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對峙期間 印在臺灣問題上“小動作”頻繁

08-03

繼一本印度雜志故意抹掉中國地圖上的臺灣和西藏地區之後,印度人又在臺灣問題上 " 作 " 瞭一把——

日前在印度舉辦的 2017 年國際數學競賽活動中,因中國大陸 8 支隊伍臨時取消參賽,臺灣地區代表隊竟 " 被允許 " 手持 "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 參加開閉幕式。

▲臺灣地區代表隊

據臺媒報道,以往參加類似的活動時,大陸代表隊和臺灣代表隊會先討論要不要掛旗以免紛爭,此次印方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出於對大陸代表隊缺席的 " 不滿 "。

因 " 不滿 " 就在涉臺紅線上挑釁中國?印度人的 " 孩子氣 " 讓中國網友都 " 看醉瞭 " ——

一周之內,印度四次顯示對臺灣地區的 " 與眾不同 "

最新的數學競賽風波,其實隻是近來印度在臺灣問題上的 " 小動作 " 之一。

從上周到現在,這已經是印度第四次顯示它對臺灣地區的 " 與眾不同 "。銳參考在這裡粗略幫大傢回顧一下之前的新聞:

7 月 27 日,兩名臺灣大學生赴印度旅遊,在靠近克什米爾的喜馬偕爾邦首府西姆拉申請進入許可證時,因 " 護照 " 上有 "China" 而被拒絕。這件事提醒瞭大陸人,印度官方一直是 " 區別 " 對待大陸遊客和臺灣遊客的,後者並不在克什米爾等敏感地區的限制范圍內。

7 月 31 日,印度馬尼帕爾大學地緣政治系教授納拉帕特拜會中國國民黨準主席吳敦義時,提及當年蔣介石曾訪問印度,並邀請吳敦義若有適當時間也能造訪印度。納拉帕特拜會時說的這句話耐人尋味——他稱,希望未來吳敦義 " 不會忘記印度這位好朋友 "。

再有就是銳參考開頭提到的:上周,印度一本銷量頗高的雜志《今日印度》(India Today)在最新一期的封面上,以中國地圖大做文章,把一張少瞭西藏和臺灣地區、如同一隻 " 小公雞 " 的地圖,作為封面。7 月 27 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僅以一句話對這種行為表達瞭不屑。

▲外交部網站 7 月 27 日記者會文字截圖

上述事件和風波都發生在中印兩軍洞朗對峙超過一個月之際。一些外媒認為,在某種程度上,印度人拿出 " 臺灣牌 ",與其在中印邊境對峙面臨的壓力有關。

今天(8 月 2 日),中國外交部發佈的《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文件顯示,自 6 月 18 日印度邊防部隊越界以來,印方越界人數最多時達到 400 餘人,連同 2 臺推土機和 3 頂帳篷,越界縱深達到 180 多米。截至 7 月底,印度邊防部隊仍有 40 多人和 1 臺推土機在中國領土上非法滯留。

▲《印度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錫金段越界進入中國領土的事實和中國的立場》文件第一頁照片截圖。

外交部發言人耿爽表示,發佈這一文件的目的,是向國際社會進一步說明此次印軍越界事件的事實真相,全面闡述中國政府立場。

" 中方這麼做,是為瞭維護本國的領土主權,也是為瞭維護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和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維護公平和正義。中方相信,是非自有曲直,公道自在人心。" 耿爽說。

臺灣更主動,但印度也想 " 順水推舟 "

在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唐璐看來,印度近期在涉臺問題上表現 " 活躍 ",確實與邊境對峙的壓力有關。與此同時,最近一年來,印度和臺灣的關系都比較密切。

洞朗對峙事件發生之前,印度對臺灣比較大的一個 " 動靜 ",是在今年 2 月,邀請瞭臺灣地區立法機構一個婦女代表團赴印訪問。

▲美國外交學者網站曾就此提出疑問:印度的 " 一中原則 " 哪去瞭?

當時臺灣代表團去印度的消息傳出後,中國便就此向印提出瞭嚴正交涉,督促其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因此印度官方也特意淡化瞭 " 訪問 " 的意義,將之稱為一個 " 非正式的訪問 "。

" 莫迪政府剛上臺時,印度政府官員就多次提到‘一個印度’政策,如果查一下中印兩國聯合聲明,肯定找不到印度承認‘西藏和臺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字眼。" 唐璐告訴銳參考," 在印度看來,如果中國希望印度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那麼就要尊重‘一個印度’。"

早在 2014 年,印度外長蘇什瑪 · 斯瓦拉傑也曾明確表示,作為對印度支持 " 一中原則 " 的回報,印度也希望中國支持 " 一個印度 " 的政策,並尊重 " 阿魯納恰爾邦 " 問題的敏感性。

▲印度外長蘇什瑪 · 斯瓦拉傑

" 這兩年,印度對華強調‘一個印度’政策,還包括他們認為的中巴經濟走廊涉及印度主權的問題。" 唐璐解釋道。

不過,盡管印臺近期有種種 " 靠攏 " 的跡象,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張華仍然認為,臺灣在印臺互動中的意願更強烈、更主動,印度方面則有 " 順水推舟 " 之意。

對此,唐璐也表示認同。

" 雙方經貿基礎薄弱,但政治互動有所提升 "

去年,為瞭減少臺灣地區對大陸經濟的依賴,蔡英文提出 " 新南向政策 ",意在瞄準南亞、東南亞以及東盟國傢的商機。

其中,印度被視為是 " 新南向政策 " 最看重的單一國傢。

臺當局對印度寄予厚望。臺媒口中的 " 新南向先鋒 " 是指臺灣地區 " 外貿協會 " 董事長黃志芳。

但雙方的經貿往來事實上非常薄弱。據張華介紹,2016 年,雙方貿易額僅為 50 多億美元,臺灣是印度第 31 大貿易夥伴,印度是臺灣第 14 大貿易夥伴。在人員往來方面,臺灣赴印人數約為 2.2 萬人,印度赴臺 3.3 萬人,相較於 1000 多萬的赴臺旅遊人數,也是九牛一毛。

張華認為,其實更值得註意的是印臺之間的政治聯系。" 尤其是,目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曾經訪問印度,而印度總理莫迪也曾經訪問臺灣,成為歷史上首次曾經互訪的領導人。正因如此,2016 年後的臺印關系發展格外被一些‘別有用心者’所期待。"

▲蔡英文(右)拿著關於莫迪的傳記書。

然而,臺印到底能擦出怎樣的 " 火花 " 一直為島內所擔憂。就連 " 著名的 " 綠營媒體《自由時報》也承認,臺灣在印度對外事務中的地位並不高。很多印度精英根本不知道臺灣在哪兒,雙方的心理距離 " 很遠很遠 "。

" 印度的‘老大’心態決定瞭印度不可能把臺灣作為一個對等的夥伴看待。" 張華對銳參考表示," 雖然印度突破長期堅持的‘一中原則’的可能性不大,但大陸仍需高度關註臺印可能的實質關系的提升。"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