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公園的橋,原來有這麼多知識點

03-11

△湖南烈士公園橋梁分佈圖。

湖南烈士公園是長沙市區最大的綜合性公園。年嘉湖、躍進湖,以及壟坑溪、維寨溪、疊水溪、海棠塢、荷池、柳塘濱湖五條溝池,分佈著大小橋梁 20 餘座。包括磴步橋 6 座、石拱橋 4 座、石梁橋 2 座、棧道橋 2 座、踏水橋 3 座,廊橋、侗族風雨橋、亭橋、鐵索橋、木 - 混凝土組合梁橋各 1 座。這些造型別致、風格各異的橋梁,基本涵蓋瞭湖南古橋的結構類型。

2009 年至 2010 年,在筆者倡導和主持下,湖南開展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跨部門、全方位的交通文化遺產普查。據不完全統計,全省遺存文獻(含碑記)記載的民國以前古橋近 2000 座,其中石拱橋 800 餘座,石梁橋 600 餘座,風雨橋(廊橋)300 餘座,磴步、吊橋、浮橋等其他橋梁 65 座。

躍進湖侗族風雨橋

位於烈士公園東北角,橫跨躍進湖。

湖南境內遺存的風雨橋主要分佈在侗族、土傢族聚居的湘西南地區。其中,始建於明代的芷江龍津風雨橋是國內最大的侗族風雨橋,全長 146.7 米;始建於清代的通道普濟橋是省境單孔跨徑(19.8 米)最大的風雨橋。這些木石結構的廊橋及風雨橋是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湖南地域民俗文化及侗族建築文化融合的結晶,構成瞭當地美麗鄉村文化景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人們在橋亭避雨乘涼、聚會交流、載歌載舞、舉行祭拜儀式,傳承著當地的民俗民風等傳統社會文化。

壟坑溪亭橋

烈士公園民俗文化村。壟坑溪鐵索橋,下方為壟坑溪亭橋。

亭橋集橋、亭於一體,既可供遊人遮陽避雨,又增加橋的景觀效果。橋與亭臺樓閣的結合運用,可追溯到秦始皇修築的阿房宮。

省境尚存的這種組合包括通道獨亭橋、兵書閣以及藍山望嶷亭、郴州塔橋等。

其中,宜章白沙觀音閣橋(清)是現存最早的塔橋,通道兵書閣(清)是集橋、亭、閣、殿為一體的復合結構。

壟坑溪鐵索橋

位於湖南民俗風情園內。

鐵索橋是索橋的一種,索橋也是古老的橋型之一。根據《中國科學技術史》作者、英國科技史學傢李約瑟先生的研究,世界上最早的懸索橋起源於中國西南部地區,彼時的懸索橋用竹或藤編成。鐵索橋源於西漢初期,傳說大將樊噲在陜西褒縣(今漢中)馬道驛的寒溪上建瞭一座鐵索橋。省境現存最早的鐵索橋是 1938 年修建的瀘溪能灘吊橋。該橋也是國內第一座公路懸索橋,2011 年公佈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嘉湖廊橋

年嘉湖廊橋又稱迎豐橋,連接湖島和堤岸,建於 1982 年 9 月。該橋全長 254.5 米,主橋為仿木結構廊橋,橋中低欄高廊,曲折有致,橋的兩端各建一亭,以供遊人休息,觀賞公園景致。

在我國,廊橋已經有瞭約 2000 年的歷史,早在漢朝就有關於廊橋的記載。2009 年 3 月,成都鹽市口出土的漢代廊橋遺存,進一步確認瞭文獻記載的真實性。廊橋是在橋面上蓋建廊屋,集橋、亭、廊三者為一體的特殊橋梁,種類繁多、風格各異,按梁的結構劃分,有木梁、木拱、石梁、石拱之分。唐人杜牧作《阿房宮賦》,其中提到 " 長橋臥波,未雲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即有廊橋的身影。廊橋現存於我國西南、西北、華東的部分地區,其中,規模宏大、形式獨特,首推西南地區的侗族風雨橋。

