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動作電影《戰狼2》成為網絡上的現象級事件,這是一部優秀電影。不過本文並非影評,這部得到軍方支持的熱映電影中,我們能看出些啥地緣戰略方面的門道?本文第二部分筆者要來談談。
平時如此搞笑,戰時怎能不悲劇?
幾年來的軍評中,我們不止一次把印度拉進來作為主角。以至於隻要"三哥"一出現,總能聽到歡聲笑語。
不過最近談起三哥,似乎氣氛就沒有那麼輕松。原因很簡單,平時被很多專傢說成是"與世無爭","生性淡薄"、"和平主義"的印度,在中國不丹邊境附近,此前從不存在爭議的洞朗地區,主動越境,挑起事端。
此次事件一開始,主流的意見是這似乎是中印近年來多次邊境小規模對峙事件的又一次重演,因此可能會和此前多次事件一樣,持續一小段時間,在媒體熱炒一番之後,就淡出人們視線。
但在中印邊境東段發生的這次事件卻並沒有這樣下去,雙方對峙一直沒有平息。沖突,成為瞭兩國媒體都討論的話題。
包括中國《解放軍報》、《人民日報》這些權威媒體都已經發表瞭措辭嚴厲的社論文章。以至於讀者們紛紛猜測《人民日報》的作者"鐘聲"什麼時候會在下一篇社論裡用上"是可忍孰不可忍"、"勿謂言之不預"這樣"中國特色的最後通牒"瞭。
筆者一度認為,這次事件還是有可能按照1987年中印邊境沖突的方向發展,即印度方面架不住中國強大壓力,主動退卻。但這一說法似乎忽略瞭印度的國內政治大背景,帶有濃厚民粹色彩的人民黨總理莫迪正被控制媒體的國大黨架在火上烤,在《印度時報》等印度媒體發表的文章裡,已經出現瞭"莫迪敢後退,就會成為第二個尼赫魯"這樣的評論。
在這種情況下,以煽動民粹主義著稱,經常當眾耍大刀的莫迪"老仙"會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堅持挑戰中國底線,最終導致第二次對印自衛反擊作戰全面爆發呢?
這似乎不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中印開戰,會是什麼樣子呢?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給大傢推薦一本很有意思的網絡小說,發表在鐵血中文網的《雷霆反擊》(原名《國傢意志》,作者"野狼獾")。該小說作者對中印邊境地形、作戰特點、雙方可能參與沖突的軍事力量,查閱瞭不少資料,也有不少分析。其中不少觀點和事件在這次的對峙事件和目前中印地緣對抗大棋中可以找到對應的招數。
當然瞭,這本書裡對印度軍事實力給予瞭極大的增強——要是按照現實寫的話,就打不瞭這麼精彩瞭嘛。
你看,哪本小說裡敢寫炊事班俘虜一個營的?但1962年他不就發生瞭嗎?而小說裡中國的戰略目標也有點"驚世駭俗",有點"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味兒,而不是現實中"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策略瞭。
在多龍橋戰鬥中,我軍炊事班7人截斷印軍一個營退路,最終這個營全體放下武器
當然1962年的經典戰例還不止這些,圖中的龐國興戰鬥小組全殲印軍一個炮兵團,創造瞭一個傳奇的梗,"印軍非但不投降,還敢向我還擊"
盡管如此,筆者覺得這本書對於關心中印邊境局勢的讀者來說,還是值得一讀的,至少,這本書寫還是很有意思的。我敢說,起碼比美國人湯姆·克蘭西80年代寫蘇聯全面進攻西歐的《紅色風暴》寫的好。
把分析中印沖突前景的"鍋"甩給野狼獾老兄後,筆者接下來簡短談一下,在可能即將發生的中印沖突中,印軍的一個重要短板——防空反導能力的缺失。
說起印度空軍,大傢總是覺得似乎它並不是那麼弱。事實上,印度是可以為自己的空軍自豪的,他們現在擁有全世界除瞭中國和俄羅斯規模最龐大的蘇-27系列機群——230架蘇-30MKI戰鬥機。
