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傢能點染,戶戶善丹青”:千年大運河孕育楊柳青年畫

07-12

新華社天津7月12日電題:" 傢傢能點染,戶戶善丹青 ":千年大運河孕育楊柳青年畫

新華社記者 周潤健、李鯤

" 楊柳青年畫的獨特魅力,來自於‘勾’‘刻’‘印’‘繪’‘裱’五道從古沿用至今的復雜工序。"7月11日,整個天津驕陽似火,大運河古鎮楊柳青的畫坊裡卻一片清涼。年畫藝人霍慶順手持畫筆,一邊給套印好的版畫上色,一邊娓娓道來。

" 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 千年流淌的大運河,宛如一條生命之河,滋潤瞭天津西青區楊柳青古鎮,也孕育瞭享譽海內外的 " 楊柳青年畫 "。

楊柳青的發展,是從明永樂十三年京杭大運河正式通航之後開始的,明清時期因漕運興盛而日益繁榮,素有 " 北方小蘇杭 " 與 " 小天津衛 " 之稱。

借楊柳青鎮發展之勢,楊柳青年畫興於明、盛於清,至今已傳承400多年。霍慶順介紹說," 在明代因南方的紙張、水彩沿京杭大運河傳到這裡而發展,在清代進一步興盛。"

伴隨著乾隆年間第一傢年畫店鋪 " 戴廉增畫店 " 的興建,楊柳青年畫得到空前的發展,以楊柳青為中心的 " 傢傢能點染、戶戶善丹青 " 的畫鄉風貌逐漸形成。

" 楊柳青年畫內容豐富,題材廣泛,現在各年畫作坊多以仕女娃娃、吉祥圖樣為主,吉祥娃娃尤為突出。" 天津博物館研究員陳克說。

" 這樣精致唯美的楊柳青年畫,如此韻味濃鬱的民間藝術,是大運河孕育而生的。" 霍慶順說。

隨著漕運的發展,天津逐漸成為南方糧、綢北運的水陸碼頭。北運河天津段是我國大運河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目的是南糧北運,保障首都供給,此後元、明、清三代延續使用。

" 漕運就是商路,商路也是畫路。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業的繁榮,交通的發達,借助運河之利,楊柳青年畫銷往全國各地,傢喻戶曉。" 陳克說," 楊柳青年畫的繁榮影響瞭當時國內的很多木版年畫畫種,成為中國木版年畫之首。"

清朝末年,楊柳青年畫走向衰落。抗日戰爭爆發後,畫店、作坊紛紛倒閉,一些珍貴年畫古版毀於戰火或流失。

近年來,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重獲關註,楊柳青年畫不僅被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年畫藝人霍慶順、霍慶有也被文化部評為該項目的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