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年照片(吉林大學提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鄭治、王曦):作為國際航空地球物理領域的頂級科學傢,面對祖國的需要,黃大年在事業巔峰時期放棄瞭國外豐厚的物質條件,返回中國。他帶領 400 多名科學傢創造瞭多項 " 中國第一 ",為祖國 " 巡天探地潛海 " 填補多項技術空白。2017 年 1 月 8 日 , 年僅 58 歲的黃大年積勞成疾,因病去世。同事、學生、秘書和司機說起他來,流著淚的眼裡全是敬佩;中國最高領導人和無數讀者、聽眾、網友都用 " 感人肺腑 " 來形容他的事跡。
記者日前在黃大年回國後工作的吉林大學采訪,探究這位戰略科學傢感人事跡背後的毅然、必然與仍然。
黃大年從中國東北的著名學府——長春地質學院畢業後,遠赴英國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又成為英國劍橋大學 ARkex 地球物理公司的研發部主任。為什麼放棄國外優厚待遇回國?與很多人一樣,黃大年的學生周文月曾對此不解:" 當時我就問他,我說‘老師,您毅然回國的原因是什麼?’他說:‘能夠越洋求學,獲取他山之石僅是偶然,回歸故裡報效祖國才是必然,而絕非你所說的毅然。’ "
位於吉林大學地質宮五樓黃大年辦公室內的辦公桌
吉林大學原副校長韓曉峰與黃大年有著三十多年的交情,在他看來,黃大年的選擇並不難理解:" 他說,‘我出去的時候,我就下定決心是要回來的’。他跟學生講‘你一定要出去,一定要回來’其實是有思想上的淵源的。這就是傢國情懷,對東北、對吉林大學,這種感情,是最重要的。"
2009 年,黃大年剛一回國,就迅速投入到高強度的工作中。吉林大學 " 地質宮 " 五樓,黃大年辦公室裡的一塊記事板上,密密麻麻地記錄瞭一整年的工作安排:長春、北京、南寧、成都、倫敦……無數地名見證瞭黃大年匆忙的足跡。而這間辦公室的燈,通常都會亮到凌晨兩三點鐘。
秘書王鬱涵說,如果哪一天燈沒亮,那黃老師一定是出差瞭。 " 他大概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出差,他基本上想都不想就會跟我說‘訂最後一班 ( 航班 ) ’。而且他基本上一坐上去機場的車就開始打電話,因為他知道飛機上沒法打電話瞭,所以他要把他腦子裡想的事,把他出差這幾天我們要完成的任務都交代給我們。所以他去機場的路上我們所有人的手機都必須放在身邊,他隨時都可能打電話過來。"
黃大年辦公室內的記事白板
夜以繼日地工作,讓黃大年成為瞭周圍人眼中有名的 " 科研瘋子 "。對於這樣一個稱謂,黃大年回國後首批博士生之一馬國慶有著自己的理解:" 我以前可能不理解他對科研的態度,很多人都說他是‘瘋子’。他真是‘瘋子’,他出差很多,是去給國傢宏觀把控未來發展的科研方向。‘你要把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到科研,投入科研的原因是什麼?不是說你給你自己有多大提升,而是推動國傢事業的發展,你不能光考慮自己’,他很多時候都這麼跟我說。"
帶著從國外學到的最新知識,黃大年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攻克國傢急需的 " 高精度航空重力測量技術 ",尤其是研制 " 航空重力梯度儀 "。這種設備就像一隻 " 透視眼 ",可用於油氣和礦產資源勘探 , 也可用於潛艇攻防和穿透偵查。黃大年的科研助手、吉林大學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於平女士介紹說: " 一方面是關系國計民生、另一方面關系國防安全,所以這項技術是我國迫切急需的技術。目前為止掌握它的國傢非常少,而且這項技術對華一直是封鎖的。‘十二五’之前這個在我國可以說是空白,黃老師回國後組織國傢十多傢單位、幾百個科研人員參與到這個項目的研制過程中。我們國傢可以說是用五年時間,在儀器裝備的數據獲取能力和精度上,與國際的差距縮短瞭 20 年。其實在理論算法上,我們已經達到國際水平瞭。"
司機劉國秋接受采訪
" 振興中華 , 乃我輩之責 " 是黃大年從長春地質學院畢業時在紀念冊上寫下的留言。正是這份矢志不渝的赤誠報國之志,始終激勵著他在科研的道路上 " 隻爭朝夕 ",哪怕是在自己身體已經發出嚴重預警的情況下。司機劉國秋回憶說:" 有一次在他傢門口接他的時候,他突然就暈倒瞭,往前撲,我一看暈瞭,我一把就把他抱住瞭,他馬上清醒瞭,說我可能是太累瞭。我說‘黃老師你這樣不行啊,你得去醫院,不出差瞭,我拉你去醫院’。黃老師說,‘劉師傅絕對不行,明天北京有兩個會議特別特別重要,我必須得去’。"
" 惜時不惜命 ",在身邊人的眼中 , 科研的緊迫感讓黃大年不斷與時間賽跑;而過度的投入,讓他多次胃痙攣和暈倒。體檢幾乎是 " 強制進行 " 的,檢查結果,黃大年罹患膽管癌。
黃大年學生周文月接受采訪
然而,在病床上,他惦記的仍然是工作。吉林大學黨委統戰部副部長任波女士說:" 在他最後手術的前一天下午 , 我們幾位學長買瞭水果去醫院看他 , 想晚上陪陪他。到醫院之後 , 一看 , 撲瞭個空 , 一打電話 , 在辦公室 , 我們就追到辦公室。大傢都勸他 , 明天就手術瞭 , 你應該回去休息 , 調整調整。他說‘不行 , 我手頭還有好多工作沒有忙完 , 有的工作我整理下,出院之後我知道放在哪裡’。就這樣他堅持工作到很晚才回到醫院。"
黃大年秘書王鬱涵接受采訪
最終,黃大年沒能像自己和同事們期待的那樣出院後再次走進辦公室。2017 年 1 月 8 日,年僅 58 歲的他安靜地閉上瞭眼睛。
在吉林大學組織的多次聯歡活動上,黃大年都曾演唱過這首他最喜愛的歌。他不僅是唱響,更是用生命在詮釋這首歌的名字——《我愛你,中國》。
人已離世,但黃大年未竟的事業仍在繼續。昔日與黃大年並肩奮戰的同事,正推動他主導的 " 地球深部探測儀器 " 從理論走向應用。
吉林大學地質宮的五樓有黃大年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