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形狀最奇特的省 早已預示中印沖突結局

08-08

中國前人的智慧讓中華民族形成瞭強烈的國傢認同,頑強的生命力和果敢的行動力。

最近,中印邊境對峙愈演愈烈。

建軍 90 周年大閱兵上,主席的一句 " 我們的英雄軍隊有能力打敗一切來犯之敵 " 更是留下瞭極大的想象空間。

腦洞大開的網友,紛紛推測,對峙會不會升級,更有甚者,從綜合國力、軍事實力、國際盟友等角度,分析中印兩國的勝算。

今天,《世界華人周刊》以小見大,介紹中國形狀最奇特的一個省的形成原因,早已預示中印沖突的結局!

在介紹這個形狀最奇特的省份之前,我們先搞明白中國各省的界限是如何劃分。

中國省份的形狀為什麼很不規則?

中國各省級行政區全是不規則的塊狀,邊界犬牙交錯。

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1、自然原因

古代交通不發達,人們生活在固定塊狀的地域裡,以自然山川、河流為界,所以各省界限彎彎曲曲。

2、社會原因

自古中華民族就有渴望大一統的心理,但不同省份、地域生活的人各自不同的文化心理和生活習慣,往往容易造成地方割據。

各朝代的中央政府為瞭限制各地方割據,所以在行政區劃分時就采用地域制衡原則。

例如,在自然氣候、生活習慣上,漢中接近於四川,而與陜西差異較大,應該劃入四川省。

但是,漢中是整個四川的咽喉,一旦控制漢中,就可以有效地威懾四川地方掌權者,斷瞭叛亂割據的念頭。

所以,自從漢中劃入陜西省後,四川再也沒有發生過像三國蜀地自立為王的現象。

中國為瞭防止再發生南北朝、南宋和金國等南北方割裂對峙,從明清至今,中央政府把再劃分省份時,就不以南北方自然分界線秦嶺—淮河為界瞭。

所以,江蘇和安徽的北部屬於北方,而河南和陜西的南部則屬於南方,這樣劃分打破瞭自然界線造成的割據分裂的局面。

又如安徽省距離江蘇省會南京不遠,江蘇省離浙江的省會杭州很近,都是考慮到瞭地域制衡原則。

所以中國各省基本都是不規則的凹凸有錯的塊狀。

而有一個省更把地域制衡的原則表現得淋漓盡致。

它就是——甘肅

甘肅的形狀好奇怪

甘肅是中國各省中最狹長的,中間最細,兩頭粗,非塊狀,這在世界上也是比較少見的,它像一個啞鈴嵌在我國的幾何中間地帶。

甘肅能成為一個省不是按同一地理自然帶劃分的。

甘肅的東南部是典型的亞熱帶氣候,氣候濕熱,山清水秀。

而甘肅的最西北部是溫帶大陸氣候,這裡幹燥少雨,荒山戈壁。

而中部地區是典型的黃土高原。

生活在不同地帶的人,文化方言、風俗習慣,截然不同。

但是居然把這樣三個不同自然地帶劃分成一個省,背後原因是什麼?

就是因為它在地理位置上的戰略價值

甘肅戰略位置

甘肅自古以來就是中部控制西北交通的咽喉地帶,從 " 甘肅 " 二字就能體現出來。

甘肅的名字是由古代的甘州和肅州合並而來的。

甘州,今天的張掖,以 " 張國臂掖,以通西域 " 而得名。它是中國通往西北的重要咽喉。

肅州,地處今天的酒泉,地理位置更加重要。

整個古代的西域,今天的西北三省都在它的輻射范圍之內。自古以來,一旦丟掉肅州,整個西域都保不住瞭。

想當初霍去病打通西域,拿下酒泉,掌握整個西北的主動控制權,漢武帝高興地賞禦酒四十壇,霍去病把酒倒入泉中,酒泉故得名。

如果要僅以 " 甘肅 " 名字設省,其管轄的范圍僅僅是河西走廊一塊,但是為什麼要將南部古代稱之為 " 隴 " 的一大塊劃入甘肅?

