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搜出 3 本中國護照 果然有“特殊使命”

10-30

本文授權轉載自 " 新西蘭微財經 "(微信 ID:webizlink)公眾號。

最近新西蘭 Border Security 電視紀錄片播出瞭一組畫面,一位來新西蘭的女士包裡竟被檢查出有三本使用不同姓名、年齡,但用同一人照片的中國護照,這下新西蘭海關覺得問題不小 ……

奧克蘭國際機場監控室,每天 24 小時人員值守,將可疑情況實時通知一線海關官員,這裡是新西蘭最大、最繁忙的口岸。

(本文圖自 " 新西蘭微財經 " 公眾號)

這一天,3 名持中國護照的入境者從奧克蘭機場入境,他們被要求到一邊紅色隔離區單獨檢查。

詢問時,一對夫婦和另外一名男子被分開詢問。

初步詢問對答如流。他們計劃在新西蘭旅行 6 天," 看看博物館、藝術館,然後去南島玩 "。

然而海關官員在查看他們旅行記錄時發現,他們去瞭很多國傢,在每個國傢都是呆幾天,進出頻繁。

比如泰國,有多次短期出入,又比如韓國,也存在多次短期出入,這和一般旅遊者不太一樣。

當這位女士被問及為什麼頻繁進出韓國時,她回答說 " 美容去瞭 "。

另外一邊,還有一個男子被單獨詢問以及檢查,行李全部被查。當問到他為何與這對夫婦同行時,男子回答說," 為他們做導遊,陪著旅遊。"

然而,這時另一邊的行李檢查有瞭重大發現,海關人員從那位女士的包裡,找出來三本中國護照,竟都貼著這位女士的照片,而且在每本護照上,這位女士的年齡、姓名都不相同。工作人員發現後,立即通知瞭主管官員。

事情進入另一層面,看來這些護照極有可能是偽造的。這位女士必須進小房間單獨詢問。

幾位官員在一邊對護照更仔細地檢查,初步判斷:這是偽造的護照。三本護照中,隻有一本是真護照。

然而,她為何要帶三本護照來新西蘭呢?詢問開始瞭 ……

" 這是你嗎?"

" 是的。"

" 這個也是你嗎?"

" 是的。"

" 那你為什麼有多本護照?"

這時,這個女士改變瞭她的故事。原先她說自己是旅遊的,現在她改口說,她是來新西蘭考試的。

她說要參加一個國際的考試。

" 那你為什麼要持不同名字的護照呢?" 海關官員問。

"…… 因為,這些考試是有一些獎金的,但是有年齡限制的,我們比規定的年齡大,所以 ……"

" 所以,你偽造身份來參加考試,你是這個意思嗎?"

這位女士說,她是來新西蘭參加美國入學考試的。同時在她的包裡,還發現瞭其他考題資料,包括國際 CFA 考試(金融投資從業者專業資格認證)的歷年考題。

海關官員立刻意識到,他們應該是替人代考的作弊人員,而不是自己為自己考試。

" 第一,兩本護照是假的,她說是通過一個中間人給辦的,第二,可能是代考人員。"

海關官員決定,對當事人攜帶的電子設備中存取的信息進行依法調取。在對其手機信息進行調取後,官員發現瞭更多代考的證據。

同時也發現瞭更多的假護照信息,比如手機中有這個日本護照,也是貼這這個女士的照片,顯然也是為瞭代考而做的。

而在短信留言裡,有超多的關於代考的交易證據,比如 " 你的考試已經考完,請支付費用。" 這樣的信息很多。

海關官員將這些短信證據加以留存記錄。其他電子設備也被一一破解檢查,證據全部留存。

另外,持有 " 偽造文件 ",按照規定必須做全身搜身檢查。

搜身沒有發現特別的情況,海關的工作做的差不多瞭,接下來就是移交給新西蘭移民局處理瞭。

在移民局詢問過程中,三個人對於移民局的詢問都三口緊閉,僅僅回答必須回答的問題。

顯然,偽造護照是犯罪。新西蘭移民局在收走假護照的同時,最後也決定拒絕三人入境新西蘭。

他們將乘坐下一班飛機離開新西蘭。

" 繁榮 " 的地下代考市場

也許在國內代考是司空見慣的一個現象,但是在國外,代考有可能被納入重罪。

據美國《僑報》網今年 5 月 22 日報道,近日,一位來自中國的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學生被指控入學申請作弊,她或將面臨 " 陰謀重罪 " 的指控。

上半年,還有四名中國公民因涉嫌在托福考試中雇傭 " 槍手 " 作弊被美國聯邦警方逮捕。這四人面臨 " 密謀欺騙美國 " 的罪名指控。一旦罪名成立,四人將被判最高多達 5 年的有期徒刑、3 年監視居住以及 25 萬美元的罰款,刑期結束後還將被遣返回國。

近些年,隨著中國人留學熱潮的升溫,在申請國外院校的入學測試環節出現瞭 " 灰色地帶 ",一些渴望出國的中國學子因為語言水平和學歷背景的欠缺,隻有通過造假的方式才能獲得國外院校的 " 入場券 ",於是一些中介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形成瞭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包括偽造幾可亂真的護照,讓 " 槍手 " 參加大學和研究生入學測試。搜索網絡可以看到一大堆廣告:

沒有人知道找中國代考人員的數量,但此前的報道說,執法人員相信,欺詐行為的普及程度超越測試機構管理人員及安全專傢的想像。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