而且是妥善率隻有55%,缺少備件,一直在被HAL維護的蘇-30MKI
但印度空軍的規模遠不止於此,作為一個區域大國,印度除瞭應付巴基斯坦,還要和中國一爭高下,甚至還要控制印度洋,僅僅依靠230架飛機,即使這種飛機是蘇-30MKI這樣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仍然是遠遠不夠的。
但問題是,除瞭蘇-30MKI之外,印度空軍的大部分戰鬥機仍處於上世紀70年代技術水平。他們現在還有245架米格-21,66架米格-27和130架"美洲虎"。不久前,印度剛剛和法國簽署瞭協議,由法國"免費"提供一批"美洲虎",當然印度出錢進行維修升級(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耳熟?)。而法國還欠著印度36架"陣風"戰鬥機。
在1999年卡吉爾沖突之中,由於巴基斯坦空軍沒有出動,"美洲虎"攻擊機擔負瞭偵察和對地攻擊任務。如今時過境遷,不但相當部分的美洲虎已經"飛不起來",要面對的對手也不一樣瞭
之前施洋已經說過,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還是印度財政能力的限制,無法搞一支真正"全重型化"的空軍。所以印度就成瞭世界上少有的,對輕型戰鬥機情有獨鐘的大國。
但印度至今還在進行的"空軍輕型戰鬥機"競標可就遙遙無期瞭,至少絕對趕不上這次可能爆發的沖突瞭。就算印度媒體最近喊出"美國還是支持我們的,可能允許向印度出口F-16和F-18戰鬥機",也是來不及瞭。
這樣一來,印度至少一半的空軍實際上是無法參與到制空權爭奪上來的,反而,那些原本應該執行制空任務的戰鬥機,還要花費大量精力為這些老舊的二代、三代機保駕護航。
結果,印度就隻能以"半支現代化空軍"的面目出現在世人面前。如果不算它那另外一半主要由過時的米格和美洲虎組織的空軍,光300多架第四代戰鬥機(米格-29、幻影2000、蘇-30)的話,其實印度空軍規模也就跟臺灣差不多瞭。
當然,印度空軍也有別的問題,比如蘇-30妥善率不高啊,A-50EI預警機數量太少(隻有3架)啊,缺乏電子戰飛機啊,這些目前來看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印度空軍部署的一個特點是,在北方地區有密集的機場,尤其是將其空軍大多數蘇-30MKI中隊都部署在瞭北部地區,當然,他們要面臨巴基斯坦和中國兩面的壓力,而新德裡又靠近邊境,"天子守國門",這樣的部署可以理解。
但反過來說,對於已經熟悉瞭高原作戰的解放軍火箭軍部隊來說,這些距離我西藏主要公路大多不超過400公裡的機場,簡直就是消耗我們數量過剩的東風-11、東風-15導彈的絕佳靶子……當然,近期在高原地區也有使用東風-16導彈進行演習,那是為對付更深遠的目標準備的。
有意思的是,雖然面臨著火箭軍導彈的威脅,印度空軍卻基本沒考慮過機場遭精確制導武器攻擊的問題,和臺灣地區空軍形成鮮明對比,這一看就是不知道"東風洗地"有多可怕。
印度空軍賈佈瓦基地,駐紮有一支蘇-30MKI中隊"三倍音速"中隊,《國傢意志》的讀者對這倆名字應該很熟,圖中可見印軍的飛機都是集中停放在幾個大型機堡內,精確命中的一發導彈可以摧毀多架飛機
在《國傢意志》中,林參謀帶隊直接從林芝出發,突襲占領瞭賈佈瓦機場
作為比較,臺灣新竹基地,每架飛機有單獨的掩體,避免被一顆導彈連鍋端
換句話來說,一旦爆發戰爭,中國火箭軍會在24小時內讓印度空軍北部的空軍基地變成其大部分現代化戰鬥機的墳場,殘餘印度空軍戰鬥機利用那些沒有完整設施的零散機場,還能抵抗"數量不多"的解放軍戰鬥機嗎?
在和平時期都做不到讓精銳中隊的所有蘇-30MKI同時升空,對抗我高原駐訓部隊全體起飛的戰鬥機的印度空軍,在被打成殘兵敗將的情況下,反而能做得更好,這話沒人信吧?
