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寧:讓濕地離你我更近

07-15

中國林業網 7 月 14 日訊   歷經多年的艱苦努力,濟寧濕地保護與修復工作取得瞭可喜的成就。在濟寧,濕地公園數量不斷增加,濕地保護面積不斷擴大,濕地保護質量不斷提高。據統計,截至今年 6 月份,全市共有市級以上濕地公園 32 處,省級自然保護區 1 處,濕地保護面積達 228 萬畝。這些成就的取得,是與濟寧市委、市政府正確決策部署和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分不開的,是與縣市區黨委政府和各級各部門的支持協作分不開的,同時,也凝聚著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廣泛開展公眾宣傳教育的結果。今天,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保護濕地、愛護濕地的隊伍中,濕地保護的觀念已經逐漸深入人心。

濕地不隻有風景

夏季,碧波蕩漾的湖面,翩然靈動的候鳥,清香怡人的蘆葦蕩,碧綠蔥蘢的林地……濕地生態進入到一年裡最活躍的季節。在濕地,風景固然重要,宣傳教育亦不可缺。濕地宣教展示區是濕地公園內開展濕地科普知識宣傳與弘揚濕地文化的重要場所,在對現有濕地生態系統進行嚴格保護的基礎上,積極開展濕地科普宣教工作,是濕地保護最急切、最需要、最基礎的第一道工序。

多年來,為瞭提高市民的生態保護意識,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開啟全方位、全景式的濕地宣傳教育,不僅在濕地自然保護區,而且在國傢、省、市級濕地公園都建有宣教展示區,擔負起向社會、向公眾宣傳濕地知識與文化的職能。微山湖國傢濕地公園還建立瞭專門從事濕地研究的科研機構——微山湖濕地科學研究院,充分利用微山湖濕地公園內豐富動植物資源和生態系統,為保護生物多樣性、保障區域生態安全、研究濕地文化和科學技術打造瞭高水平科研宣教平臺。其內設立有山東省第一個以濕地為主題,集科研、科普教育、宣傳為一體的濕地科普館,利用栩栩如生的動植物標本、模型和現代化科普宣教片等展示瞭濕地之美、濕地特有動植物及其棲息環境、不同濕地生態系統特點以及微山湖特有的濕地文化。微山湖國傢濕地公園是亞洲最大的草甸型湖泊濕地,2013 年當選 " 中國十大魅力濕地 " 之一,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山東的 " 南大門 "。因其地處魯蘇皖三省交界處,交通便利,濕地科普宣教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效應可以輻射全國。

此外,濟寧市各處濕地公園分別立足自身優勢和特點,在濕地保護宣傳科普方面做瞭大量工作。高新區廖河省級濕地公園設置瞭寓教於樂的濕地科普展廳;金鄉金水湖和曲阜孔子湖國傢濕地公園建設有高標準現代化濕地科普宣教館;正在投入建設的嘉祥吉祥湖省級濕地公園在探索互動科普宣教道路上大跨步前行……

每處濕地公園都在醒目位置樹立瞭宣傳牌、植物標示牌、界碑界樁、浮標等基礎宣教設施,介紹動植物生態習性和保護理念;部分濕地公園在樹上懸掛鳥巢,示范幫助野生動物的具體方法;條件好的濕地公園專門培訓導遊員,向市民介紹動植物研究方法,並提供參與體驗的實踐操作。這一系列活動讓遊客瞭解和掌握瞭野生動植物棲息環境及科學保護方法,取得瞭良好的社會效果。

宣教十年磨一劍

濕地,不僅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也與每個人的生活緊密相連。為瞭讓濕地離人們的生活 " 更近一點 ",自 2004 年至今,十餘年的時間,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把濕地科普宣教當作第一道工序和重要責任,在深入人心、講究實效上下工夫,開展全媒體、全覆蓋、立體化的宣傳教育。

