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11 月 18 日文章,原題:愛國收藏傢助推中國古董市場 繼購買西方藝術品和經典手表的熱潮後,如今中國古董正成為該國富有收藏傢的 " 必備品 "。他們正在搶購那些被外國人持有的數百年前老地圖、書籍和其他物品。
交易商們表示,自北京開始強調中國傳承在國傢敘事中的作用後,對中國古董的興趣變得愈加濃烈。" 一些中國買傢感到自己國傢過去遭到劫掠,希望買回國傢歷史中的一些片段 ",倫敦珍本書商、本周末舉行年度活動的香港古書博覽會組織者安德裡亞 · 馬佐奇說," 以前對此感興趣的人主要是香港居民和海外華僑,但近年來中國內地顧客越來越多。"
佳士得亞洲藝術部主席石俊生表示,中國已具備把幾世紀來被全球買傢買走的畫作、雕塑和其他古董帶回中國的 " 渴望和能力 "。新一波買傢既受到把珍貴物品帶回國的愛國主義激情激勵,也受到期待這些精品未來升值的願望驅使," 這是中國軟實力的一種表達方式。"
澳大利亞交易商斯圖爾特說:" 來自中國的需求正迅速上升,對高端精品更是如此。" 想出售一張中國 14 世紀紙幣的丹麥書商威廉 · 施耐德表示," 此類需求受到一種事實助推——這些物品證明中國曾在全球獨領風騷。" 在美國交易商巴裡 · 路德曼看來,歷史地圖亦將吸引中國買傢。今年他以 20 萬美元價格把傳教士利瑪竇於 17 世紀在北京制作的一張世界地圖賣給中國買傢,去年該地圖售價僅為 2.4 萬美元。他說," 近一兩年來,令中國收藏傢感興趣的所有藏品價值都呈爆炸式增長。" 即便來自墳墓的古玉等曾經被視為不祥的物品也受到中國買傢追捧。
這股熱潮還受到私人博物館在華興起的推動。此外,中國政府也支持此類收購 " 狂歡 "。業內人士說,這與中國崛起有關。北京把藝術和文化視為關鍵產業之一,這是國傢發展戰略的一部分。 ( 作者本 · 佈蘭德,王會聰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