不過,中國空軍在高原上部署的空中力量兵力相對少也是事實,如果印軍和臺灣地區一樣,在其北方佈滿"幾千枚防空導彈",那倒也夠解放軍喝一壺的。隻是……印軍的防空導彈方面短板更大。
印度空軍目前擁有的要地防空的主要武器是S-125防空導彈(SA-3),這是一種1961年研制出來的導彈,和解放軍曾長期裝備的紅旗-2導彈基本屬於同一代。
紅旗-2的原型S-75是蘇聯第一代國土防空導彈系統中的防中高空型號,而S-125則是防中低空型,其實都是半斤八兩。此外印度還裝備有一些短程的9K33"壁虎"導彈,用來作為近程防禦,這同樣是很老的導彈瞭。
印度空軍為瞭增強機場的防空力量,也費盡心思。可惜其主力高炮博福斯40高炮至今也沒有配上能成倍增強防空能力的火控雷達(因為買FH-77B 155榴彈炮的博福斯醜聞事件後,印度停止向博福斯繼續購買零配件……)。
在俄羅斯已經答應賣,卻不知道啥時候才能到貨的S-400到來前,印度唯一比較"現代化"的空軍用防空導彈就隻有該國自行研制的"阿卡什"瞭。這種仿制蘇聯SA-6的導彈,雖然裝備瞭看起來很先進的相控陣雷達, 實際上到底能發揮什麼作用——真的是恐怕連DRDO(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自己也不知道,要不然為什麼開發瞭40年至今還在繼續開發……
經歷四十年"精益求精"的開發,阿卡什仍然隻能在閱兵場上"耀武揚威"
前面說的還隻是空軍的防空導彈,事實上,印度陸軍也有防空導彈。隻不過,他們的防空導彈一樣很成問題。他們早年間買瞭蘇聯的2K12(sa-6)導彈,這個導彈在當時其實還算不錯,但今天簡直就落伍不堪,但畢竟這是一種能夠跟隨地面部隊推進的野戰防空系統,所以他們還得用著。印度陸軍一直想要購買其後續型號,或者用新型導彈替換之。
DRDO立刻站出來表示"阿卡什"可以考慮,然後就被印度陸軍一口回絕瞭。印度之前曾提出買俄羅斯S-300V導彈,那就是印度陸軍的要求,當然最後也沒落實。
現在他們期望和以色列重新落實購買SPYDER-ER導彈的協議,這是一種性能尚可的中短程防空導彈。
不過,印度陸軍的中短程防空導彈競標也是個笑話瞭,他們前後搞瞭好幾輪競標,但競標的結果就很搞笑瞭,先是收瞭各傢廠商的回扣之後,宣佈沒有人能滿足印度的需要,印度要自產"阿卡什"……後來好不容易選中瞭一個以色列SPYDER導彈,項目還沒幹起來,政府又反悔瞭,說還是要買"阿卡什",至於回扣,那當然不可能退。這樣一來二去,全世界造防空導彈的廠傢基本被他們得罪個遍……至於"阿卡什"?……繼續研制吧……
據說印度和以色列又"重歸於好"共同研發短程防空導彈瞭,不過……就連印度相關人士自己都吐槽,肯定是以色列負擔主要開發任務,最好也不過是個國產SPYDER
這樣一來,在可見的將來,印度陸軍唯一的較為先進的防空武器就隻有66輛俄制9K22"通古斯卡"彈炮合一防空系統,再就是200門左右ZSU-23-4自行高炮,但這對於提高印軍防禦空中打擊的能力,基本上是杯水車薪。
有心人會註意到,近年來解放軍空軍在高原駐訓的時候,都強調使用一些特殊彈種的對地攻擊彈藥進行演練,這些彈藥大多對裝甲目標、堅固地面掩體有較強破壞殺傷作用。
