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有大熊貓因直播而疲態盡顯

08-30

據海外網報道,最近,一組趣味十足的視頻讓國寶熊貓再度走紅。視頻中,熊貓們或抱緊保育員的大腿撒嬌,或各出奇招 " 越獄 " 逃出獸舍,十分可愛。這些往日在動物園裡很難見到的 " 幕後 " 生活,因網絡直播的存在進入人們的視線。如今,以大熊貓為主題的網絡直播大熱,直播平臺點擊量高居不下,熊貓相關產業發展前景良好。對此,專傢指出,直播在拓寬熊貓商業化外延的同時,也可能對熊貓保育和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因此如何適當地利用直播手段實現消費需求與自然保護的平衡顯得尤為重要。

四個小小的大熊貓要集體強勢 " 越獄 "(iPanda 視頻截圖)

直播平臺造 " 網紅 "

作為國寶級的明星動物,大熊貓的日常生活一直備受關註。近日,一組熊貓視頻在網絡熱傳,鏡頭前的它們聰明狡黠又不失 " 蠢萌 ",鮮為人知的一面吸引大批網友調侃點贊。

大熊貓能夠走紅網絡,全方位的網絡直播功不可沒。例如,作為目前國內最全面的網絡直播平臺之一,央視網的熊貓頻道在全球擁有超千萬的關註者,日均獨立訪客量達到 20 萬以上。再例如,另一直播平臺 pandapia 在視頻網站上開設的直播間自開播以來,收獲網友 " 打賞 "1800 萬積分,折合人民幣近 150 萬元。

" 課餘時間我幾乎全部用來蹲直播,一盯就能盯上好幾個小時,即使看著它們睡覺,我也能感受到幸福和治愈。" 大熊貓主題直播的忠實觀眾夏珂夢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說," 直播內容很全面,和各大園區都有合作,團隊也很專業,拍攝並不會幹涉到它們的日常生活。除瞭單純的直播,頻道還很積極地進行科普教育,讓我收獲頗多。"

隨著大熊貓人氣攀升,周邊衍生和文創產品走俏,各園區也紛紛推出主題公園、生態體驗等項目吸引遊客。同時,熊貓知識產權(又稱 "IP")大熱,也為熊貓題材的動畫、電影奠定瞭良好的市場基礎,其背後的商業價值不容小覷。

iPanda 直播平臺(網頁截圖)

商業化仍存隱憂

大熊貓主題直播大熱,發展前景廣闊,但仍存在很多隱憂。西華師范大學珍稀動植物研究所教授胡錦矗教授指出,近年來熊貓的數量增長,正從 " 瀕危 " 走向 " 易危 ",但由於繁殖能力低下,棲息地遭到破壞,它們所面臨生存狀況仍不容樂觀。

熊貓因網絡直播走紅,吸引瞭不少團隊前往各大園區拍攝。如果是具備相關資質的專業拍攝團隊,由於熟悉熊貓習性,便不會對其造成傷害。但是,如果前來拍攝者不具備相關知識,就會給動物管理者造成困擾。業內人士表示,熊貓對於非專業拍攝者的鏡頭時常會有抵觸,有的拍攝者甚至開啟閃光燈,使熊貓受到驚嚇。

與此同時,由於大熊貓養殖成本較高,養殖難度大,極少數動物園出現商業作秀、" 擺拍 ",甚至是苛待熊貓的現象,以此來換取經濟收益,嚴重影響到瞭熊貓的正常生活。

更有甚者,一些地區的熊貓因直播而疲態盡顯。這十分不利於熊貓的保護。究其原因,是商業化途徑較為單一導致熊貓 IP 濫用。具體而言,就是以熊貓為形象的周邊衍生產品雖然數量不小,但質量參差不齊,普遍科技含量不高且缺乏新意。

推廣保育兩兼顧

大熊貓主題直播在網絡上引起轟動,起到瞭很好的宣傳效果,引發大眾對於生態保護和熊貓產業發展的關註,也解決瞭許多現實問題。通過網絡直播平臺,熊貓的日常生活開始為大眾熟知,喜愛熊貓的觀眾們也瞭解到瞭更多專業知識,但如何平衡消費需求與自然保護之間的關系仍是一個需要冷靜思考的問題。

觀察人士指出,想要實現兼顧,就需要積極開拓創新,研發高端層次的科技產品,加強對於熊貓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監管。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張志和認為,科研的目的是解決實際的生產問題。有關方面應積極通過科學研究,以創新為手段,在做好大熊貓的生產和保護工作的同時,將科研用於公眾教育和旅遊上。張志和表示,必須要依靠現代科技的力量,將人工智能等技術與產業結合,使人工智能把大熊貓保護繁育、大熊貓文化、大熊貓科普教育等各個要素聯系起來,更高效、更快捷地為公眾服務。

目前,政府有關部門也正試圖搭建具備保護、修復、宣傳、展覽、體驗等多功能的生態保護平臺,將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有機結合,挖掘熊貓產業的多重效益。

(編輯 高霞)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