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一位海歸科學傢的事跡在網上廣為傳播,贏得一片點贊和致敬。
他叫黃大年,享譽世界的地球物理學傢、戰略科學傢。遺憾的是,2017 年初,他因病去世,年僅 58 歲。7 月 12 日起,現代快報制作的視頻、H5《赤子許國,壯歌浩浩》在網絡和朋友圈刷屏,黃大年留下的一些畫面,感動瞭無數人。網友紛紛點贊、致敬,並評論說,這才是民族的脊梁!
黃大年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參加學術交流會時的照片。
網友向黃大年致敬:國傢需要這樣的脊梁
黃大年的事跡感動瞭無數人。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高尚情操。
他的事跡被多傢媒體報道。人民日報發表長篇通訊《心有大我,山一樣的巍峨——追記著名地球物理學傢、國傢 " 千人計劃 " 專傢黃大年》。新華社推出微視頻《能夠看見地球深處的人——黃大年》。
現代快報制作瞭《" 他的回國,讓外國航母演習艦隊後退 100 海裡 "》的視頻和 H5。短短 2 分半鐘,獲得瞭網友們無數點贊和轉發。推出 8 小時,H5 加視頻的全網閱讀量超百萬。
有網友說,看瞭好幾遍,每一次都心潮澎湃。視頻中,黃大年的一句 " 中國要由大國變成強國,需要有一批‘科研瘋子’,這其中能有我,餘願足矣。" 被網友們頻繁提起,感動不已。他們說,黃大年這樣的科學傢才應該被記住。
網友 " 四月天 " 說,科學傢為國作出的貢獻,是那些偶像劇男女和直播男女無法比擬的。網友 " 華 NIKE" 說,我們要給這類科學傢、專傢、教授最好的待遇和名氣。
" 國傢脊梁 "" 國之棟梁 "" 強國棟梁 "…… 這些詞被大傢反復提起。網友 " 強櫓會飛 " 說,人民英雄不僅僅有熱血奮戰的官兵,還有這些科學巨匠!網友 "20171055120" 說,黃大年是真正的國之棟梁、愛國者,最是敬佩這樣的人物、人品和精神。
更多網友的留言隻是留下瞭鏗鏘有力的兩個字:" 致敬 "! 從黃大年身上,他們看到瞭一批默默奉獻的科學傢,為中華再次崛起而鞠躬盡瘁。他們透過黃大年,看到瞭國傢的發展和進步。網友 " 小李飛刀 " 說,當今時代能有這種傢國情懷的科學巨子,國之大幸!情懷擔當,大國砥柱,強國棟梁!
" 他的回國,讓某國航母演習艦隊後退 100 海裡 "
地球物理學傢、戰略科學傢 …… 黃大年的頭銜聽起來非常高大上。他到底是研究什麼的?
黃大年曾說過,他的夢想是把地球變成透明的。
" 通俗地講,就是透視地球深部(深海、深地),相當於給地球做 CT。" 黃大年生前助手、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於平說,黃教授從事 " 快速移動平臺探測技術 " 研究,探測的地下深度可以從幾百米到上萬米。目前世界先進水平勘探開采深度已達 2500 米至 4000 米,而我國大多小於 500 米。更重要的是,這項技術能確定地下是否有油氣等礦藏,水下是否有潛艇等異物入侵。
正因此,2009 年,黃大年作為 " 千人計劃 " 專傢從英國回國時,震動海外。當時有國外媒體報道," 他的回國,讓某國當年的航母演習整個艦隊後退 100 海裡 "。
回國 7 年間,黃大年帶領 400 多名科學傢為我國 " 巡天探地潛海 " 填補多項技術空白。以他所負責的 " 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制與實驗 " 的結題為標志,中國 " 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 " 項目 5 年的成績超過瞭過去 50 年。國際學界驚嘆:中國正式進入 " 深地時代 "!