此外,隨著"北鬥"導航系統的組網,中國空軍裝備衛星制導彈藥已經是很容易的事情瞭, 這種廉價的精確打擊武器幾乎不需要太多訓練就可以掌握,且價格及其低廉。在癱瘓對方防空系統後,大量投放這類武器,缺乏基本防空能力的對手將全無還手之力。而且衛星制導武器也很適合中印邊境地區特殊地理環境下,機動困難,大部分目標事實上處於靜止狀態難以轉移的特點。
再加上,如果徹底壓制瞭對方的防空,中國空軍甚至可以動用無人機去獵殺那些位於復雜地形中,常規方式難以打到的分散印軍據點。
順便說一句,現實中的"印藏特種部隊"很水,不是《國傢意志》裡那樣的"美國科羅拉多山區"訓練出來的神秘精銳……
在小說中跟總參"雪狼"偵察隊有來有回的印藏特種部隊,現實中不過是給印度邊防警察打下手的尷尬存在
總結來說,印度其實沒有做好和中國發生大規模空中沖突的準備。如果是雙方在邊境附近進行"摩擦"式空戰,憑借蘇-30MKI的性能,他們或許還能和解放軍空軍的殲-10、殲-11掰掰腕子,就像中、日、韓、美飛機在東海經常發生的那種接觸一樣。
但在印度空軍和防空能力實際上處於非常虛弱狀態的情況下,一旦中國下定決心"大打",中印沖突中空中打擊部分將可能不會比海灣戰爭中多國聯軍對伊拉克進行的空襲差多少。
從這個角度講,《國傢意志》世界裡能"冷啟動",打得巴基斯坦差點亡國,還能和中國拼上好幾個月才被打敗的印度軍隊……現實中真的並不存在。
至於未來?
印度目前計劃買俄羅斯S-400導彈,但什麼時候交付,是不是又會臨時變卦,這都是未知數,畢竟之前說買S-300V的時候印度也是滿世界媒體上到處喊的。
但等到S-400,乃至印度空軍未來唯一的希望之星——蘇霍伊SU-57戰鬥機(T-50正式服役編號),到貨的時候……殲-20應該已經起碼裝備幾個旅瞭吧?所以——呵呵
筆者覺得,現實中的"莫迪老仙"應該不至於像《國傢意志》裡的卡漢總理那麼瘋狂吧?他應該知道,現在及時"懸崖勒馬",或許還能避免聽到"是可忍孰不可忍"吧?當然,誰知道呢,有時候現實比小說更瘋狂——攤手。
中國軍隊要實現走出去的目標
最近,《戰狼2》成為現象級大片。
其實對於《戰狼1》,筆者是非常不喜歡的,該片編劇是軍迷圈裡出名的人物,他的《彈痕》等網絡小說充滿瞭"中二"氣質,對軍隊和軍人描寫基本停留在14歲中學生幻想的水平。更不用說諸如"發射13發RPG會心臟麻痹而死"、"飛行員的抗荷服是為瞭抗電荷"之類的常識錯誤。
《戰狼1》基本就是一部如此中二氣質滿滿的影片,筆者看瞭一半就受不瞭。
但《戰狼2》卻完全出乎意料,甚至足以讓我想去二刷——雖然仍有一些"中二"編劇的痕跡沒辦法消除,但我絕對無法違心的說這是爛片。
電影畢竟是一個大工業,一部成功的電影是成千上百人的努力工作的結晶,不能隻因為一個編劇的原因,就否定瞭其他人的出色工作。這也可以看出,在中國現階段影視制作中,編劇基本沒有發言權這件事,至少在這部電影上,還真是件好事。
作為一部動作電影,如果筆者在這裡說其中的軍事常識錯誤……那就掃興瞭,正如寫作本文時一位朋友勸告我:"你這樣寫就好像告訴吃瞭一頓大餐後舔著嘴唇回味的食客,廚師的手上沾著米田共……"確實,這就顯得無聊瞭。所以下面就不吐槽這方面的問題,先簡單安利一下這部電影。
本片中的動作場面,設計精妙,拳拳到肉,繼承香港動作電影精髓。槍戰場面,動作酷炫,可以達到歐美大片水平,尤其是其中出現多種在中國電影裡很少見的西方制造的輕武器,如M4A1卡賓槍、M249機槍等,在中國嚴格的管理環境下,能夠用到這些實槍,表明制作團隊很有實力。