隴地是古 " 絲綢之路 " 的必經之路,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和軍事要沖。

隴地是古絲綢之路第一站,而酒泉(肅州)是漢族實際控制的最後一站,中間有金城蘭州相連,形成一個完整的戰略輸送道路體系。

甘肅的重要

面對人心不穩的西部少數民族,元、清政府就必須要保證這一要道的完整性,而且必須掌控在中央政府的手裡,所以甘肅就設為一個省瞭。

又因為酒泉要對整個新疆、青海、蒙古四周有很大的輻射震懾能力,而平涼對西藏、寧夏也要有散狀的威懾力,故甘肅的兩頭比較粗大,中間較細,如同啞鈴。

所以,甘肅設置行省,就不是按人們的生活地域來劃分,完全是按戰略目的來劃分。

甘肅的存在確保瞭河西走廊的完整、獨立,加上甘肅狹長的行政區劃,即使獨立瞭也沒有腹地,始終是守不住的,中央政府就能牢牢地控制甘肅。

甘肅東臨寧夏,北靠蒙古,西接新疆,南對青藏,是西北唯一不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

中央依托中原地區為腹地可對新、青、蒙做鉗制,同時切斷瞭(內)蒙古與青、藏之間的聯系,也切斷瞭新疆與寧夏之間的聯系。

所以,甘肅單獨設省,體現瞭自古以來中國在堅持大一統、防止分裂上的智慧,更對西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具有輻射凝聚力和向心力。

與之相比,印度的省份劃分卻無法與中國相比。

印度邦省的劃分

印度是聯邦制國傢,自稱 28 個邦,6個聯邦屬地及德裡首都轄區。

邦的劃分是以語言為基礎的,各邦其實就是語言邦。

印度是多語言國傢,境內有 180 多種語言,55 種有自己的文字和文學,使用人口在百萬以上的語言有 33 種。其中,聯邦憲法認可的官方正式語言就有 15 種(不含英語)。

語言作為社會文化的載體,在凝聚社會力量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

但是印度每個邦都有自己的方言和文字,不同的語言往往與宗教信仰等密切相聯,語言還與不同族群、種姓制度遺留密切相關,是社會身份、地位、種姓歸屬的重要標志。失去瞭母語,就難以獲得種姓認同與歸屬,這些導致印度人對所操民族語言的執著及對其他語言的排斥。

即便在各邦內部一些方言區為瞭擴大自己文化的影響力,也往往謀求語言獨立以建邦,加深瞭聯邦內部的分裂傾向等。

圖為 2017 年,印度大吉嶺地區,謀求獨立建邦的廓爾喀人與軍警發生暴力沖突

加上印度自古就沒有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政治整治弱化,必然導致認同感下降、社會文化的認同感上升。

所以,印度聯邦與各邦、邦與邦之間交流困難,分歧加大,矛盾重重。

印度的邦享有比美國的州更廣泛的權力,中央政府無法插手他們之間的糾紛,各邦地區種族主義盛行。各邦之間壁壘森嚴,在用地、施工等方面難以協調,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非常薄弱,國內的流通阻礙重重。

這樣以語言劃分邦,非常不利於國傢統一。阿薩姆邦就是顯著的例子。

印度危局

印度東北面的有一個阿薩姆邦。

這個省與中國的傣族有著密切的關系。

公元 1228 年,中國雲南一帶的傣族來到此地,征服各部族,建立瞭阿霍姆王國。

此後印度人多次想征服阿薩姆王國均沒有成功,直到 1826 年,英國殖民者進入阿薩姆地區,結束瞭對傣族長達 600 年的統治。

印度獨立以後,英國人便把阿薩姆交給瞭印度,從此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至今,該地區不僅有原居民,還有印度移民、孟加拉移民。

明明是掠奪來的土地,還以語言建立行政區,所以,阿薩姆邦各民族一直追求民族獨立,內亂不斷。

近年來,孟加拉國的移民與當地的博多族人爆發激烈沖突。

整個印度如同一盤散沙,缺乏凝聚力。

曾任美國喬治敦大學教授、中情局副局長的克萊因,在 20 世紀七八十年代,提出瞭一個著名的國力評估公式:

PP= ( C+E+M ) × ( S+W )

其中,C 代表人口和領土,E 代表經濟實力,M 代表軍事實力,S 代表戰略意圖,W 代表國傢意志。

且不說,前面各項中國對印度均占據著絕對優勢。

中國前人的智慧讓中華民族形成瞭強烈的國傢認同,頑強的生命力和果敢的行動力。

反觀印度,連獨立都要靠英國人的恩惠,沒有經過大風大浪萃煉的民族,總顯得軟趴趴。

如果印度真的要發與中國發生軍事沖突,遇到挫折,首先自己就人心潰散,各邦分崩離析瞭。

中印戰爭才過去 50 多年,但,好瞭傷疤忘瞭疼,是有些人的壞毛病。

印度這次恐怕也是如此,到時候 " 印度象 " 就成為 " 黔之驢 " 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