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不再是那個悲情大國!
一提到中華民族近代以來遭遇的戰爭,讓我們最刻骨銘心的可能莫過於 " 甲午戰爭 "。123 年前的今天,那場戰爭因為日本的不宣而戰打響瞭。戰爭的一方,日本蓄謀已久;戰爭的另一方,大清帝國以為靠由西方鐵甲艦構成的海軍能夠輕松擊敗 " 東瀛小國 "。結果,慘敗令中國的命運跌到谷底。
甲午戰敗
123 年過去瞭,但那場打擊瞭整個中華民族士氣,使晚清中國進一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戰爭,仍是我們抹不掉的印記。
篤信 " 器物 " 決定論的晚清政治人物,尤其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早在 19 世紀六七十年代,就掀起瞭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力求在科學技術、特別是軍事技術等方面向歐美強國看齊。
洋務派的 " 奮進 "" 自強 " 以及一些表面成果,無法掩蓋清庭腐敗,人民困苦以及國防軍事外強中幹的實質。彼時的大清帝國,已是垂危中的 " 回光返照 "。
就在晚清政治傢們推行洋務運動時,同在東亞的日本也開始瞭革新,1868 年起通過明治維新 " 脫亞入歐 "。
國力日強的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但卻越來越受到島國資源匱乏、內部市場狹小等問題的制約。對外擴張,被當成彼時日本的當然選項。
事實上,侵略中國是近代日本一直以來的既定國策。早在 19 世紀五十年代,日本政治傢吉田松陰就提出相應主張。及至 " 明治維新 " 甚至隨後的 1887 年制定《清國征討方略》時,日本的侵略計劃已經非常具體。
要說李鴻章一點遠見沒有,也是不客觀的。他在日本明治維新之初就曾念叨倭國或是中國遠患。借著洋務運動,李老爺子一手打造起瞭北洋水師。
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的近代化海軍,承載瞭李鴻章們洋務自強的殷切期望。1894 年甲午戰爭爆發時,以 " 強大 " 的北洋水師為代表,中國似乎做好瞭痛快打一場的準備。
裝備方面,日軍總體優於中國,但差距並沒很多人想象得那麼大。開打時,日本海軍有軍艦 32 艘,魚雷艇 37 艘,總噸位 59000 餘噸。北洋海軍則有軍艦 22 艘,魚雷艇 12 艘,總噸位 41200 噸。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個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國與一個是噴薄欲出的近代國傢,在 19 世紀的東亞,打瞭一場幾乎決定國運的甲午戰爭。
結果大傢都知道瞭,北洋水師在甲午海戰中幾乎全軍覆沒,清廷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向日方割地賠款,大清國力更趨衰退。而日本則獲得巨額賠款,國力軍力迅速強盛,去後逐漸走上軍國主義對外擴張之路。
強勢崛起
123 年後的今天,中國海軍已經發生瞭巨大的變化。在硬實力上,我們擁有瞭更多現代化的艦艇,我們擁有瞭第一個海外保障基地;在軟實力上,我們的官兵技術水平更高、專業素質更強,他們操作下的中國海軍戰艦正駛向世界更多更遠的地方。
今年 4 月 26 日,中國第一艘完全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艦正式下水。這對中國來說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一些人甚至認為,它的意義和地位接近於中國當年掌握核武器。無論怎麼說,國產航母下水是中國軍事能力以及軍事制造能力迎來一個重要裡程碑。
這艘航母是亞洲國傢中,排水量最大的水面戰艦,最重要的是,中國海軍未來將不隻擁有一兩艘航母,我們的航母建造計劃還有更多。未來中國的航母將會采用更現代化的技術和更大的排水量,屆時將能夠更加激發中國人的自豪感。
