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文 / 陳雅莉】今天,觀網的一篇新聞報道瞭中國 " 八大菜系 " 的受歡迎程度排名。
從大數據來看,川菜的熱度最高,粵菜緊隨其後,其次是湘菜、魯菜和徽菜,同屬東部沿海地區的閩菜、浙菜、蘇菜則不相伯仲。
而各菜系中的熱門菜熱度排行中,川、浙、蘇、粵菜的熱度遙遙領先,熱度最低的是魯菜中的黃燜雞米飯、水煎包和德州扒雞。
有讀者不禁感嘆,魯菜不行啊。
心涼才是秋解讀
魯菜在這個時代沒落瞭。果然太高大上不接地氣在這個時代都混不下去。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瞭。在《舌尖上的中國 2》播出的時候,網友發現 7 集的美食節目裡,魯菜隻出現瞭短短兩分鐘。那時候網友就曾熱議過 " 魯菜是不是沒落瞭 " 這個話題。
舌尖 2 裡的魯菜:奶湯蒲菜 圖為節目截圖
為什麼會這樣?
畢竟,作為八大菜系之首,魯菜可是曾紅極一時。
明清時期,食材講究、烹飪精細的魯菜不僅流行於宮廷貴族之間,還成為整個北方菜的代表。
在建國後,北方也遍地都是魯菜館。
魯菜國寶級大廚王義均。視頻截圖
有同學覺得,是魯菜口味不好的原因。
哥原來就叫佈佈解讀
到山東待過一周(濟南龍口萊州),業務單位請吃飯至少 7、8 餐吧,大部分都是當地比較好的酒店,真沒覺得魯菜有多好吃。
和南方菜比起來口味大多偏重(不是指麻或辣), 大多數菜看起來也不清爽,另外多數做的不精致。當然,這是從我這個南方人的角度和口味來看的。
其實這個問題王義均廚師也談到過。
他在山東臺的節目中說,很多人覺得魯菜油、黑、粘,其實是因為不同的菜有不同的做法。
有的魯菜就不是這樣做的。
節目截圖
魯菜名廚屈浩稱,魯菜受孔子文化的影響,保持中庸之道,不能極左,也不能極右。所以它在味覺上相對於別的菜系來說就更平淡一些。不像川菜,又麻又辣。魯菜要求一道菜要甜、糟、咸互相體現出來,不能誰壓著誰。
所以相對於川菜粵菜,它的競爭力就低瞭。
亦步亦趨解讀
川菜粵菜的競爭力強是因為特點最鮮明:川菜麻辣,粵菜海鮮,別的菜系這麼有概括性的標簽就不那麼顯著瞭。
川菜,圖 @視覺中國
有同學覺得不是味道的原因,反倒是因為魯菜太註重技巧和手藝水平,弄得菜不容易做,沒效率。
北府解讀
這個講究效率的時代,誰還廢功夫給你做魯菜啊,能看能吃就行瞭,怕人挑毛病,就叫傢常菜,不叫魯菜,你能挑我毛病?九轉大腸一道菜半天功夫,老板早破產瞭,琉璃丸子飯店裡一盤裡復合魯菜標準的也就三五顆,不是幾十年老師傅沒人堅持魯菜標準瞭,隻能叫魯菜手法,正宗琉璃丸子太考驗功夫瞭,丸子要幾乎透明,白糖熬成稀不變色不糊味的時候,丸子進去三滾,整鍋倒入大盆,兩個人抖,要求:糖衣厚度均勻,丸子不能粘連,大小要幾乎一致,這些都要在糖稀冷卻的一時間完成,要是有幾個兩三個沾在一起就算不上師傅,更別說還有成團的瞭,完成之後,拿一個松手,掉地上就碎瞭,才算成功,現在去菜館點一個,一看就是成團掰開的,放地上當球玩都行,所謂三年川菜,十年魯菜,能做正宗魯菜的一桌都普通人一個月工資瞭,更別提那些高級菜瞭,普通的糖醋鯉魚,黃河鯉魚是那麼好買的麼
因為對手藝要求高,所以稍不留神就容易做得很難吃。
Vendicare解讀
魯菜確實是不太適合 21 世紀的快速消費。
主要是八大菜系魯菜是最南做的之一,一個好的魯菜師傅十年才出徒。不太出色的魯菜師傅不是好不好吃的問題,而是經常制造災難。
川菜火鍋做的再差也不會太難吃,湘菜小炒肉我一老爺們吃幾次也學得會。可是魯菜呢?我一濟南人在魯菜的故鄉吃過屎味的九轉大腸 .............