每年的 2 月 2 日是世界濕地日。市政府分管領導都會在《濟寧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積極倡導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全市人民積極投入到保護濕地、愛護濕地、共建濕地生態傢園中去,並指出,把濕地保護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全面加強濕地保護管理工作,形成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環境優良的共識,構建大宣傳、大構架、大聯合、大產業、大提升的格局,努力打造生態濕地、民生濕地、經濟濕地。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圍繞當年世界濕地日主題,動員社會各界,舉辦形式多樣、喜聞樂見、深入人心的宣傳活動:發送移動宣教短信、組織萬人簽名、設置知識展板、發放科普資料、播放宣教展示片、出動宣傳車等,使直接或間接受教育群眾每年達 2 萬多人 / 次,廣泛形成理解、關心、支持濕地保護事業的良好輿論氛圍。

為瞭普及濕地保護知識,提高群眾濕地保護環境意識和法制意識,切實增強社會各界保護濕地的自覺性和責任感,推動濟寧濕地建設,使濕地保護理念得以傳播和弘揚。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積極運用微博等新媒體手段,開通 " 濟寧濕地 ",擴大知識覆蓋面,提升宣傳影響力;在南四湖自然保護區太白湖區域開展《山東省濕地保護辦法》頒佈周年宣傳活動;創刊《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工作動態》,創新編輯《今日濕地》雜志,搭建濕地宣傳陣地,開展多渠道、多聯通、全方位式的信息交流,讓 " 濕地 " 走進千傢萬戶,促進濟寧的濕地保護與利用。

近年來,有關濕地保護的話題受到百姓高度關註。為進一步提高社會各界對濕地重要性的認識,營造人人關心、關註、愛護、保護濕地的良好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聯合市廣播電視臺創播濕地科普系列電臺節目,節目分專題全年每天 4 次滾動播出,同時每天 6 次插播濕地公益廣告,結合《濟寧廣播電視報》開辟的濕地專刊,系統宣傳濕地知識、濕地功能和濕地文化,全面展現濟寧市濕地資源現狀、保護管理工作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等,為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和森林城市做出積極貢獻。

為展現濟寧在濕地保護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探索濕地保護管理先進經驗,喚起公眾珍愛濕地、守護濕地的意識,以切實有效的行動讓 " 地球之腎 " 健康成長,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開啟 " 魅力濕地濟寧行 " 活動,帶領記者深入探訪濟寧十處典型濕地,通過瞭解濕地的過去、變化歷程、建設情況、保護措施及今後打算,探索濕地的奧妙、發現濕地保護先模人物,更好地營造人人保護濕地、愛護濕地的良好輿論氛圍。同時,發起濕地攝影大賽活動,征集和濟寧濕地相關的攝影作品,讓攝影愛好者去親身觀察、發現和感受濕地的人文生態景觀,以藝術攝影的形式記錄濟寧濕地的景觀特色,展示濕地之美。

每一個濕地背後,都有故事,處處和宣教分不開,大到國傢級濕地公園,小到濕地保護小區,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都付出十分的心血,來組織開展濕地公園評審工作。2017 年,在 " 山東最美濕地 " 評選中,濟寧微山湖國傢濕地公園、金鄉金水湖國傢濕地公園、高新區廖河省級濕地公園、泗水泗河源國傢濕地公園、鄒城太平國傢濕地公園共 5 處榮獲 " 山東最美濕地 " 稱號,濟寧因濕地獲獎數量最多,從全省 17 地市中脫穎而出。全市有 228 萬畝濕地保護面積,1 處省級自然保護區,6 處國傢級濕地公園(含試點),18 處省級濕地公園,8 處市級濕地公園。

為瞭提升濕地的社會與科學價值,2015 年 9 月,在金鄉縣金水湖國傢濕地公園,濟寧市濕地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揭牌。首批創建的濕地科普基地共三處,分別落戶在微山湖國傢濕地公園、金鄉金水湖國傢濕地公園以及南四湖自然保護區太白湖濕地。這一舉措,不僅弘揚瞭濕地文化,更開辟瞭濟寧中小學生的戶外 " 生態課堂 "。廣電小記者走進太白湖濕地、體驗生態美麗傢園活動,打響濕地進校園的第一炮,不僅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大自然的無窮魅力,更激發瞭孩子們探索濕地知識的好奇心和自覺保護濕地的意識,借助電視臺、報紙等媒體,以點帶面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據瞭解,建成濕地科普教育基地,這在全省屬於首創,是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創新,是傳播宣傳濕地知識的創新途徑,也是進一步弘揚生態文化和濕地文化的重要陣地。據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馮洪新介紹,該局計劃到 2020 年,濟寧市創建濕地科普教育基地 10 處以上,動員鼓勵更多的市民及中小學生走進濕地、觸摸濕地、讀懂濕地,從而形成人人保護濕地、愛護濕地的自覺行動。