年嘉湖上三拱橋

烈士公園的三座石拱橋,分別是年嘉湖三拱橋、湖堤橋和疊水溪橋。三拱橋連接春島與夏島,湖堤橋為單孔石拱橋,疊水溪橋連接濱湖大道。

石拱橋是湖南現存數量最多的古橋,形制多樣,有單拱與多拱、敞肩與直肩、橋面平直與弧形,有無橋亭、引橋、橋墩分水錐、臺階、人力車道、護欄(沿)和橋額等;拱券種類繁多,常見的有半圓拱、圓弧拱、橢圓拱、拋物線拱等;用材因地域而異,主要有石灰石、花崗石、紅砂巖、灰頁巖、磚或磚石混合結構等,湘中以北地區以花崗石居多,湘東地區常用紅砂巖。年嘉湖三拱橋系用建設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廣場的望城丁字灣麻石(花崗石)砌築。

木 - 混凝土組合梁橋

連接年嘉湖秋、冬兩島。

國內木 - 石組合梁橋中,建於宋代的太原晉祠魚沼飛梁最為典型。沼內石柱上置木鬥拱與梁枋,承托十字形石質橋面,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 " 飛梁 "。梁思成先生曾稱:" 此式石柱橋,在古畫中偶見,實物則僅此孤例,洵屬可貴。" 湖南唯一一座托木上置石梁的木 - 石組合梁橋,是明代建造的邵陽譚俊橋。

維寨溪磴步橋

磴步是在水面較窄、水不太深的小溪及淺河,用大小礫石或較整齊的條石在水中築起一個接一個石磴,形成一座堤梁式的石橋。

湖南境內溝谷縱橫、溪流羅佈,壘石為磴源遠流長。石磴一般 0.3~0.5 米見方,高出水面 0.5~1.5 米不等,每磴相距最大不超過 0.6 米,行人踏磴而過,俗稱 " 磴步橋 ",湘南地區稱 " 步磴 ",湘中地區稱 " 跳石 ",湘西地區則稱 " 跳巖 "。位於雙峰的永豐磴步,被認為是國內現存最早的磴步橋。

躍進湖臨湖棧道橋

棧道沿懸崖峭壁修建,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橋,最早見於秦嶺地區。《戰國策 · 秦策》稱 " 棧道千裡,通於巴蜀,使天下皆畏秦 "。明萬歷年間修建的新邵順水橋棧道,雖 " 長不及千尺 ",但近百名石工辛勤開鑿," 經年乃通 ",可惜 1997 年修築鄉道時被覆蓋。

維寨溪三孔石梁橋

這座石梁橋不大,不註意很容易忽略。烈士公園的兩座石梁橋,分佈於維寨溪及苗寨磨坊旁。

2009 年出版的《中國橋梁史綱》斷言,國內現存最早的石梁橋是唐天復元年(901 年)建造的福建福州沈公橋。同年開始的湖南交通文化遺產普查顯示,保持這一記錄的是唐憲宗元和十年(815 年)建造的桃江牛劍橋。

與石墩石梁橋比較,石柱石梁橋跨徑較少,留存至今的也不多。湘南地區有一種國內罕見的石柱石梁橋,如位於江永上甘棠村、建於北宋末年的壽隆橋。壽隆橋采用的石榫卯結構,對研究中國橋梁構造方式的演變有著重要的實物價值。

海棠塢踏水橋

海棠塢踏水橋位於漢白玉雕《芙蓉女》旁,駐足橋上,湖山勝景盡收眼底。柳塘踏水橋曲徑悠長,是遊人賞石觀魚的好處所。

省境最大的踏水橋位於新邵縣小塘鎮渡頭橋村,修建於明代,橋長 128 米,跨石馬江。該橋采用的木石組合排架墩,是中國橋梁史上最早的輕型墩,也是湖南現存最早的木樁基礎橋梁。

文 / 蔣響元 圖 / 李林冬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