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參加南極科考 春節在長城站貼福字包餃子

03-16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顧建春 記者 臧曉松)南極,被稱為世界 " 第七大陸 ",冰山、海洋與企鵝,無不吸引著世人的目光。現代快報記者瞭解到,2018 年 1 月,作為中國第 34 次南極科考隊的一員,就讀於海軍航空大學的揚州小夥趙宇津踏上瞭這塊神秘的大陸。近日,趙宇津返回國內,向記者講述瞭自己的見聞 "。

△趙宇津抵達南極中國長城站

" 南極獎 " 圓瞭趙宇津的 " 南極夢 "

23 周歲的趙宇津身高一米八,皮膚黝黑,腰桿挺直。趙宇津的母親徐麗心疼地說:" 兒子瘦瞭、黑瞭!" 趙宇津呵呵一樂:" 也更結實瞭!這次南極科考,給我結結實實地上瞭一課。"

" 南極大陸,我們來瞭!"2018 年 1 月底,經過 5 天的空中飛行,趙宇津隨中國 34 次南極科考隊第五批隊員抵達神秘的南極大陸。

△科考隊員在 " 雪龍號 " 佈放重力取樣柱

△向研究人員學習海洋測繪

趙宇津回憶說,遠遠看去,南極大陸是一片莽莽蒼蒼的黑白世界,所以科考服的 " 中國紅 " 就特別搶眼。長城站的同志們早已將車輛一字排開,迎接新隊員進站。大傢一邊歡呼著,一邊迫不及待地打開五星紅旗和科考隊隊旗,向神交已久的長城站致敬。

" 是南極獎圓瞭兒子的南極夢。" 徐麗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趙宇津先後在江都實小、國際學校初中部、揚州樹人學校高中部讀書,2013 年考入海軍航空大學,歷任班長、排長、校報編輯、兵種俱樂部主任等職,被評為優秀學員、優秀共產黨員,榮立三等功一次。2015 年 11 月,國傢海洋局、共青團中央、海軍政治工作部聯合舉辦第八屆全國大學生海洋知識競賽總決賽,趙宇津捧得最高獎 " 南極獎 ",獲得一次赴南極科考的機會。

南極大陸聳立起 " 中國驕傲 "

" 南極大陸是一顆‘時空膠囊’,見證著中國人一往無前的科學探險精神,聳立起令世界矚目的‘中國驕傲’。" 趙宇津說,在長城站的碼頭旁,一隻碩大的鐵錨如利劍般直刺蒼穹,這是 34 年前中國首支南極科考隊留下的。

△我國第三代極地考察船 " 雪龍 " 號

" 浮雕一樣的鐵錨,真真切切地告訴後來者,在南極大陸,在喬治王島,曾經發生瞭什麼。" 趙宇津聽六次擔任長城站站長的孫雲龍講過:1983 年 6 月,中國加入《南極條約》,但因未在南極建立考察站,中國被歸入瞭締約國,沒有表決權和決策權。同年 9 月,第十二次《南極條約》協商國會議召開,中國首次以觀察員身份出席。每當會議討論到實質性內容和進入議程表決時,就被請到會議廳外 " 喝咖啡 ",令中國代表倍感屈辱。

" 向南極進軍!"1984 年 11 月 19 日,中國首支南極考察隊奔赴南極,僅用 40 天就建成長城站,成為第 18 個在南極建立科學考察站的國傢。此後,又相繼建成中山站、昆侖站和泰山站,組建瞭一批重點實驗室。當 " 雪鷹 601" 極地固定翼飛機和 " 雪龍號 " 科考船抵達南極時,中國極地考察已進入海陸空立體化協同考察的新時代。

過年時一起給全國人民拜年

" 在南極,所有科考隊員都是蠻拼的,白天采集樣本,晚上挑燈夜戰,沒有星期天。因為,每一個人都代表中國。" 趙宇津說,每年的 11 月至次年 3 月是南極的夏季,也是科學考察的黃金季節。作為 34 次第五批進站的科考隊員,他們被編進各個小組,每天完成不同的科考任務。

△趙宇津(左一)和第五批隊員抵達南極中國長城站

在前後 20 多天時間裡,趙宇津成瞭多位科學傢的得力助手。他采集過冰塊,記錄體積大小並拍照,也曾蹲守海邊,迎著凜冽的寒風觀測氣象。他在日記中寫道:夏季的南極,淺層凍土已經融化,壯美的冰蓋下則潛藏有巨大的冰裂縫,一旦滑下就會墜入千丈冰海,根本無從施救。走在上面,靴子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步步膽戰心驚。但科考隊員卻前赴後繼,他們刨冰采樣、記錄拍照忙不停,每次野外工作都是一場生命歷險。返回營地時,許多隊員變成瞭 " 泥猴子 "……

在南極期間,趙宇津一次次感受瞭中國極地工作者的忘我精神,並把鏡頭對準瞭一位位 " 老南極 " 和 " 探險傢 ",拍攝瞭壯美冰川及其 " 原住民 " 企鵝和海豹。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在長城站過年,大傢一起貼福字、包餃子、唱歌,並面向西北方,給全國人民拜年。

2 月 23 日,趙宇津和部分隊員撤離長城站,但仍有一批隊員奉命堅守。趙宇津在日記中寫道:我們追尋真理而來,一探地球與生命的奧秘。浩瀚無垠的南極大陸,是科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也是一部散發著幽藍寒光的奇幻大片,向所有參與南極考察的極地工作者致敬!

(編輯 張宇)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