在濟寧,濕地科普教育功能越來越明顯,得到瞭社會各界的肯定。目前,很多濕地科普宣教展示區成為青少年第二課堂基地,同學們在這裡走出課堂、回歸自然、學習課堂上學習不到的知識,濕地也越來越受到師生們的青睞。

請進來與走出去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濕地,從此不再清淺。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把握信息傳播特點,與時俱進創新宣傳方式,采取 " 請進來 "、" 走出去 " 等各種形式,普及濕地知識,做到瞭 " 傢喻戶曉、人人皆知 ",提高市民對濕地價值和效益的認識,從而更好地保護濕地。

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舉辦專傢學者濟寧濕地行活動暨濕地建設研討會。邀請國內知名濕地專傢、教授、學科帶頭人到濟寧市針對自然保護區發展、濕地公園建設管理、采煤塌陷地次生濕地綜合治理與利用等內容進行現場參觀考察指導,大力宣傳濟寧市在濕地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效,提高濟寧市濕地影響力。專傢、學者紛紛建言獻策,希望通過加強濕地保護,共築魯西南生態屏障。同期舉辦濕地建設研討會和技術培訓班,進一步提高基層濕地保護管理能力。

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還加強與山東省林科院、山東大學、重慶大學、曲阜師范大學和濟寧學院等院校合作,建立完善專傢信息庫,努力推動組建濕地專傢委員會,指導濕地規劃編制,認定濕地范圍,為濕地資源評估和利用、濕地生態補償、濕地生態修復、濕地公園建設評審提供技術咨詢和評審意見,聯合爭取省市濕地科技項目,進行聯合攻關。

為進一步理清思路,把濟寧濕地品牌做大做強,濟寧市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濟寧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孜孜追求、積極探索國內先進濕地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管理思路、做法及經驗,取別傢之所長,科學應用到濟寧濕地的保護管理與利用當中。赴湖北洪湖濕地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安徽升金湖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學習調研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赴內蒙古包頭市參加國傢林業局召開的黃河流域濕地網絡年會暨濕地培訓工作會議;到江蘇溱湖國傢濕地公園、沙傢浜國傢濕地公園考察學習科普宣教區建設經驗與利用方式;調研黃河三角洲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及省內優秀地區濕地建設管理成效……與此同時,濟寧市不斷加強與周邊市縣的跨區域交流合作,借助周邊濕地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南四湖自然保護區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深入挖掘每處濕地公園資源潛力和文化底蘊,形成百花齊放、百傢爭鳴的濕地保護管理格局,為天藍地綠的生態濟寧、水韻濟寧增添最亮麗的一筆色彩。

濕地,被稱為 " 地球之腎 ",是珍貴的自然資源,也是重要的生態系統。濟寧的每一方濕地都是一塊凈土,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更享有歷史悠久的地方文化,是 " 城市之腎 ",能夠改善氣候、美化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直接關系到濟寧城市的生態健康,是集環境保護、調節氣候、科學研究、娛樂教育、生態旅遊於一體的,是人類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保護濕地就是維護人類的生態安全。正是因為濟寧的發展與濕地息息相關,讓全社會更多瞭解濕地、認識濕地,進一步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推動濕地保護事業的健康發展,成為濟寧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工作。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來,來自四川、河北、江蘇和臨沂、菏澤、東營等省內外的 10 多傢單位到濟寧市考察學習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公園建設工作,起到瞭很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濟寧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靈,因水而美。濕地保護,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隻有更多的人參與和重視,才能讓濟寧的濕地天更藍,水更清,鳥更多,空氣更清新,生態環境更美好,城市更宜居。(賈紅梅)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