而且魯菜貴啊,普通人哪能日常吃啊。
Nous解讀
屈指可數的原因就是傳統魯菜的定位是宮廷菜(高端),幹餐飲業也是要掙錢的傳統魯菜費時費力價格又高,老百姓誰能經常去?拿蔥燒海參來說光熬蔥油就要幾個小時,一般的飯店都不願意做。把價格定高老百姓不去還認為幾個海參能值多少錢,但這是幾隻海參的問題嗎?魯菜要突圍一方面繼續做高端菜,到更多的是要接地氣。
所以說,還是因為魯菜太 " 高大上 " 的鍋。
狂輿解讀
魯菜大體分孔府菜跟膠東菜,孔府菜講究造型完整,不傷皮折骨,在掌握火候調味、成型等方面,難度很大。孔府特色菜品有烤花籃桂魚、烤鴨、烤乳豬、一品豆腐、壽字鴨羹等。膠東菜以烹制各種海產品見長,為保持主料原味為特色,用料極為廣泛,其風味亦繁復而微妙。高大上的魯菜不適合百姓消費而已
迷糊的葉子解讀
魯菜對廚師要求太高,調味和選料方面又趨向保守,推廣上趨向傳統文化和高端市場
所以一樓說的挺現實的
泰安烹飪協會顧問蘇傢慶在 2015 年的齊魯名吃專傢認定暨品鑒會上談到魯菜式微時表示,這幾年很多飯店過多追求經濟利益,忽略瞭平民消費,從而使魯菜脫離瞭老百姓。
有同學提出異議,認為魯菜其實並沒有 " 沒落 ",隻是換瞭一種說法而已。
中書君解讀
其實不是的。而是魯菜成為瞭所有北方菜的鼻祖,所有的北方菜都是由此基礎變化而來,但卻不叫魯菜的名稱。比如東北菜,雖然有地域特色食材,但基本就是魯菜的手法,但就不叫魯菜,有什麼辦法。
北京屈浩烹飪學校的校長屈浩在山東衛視的節目裡說:" 到今天看似山東菜挺少,其實你仔細一數,很多都是山東菜。惠豐堂、同和居,這都是老字號。包括北京開瞭很多海參館、京味館,其實都是以山東菜為基礎。有人把它叫成京菜瞭。"
具體來講,魯菜是由濟南菜、膠東菜和孔府菜三個地方風味組成的一個菜系。
在討論舌尖 2 裡的魯菜時,齊魯壹點援引專傢說法稱,魯菜並不僅僅限於山東,整個黃河流域的飲食文化都深受魯菜的影響,所以片子中其實處處是魯菜。
不過,雖然這也很有道理,但就魯菜來說,它在大眾的推廣上的確要弱於其他的地方菜系。
比如說,一提起魯菜,很多人都想不出有什麼特色菜。
他們自己也意識到瞭問題。
據齊魯晚報報道,在專傢看來,魯菜這幾年在飲食和文化的結合上做得越來越少,創新性上也差不少。
不過魯菜也在努力地改進這些問題。
早在 2014 年,煙臺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就與美國餐飲協會簽署瞭《煙臺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和美國餐飲協會建立友好關系協議書》。據大眾網報道,會長程偉華稱," 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後,將在繼承傳統魯菜的基礎上,不斷挖掘魯菜特色名菜,更深入地推廣魯菜。"
魯菜大師王義均也和徒弟們從食材到配料再到擺盤一直在追求創新。把經典的魯菜融入尋常百姓傢,才是魯菜發展最寬廣之路。
你怎麼看?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傢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註觀察者網微信 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