放松瞭。讓基層扶貧幹部感到無奈的是,類似的表格今天填瞭明天又填,昨天才讓貧困戶摁瞭手印,今天又要找上門再摁一遍。
基層幹部普遍反映,有些部門每季度就要一次脫貧成效情況的綜合報告,半年就要一次幫扶對象增收情況,考核安置房建設還要精確到多少間;很多檢查也是要填報各種進度表、月度表等。
這樣一來,本該在田間地頭忙活的扶貧幹部,很多時間都用在瞭開會和寫文填表上。開完大大小小的會,還要寫材料落實會議精神。他們抱怨,整天在文山會海裡往來復去,哪裡還有時間瞭解貧困戶疾苦,哪裡還有時間去思考如何幫助貧困戶脫貧 ?
" 表上來,表上去 ",也讓貧困戶產生抵觸情緒。一些貧困戶對扶貧幹部說,每次來不是填表就是調查,不是簽字就是畫押,這樣的扶貧我們不歡迎,也不需要。
話雖不中聽,但話糙理不糙。對貧困戶而言,他們最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幫扶行動,是增收致富的真點子、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