重型武器方面,得到軍方全力支持,原南京軍區某部的59D坦克在影片中傾情出演,撞墻、碾汽車、飄移,十分過癮,特效團隊制作的CG特效和大型裝備損壞的實景模型也非常給力,可以當《坦克世界》《最後一炮》《裝甲戰爭》這類坦克遊戲的宣傳片用。
說實話更讓筆者感到驚訝的是影片中,還動用瞭東部戰區某部的08式步兵戰車、11式輪式突擊車、05式120毫米自行迫榴炮等輪式裝甲戰鬥車輛,在影片中,它們一次扮演非洲某國政府軍的裝甲車輛, 一次扮演中國維和部隊的裝備。
雖然沒有表現它們作戰的鏡頭,但光是看到它們出現就覺得很給力,要知道現在即使好萊塢電影,多半也沒有直接動用美軍現役戰鬥車輛表演的,隻有邁克爾·貝這樣的"牛逼"導演的《變形金剛》《末日孤艦》電影裡,或者是直接宣揚美軍軍威的《壯志凌雲》、《超級戰艦》、《洛杉磯之戰》等電影中才直接用美軍現役的坦克、飛機、艦艇來進行表演。
有瞭這些,說實話,我根本不在乎大馬士革鋼用來做子彈會不會把步槍打成滑膛槍這樣的細節。(影片中主角用來確定反派敵人身份的是一發有特殊花紋的子彈,看起來似乎是大馬士革鋼刀的那種花紋,用如此堅硬的材料做子彈的結果,基本就是炸膛,或者把膛線直接磨光)
主角吳京很帥,很能打。各位配角表演也十分出彩。謙哥讓人總覺得他最後應該騎著矮種馬來拯救陷入重圍的主角……"小鮮肉"扮演的富二代張嘴就是"這兒有AK,有狙……",裝13的形象也演活瞭;達康書記喝瞭點酒後那句:"非洲,吃得好,景兒好,妞兒Dei(第三聲)!"非常有味兒。
而且作為老戲骨,達康書記在全片中表演都很符合一個傳統的解放軍偵察兵的形象——除瞭不知道在晚間要安排輪流守夜——啊,你看我這又開始吐槽瞭,不說這個,不說這個。
即使被吐槽瞭,達康書記依然在守護非洲的GDP
這部電影的畫面很有質感,可以說在電影技術方面絕對是好萊塢一線電影的水平,CG畫面也達到一線水平,每個鏡頭都有經費在燃燒的感覺,很過癮。
更重要的是,影片中將"中二"特色的自大和狂妄控制在一定程度的同時,保留瞭少年應有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激情,這在今天動不動就打著"勿忘國恥"的名號,揭歷史傷疤,人人都想著拍一部中國版"辛德勒名單"來在國際上"揚名立萬"的中國電影"圈兒"裡面,能把主旋律片拍好,不容易。
其實,隨著國力的上升,老百姓看電影,就是想要看"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情,這沒啥不對的啊,憑什麼咱們在電影裡也不能好好的快意恩仇,非要搞"以德報怨"那一套啊?
其實,這樣的電影在中國電影行業內也不是特立獨行的。從《智取威虎山》開始,人們意識到現代電影手法和傳統愛國主義、革命英雄題材是可以結合的;之後又有瞭《湄公河行動》,主題變成瞭中國警察異域揚威;這回,再來個規模加大,題材增強版,《戰狼2》票房能更上一層樓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的。
當然,還有檔期的原因,《戰狼2》在國產片保護月上映,真所謂"感謝同行襯托",和打著革命電影旗號的黑幫片,或者打著浪漫玄幻旗號的拉面片相比,獨攬票房冠軍寶座簡直毫無壓力。至少戰狼2沒有掛羊頭賣狗肉啊,人傢說"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那就一定殺他全傢沒商量,帶感!