僅僅時隔兩個月,中國海軍裝備發展又迎來重要時刻。6 月 28 日,第一艘國產萬噸大型驅逐艦終於下水。由於該艦具備瞭強大的攻擊能力,全面的作戰功能,而且是第一艘排水量突破 10000 噸的水面戰艦,因此多年來一直備受中國軍迷的期待。
在完成這些 "0" 的突破後,中國海軍在今年 7 月 11 日還迎來瞭第一個海外保障基地,這為中國海軍走的更遠打下瞭堅實基礎。當然,解放軍設在吉佈提的這個基地被稱為 " 保障基地 ",而沒有直呼為 " 軍事基地 ",表明它與人們通常認識的大國海外軍事基地相比有不同之處。
它未來肩負的功能,更多是解決我國在亞丁灣護航艦隊補給困難。中國海軍迄今在非洲隻開展過護航、打擊海盜和撤僑等行動,未來很長時間裡,中國海軍在那裡的使命很可能不會發生根本性改變。
此外,中國海軍的發展開始令一些國傢有瞭 " 不自在 " 的感覺。6 月底至 7 月底,美澳 " 護身軍刀 " 聯合軍演在澳大利亞展開,澳大利亞媒體稱一艘中國偵察船出現在澳大利亞昆士蘭海岸 " 監視 " 美澳聯合演習。他們說 " 這種情形以前從未有過,很令人擔憂 "。
而在此之前,美國媒體報道稱在美印 " 馬拉巴爾 " 聯合海軍演習和美國不久前在阿拉斯加進行 " 薩德 " 反導試驗時,中國偵察船分別出現這兩個地區附近,讓美國人大感意外。不過他們也承認,中國偵察船沒有幹擾演習,隻是在遠處 " 看著 "。
其實,這些都是美國人曾經幹過的,而且正在幹。中國隻是學習瞭而已,美國人還是慢慢適應吧,因為這種情況可能以後會越來越多。
成功秘鑰
當然,決定一場戰爭勝敗的因素有很多,軍事裝備的優劣隻是其中之一。回望 100 多年前,中國在領土面積、人口、經濟總量上均遠超日本。但就是在這樣一場大國 vs 小國的戰爭中,中國幾乎完敗。
究其原因,刀哥不想把中日裝備、軍力上的差距再說一遍以充填字數,而是要聚焦其他方面。不知各位是否記得中學歷史課本有過這樣的記載," 甲午戰爭的失敗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中學歷史考試經常會有這樣一道題:
答案請見文尾
正如李鴻章所說," 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 ",晚清洋務運動是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清廷的大人們覺得隻要武器裝備上去瞭,國傢還可以萬年長。至於制度,當然還是自己的最妙。
可這是怎樣的制度呢?為籌備慈禧老太後的 60 大壽、修建頤和園,朝廷連年挪用海軍軍費 2000 萬兩,致使北洋艦隊自 1888 年成立之後,不但未添一艦,甚至未添一彈。您說這叫什麼事兒?明顯的傢國不分。
反觀當時的日本,舉國同體,上下一心。明治天皇為瞭支援海軍建設,自掏腰包拿出 30 萬日元(當時的日元可值錢多瞭),並要求皇族大臣都得捐款。電視劇《走向共和》裡還講過,日本女性為瞭給國傢湊錢購買中國不要的 " 吉野號 ",居然獻出自己的第一次(刀哥絕不贊同)。
《走向共和》裡,明治天皇為籌錢而絕食。
不僅如此,日本在軍事制度和組織化等方面都已近代化,而中國軍隊卻還在沿用原來湘軍的營制,那套東西用來打太平軍還行,但打日本,指揮不靈、配合不好的弱點瞬間暴露出來,與日軍的師團制形成鮮明對照。當裝備不行、組織也不行的時候,戰爭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可喜的是,中國如今已在軍事、科技、工業等方面均取得長足進步,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當然,我們的註意力不應隻放在國傢的硬實力增長上,而更應看到改革開放 40 年來,中國成功走出一條不同於西方的發展道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瞭輝煌的成就。
現在,我們告別閉關鎖國、妄自尊大的時代,選擇放眼世界,站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觀察問題。因此,今天回顧 123 年前的歷史不僅是為瞭銘記慘痛的歷史,更在於跟大傢一起挖掘中國成長的內在動因,進而為以後的前行之路指明方向。
中國已不再是那個悲情大國,而要成為負責任的地區乃至全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