" 科研瘋子 ",時刻跟國際領先水平賽跑
這背後是黃大年夜以繼日地工作。
國傢 " 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制與實驗項目 " 負責人、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 黃大年的身份有太多,就連團隊成員,也很難搞清楚他同時在承擔多少工作。
回國 7 年,加班和出差是常態。他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出差,常常坐最晚的一趟航班。
在秘書王鬱涵眼裡,黃大年就是那個一分鐘掰成兩半用的超人,午飯經常是兩根烤苞米或啃兩口面包就對付瞭。
他辦公室墻上的日程表就是最好的印證。2016 年 4 月,從北京—南寧—長春—北京—長春—天津—長春—開封—長春—北京—武漢—杭州—長春——英國。30 天內,他出差 8 次。出差的原因多是科研項目驗收,以及學術報告。出差過程中,一有間隙他就趕緊回到長春。傢也不回,先到他的辦公室,吉林大學地質宮 507 室。
地質宮 10 點鐘關燈清樓,而 507 室他的那盞燈經常最後一個熄滅。
" 很多人說,黃老師是‘科研瘋子’,因為他真的很拼,他在跟時間賽跑,在跟國際領先水平賽跑。" 吉林大學人才辦副主任徐昊說。
為什麼這麼拼?" 中國要由大國變成強國,需要有一批‘科研瘋子’,這其中能有我,餘願足矣!" 黃大年的這段話說出瞭他的心聲。
婚禮上與女兒第一次跳舞,也是最後一次
黃大年最看重的一個身份是教師。他帶領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國際前沿科技,在病床上仍堅持為學生輔導功課、寫推薦信。
在學生心裡,黃大年既是一位嚴師,又是一位慈父。夏天,他讓妻子給學生們煮綠豆湯;冬冷夏熱,他給每個房間配備電風扇和電暖器 ……
時間都留給瞭國傢項目、留給瞭學生,那傢人呢?
回國後,黃大年與傢人相處的時間很少。王鬱涵說,他女兒的婚禮也因為他太忙,一拖再拖。
2016 年 5 月,黃大年終於排開時間,趕到英國參加女兒的婚禮。那是他們一傢三口最後一次相聚。穿著西裝打著寶藍色領帶,笑容滿面,握著女兒的手翩翩起舞。照片上濃濃的幸福感,仿佛要溢出來。
女兒說,那是她和爸爸第一次跳舞,也是最後一次。
當年 12 月,黃大年因膽管癌入院做手術。2017 年 1 月,他重度昏迷之際,女兒生下外孫。然而,黃大年沒能看上一眼。外孫的名字他早已想好,叫 " 春倫 ",長春的春,倫敦的倫,那是他最喜歡的兩個城市。
不忘初心:" 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 "
" 為什麼回國?" 許多人都問過黃大年這個問題。
在英國奮鬥 18 年,黃大年早就成為航空地球物理領域的科學傢,享譽世界;一傢人住在劍橋大學旁邊的花園別墅裡,學醫的妻子還開瞭兩傢診所,生活優渥。
放棄英國國籍回來,究竟為瞭什麼?
《我愛你,中國》這首歌,或許可以給出答案。這是黃大年最愛的一首歌,每每聽到熱淚盈眶。
他曾在采訪中說," 回國的根源就是情結問題,惦記著養育我成長的這片土地。我們國傢從一個大國向一個強國邁進的過程中,需要很多像我這樣的人,回來參與建設。"
他在朋友圈裡這樣寫到," 沒有深厚感情,就不會回到這塊黑土地。一路走來,開心愉快。走多遠算多遠吧,倒下就地掩埋。"
其實,這份愛國情懷,一直在他的心中激蕩。
當年,黃大年從長春地質學院畢業時,他在贈言冊上是這樣寫的:" 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 九個字,簡短而有力量!
黃大年也時刻不忘將這份愛國情懷傾註到自己的學生心中。他的學生喬中坤、周文月說,老師曾勉勵他們:" 你們一定要出去,出去瞭一定要回來;你們一定要出息,出息瞭一定要報國 "。
黃大年和團隊、學生在一起 。
現代快報記者 徐岑 鹿偉
(編輯 郭子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