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商企業代表分享對外投資成功經驗。徐珍珍攝
中新網成都 7 月 14 日電 ( 楊珺 周夏 ) 14 日," 一帶一路 " 建設者 ( 川商 ) 高級研討會在成都舉行。逾 70 名川商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分享走出去尤其是投資 " 一帶一路 " 建設沿線國傢的成功經驗,並直面投資中的難點、痛點。
開元集團是目前中國在境外產量最大的鉀肥生產企業,於 2008 年取得老撾甘蒙省鉀鎂鹽礦探礦權,該企業在老撾開元礦業項目建成後鉀肥總產量將達到每年 300 萬噸。
談及企業 " 走出去 " 的歷程,四川開元集團董事長趙思儉坦陳 " 有挑戰 ":當地基礎設施落後," 一顆螺絲釘都要從國內帶過去 ";政策穩定性不足," 地方政府部門不認可國傢規定的稅收政策 ";當地節日多、員工懶散。
" 解決這些問題,關鍵在‘融進去’。" 趙思儉表示,為融入當地生活,開元集團做瞭很多努力,比如修公路、引進自來水、捐助兒童上學等。通過培訓,員工不僅不曠工,加班也能準時到崗。
互惠互利的理念引起成都天翔環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鄧親華的共鳴。據瞭解,2014 年上市後,成都天翔集團通過多次並購在全球迅速建立起橫跨 10 國、具有 18 傢分公司、270 多個經銷商的大型跨國集團。
"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鄧親華認為," 發展共贏 " 是川商企業 " 走出去 " 紮根所在國傢的持久發展之道," 哪怕是收購,也是通過收購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再把他們請進來。"
鄧親華表示,他所收購的企業都為公司高管留有股份," 所以幾次比較大的收購並購中,基本上所有高管、技術人員一個都沒有流失。" 同時,在當地拓展市場時一定會扶持本土企業一起成長," 很多問題會迎刃而解。"
" 互利互惠 " 也意味著 " 優勢互補 "。據鄧親華透露,下一步天翔集團將積極開展境內外資源整合,將境外子公司產品、技術、銷售渠道和國內成本優勢、資本優勢充分結合,在走出去的同時,將有利因素充分融合起來。
" 當然,不是走出去就能成功。" 趙思儉說," 現在老撾還有三個鉀肥廠,大概比我們提前 10 年在當地投資,但目前都還未真正實現收益。" 趙思儉認為,企業走出去在自身層面需要做好兩個方面準備," 一是自身戰略確實需要走出去,二是自身專業能力能夠走得出去。"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