這類電影當然不會到《戰狼2》就告一段落,李晨、范冰冰主演,請來瞭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做配樂,中國最靠譜軍事小說作者野狼獾作為劇本顧問的影片《空天獵》計劃國慶檔期也要上映,雖然現在還不知道這部影片制作質量是否能超過《戰狼2》,但有這個制作班底在,筆者覺得應該會值得期待。尤其是影片中會有實拍殲-20戰鬥機的畫面出現——單憑這一點,就算影片裡面會有被軍迷吐槽"不合理"的橋段,我也決不抱怨。
在《空天獵》劇組的場照中,殲-20"成良棟"也露臉瞭
筆者覺得,"桎梏"級軍迷是不會抱怨美國50年代的《獨孤裡橋之役》和《戰略轟炸司令部》劇情無聊的,因為其中有當時的航母甲板運作和B-36轟炸機的真實畫面……所以,就為瞭殲-20的畫面,這個電影到時候也非看不可……況且我猜這電影不會無聊……
東拉西扯的影評說到這兒,接下來再說點對軍迷們來說比較給力的,作為一部明顯承擔瞭宣傳任務的電影,《戰狼2》暗示瞭些什麼?
首先,我們註意到,就在《戰狼2》上映的幾乎同時,傳來消息,解放軍首個海外保障基地,吉佈提基地宣佈建成投入使用。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基地的建設受到瞭極大重視,其基地大樓威武氣派,彰顯國威,基地警衛部隊的配置也是"豪華水準",擁有多輛08式輪式步兵戰車,裝有30毫米機關炮和反坦克導彈。比隔壁日本自衛隊基地的小吉普強多瞭。
吉佈提保障基地部隊入駐儀式
吉佈提保障基地和《戰狼2》有什麼關聯呢?
首先,《戰狼2》影片開頭不久就看到,中國海軍航母出現在印度洋的鏡頭。吉佈提基地,恰就是一個可以為影片中的中國海軍艦隊提供部分後勤保障的重要基地。
當然,這還不是一個能夠常駐航母的基地,隻能提供油水、食物和部分物資的保障,與美國迪戈加西亞這類的軍事基地那是不能比。但這對於中國來說,是點亮瞭在非洲海岸的一盞燈,中國海軍從此將在這裡擁有一個立足點。
今年,"遼寧"艦首次到香港參加瞭活動,明年,它會不會去印度洋上參加護航行動呢?這似乎是一個很值得關註的話題。《戰狼2》當中這個畫面,似乎已經暗示瞭這種可能性。
此外,《戰狼2》中,中國在撤僑過程中,發生當地軍閥勢力和國外敵對勢力勾結,故意對我僑民實施屠殺的事件。在這種情況下,影片中,限於種種因素,最後隻能派出一名沒有軍籍,甚至沒有武器的"志願者"去進行救援。
而片中工廠自己組織的護廠隊——這類組織據我所知,在非洲是確實存在的——隻能嚇唬人,一旦碰上軍閥武裝動真格的,終究是不行的。要想在這種惡劣情況下避免我國僑民遭到殺害,保護我國發展利益,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是動用人民解放軍。
在影片中,最後我軍也直接使用瞭武力,對非洲某國的叛軍進行瞭直接打擊。
2012年,十八大上提出瞭解放軍的"走出去"戰略;此後,在2015年發表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中,我軍首次提出"維護海外利益安全"的要求。如今,吉佈提是我軍走出去的第一個"橋頭堡",以這個"橋頭堡"為基地,中國將可能部署一支快速反應部隊,在非洲范圍內,隨時準備維護我國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和維護我國發展利益。
如果這個事情成真——這讓我想起前幾天觀網發表的評論《如果有十個冷鋒不願意走,要留下來幫助非洲人民呢?》,這下, 一下就有500個冷鋒瞭哦。
他們都是"冷鋒",而且不僅僅是"冷鋒"
不過這也讓我想起另一個有些不寒而栗的事實,還記得觀網主筆任沖昊 "非洲因為人口和發展失衡,可能將發生極為可怕的人道主義災難,在全世界不知不覺間,可能就會有上億人死去,且這個過程中不會用到什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預言嗎?如果這樣看,吉佈提的基地如果部署一支部隊,或許就更像是一種緊急時刻保護本國僑民的預防措施瞭。
在也門撤僑過程中,中國海軍做到的一切已經體現瞭這隻部隊的崇高目標和能力
這個時候,不得不想起那首歌:"但是這世界並不安寧,和平年代也有激蕩的風雲"——之所以你看不到黑暗,是因為有人把它阻擋在你看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