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報融媒記者 張華 通訊員 韓彥 申永濤 文 / 圖
夕陽西下,下班回傢,空調、WiFi、西瓜,應當是酷暑高溫天氣時最美好的場景吧。有一群人,卻選擇在夕陽下出發,在夜色中前行,為空調、西瓜下的千傢萬戶的居民提供用電安全保障,他們是鄭州供電公司運維檢修的普通職工,7 月 11 日晚,鄭報融媒記者追隨他們的腳步,記錄酷暑夜巡的辛苦生活。
進入 7 月,供電負荷連創新高
進入 7 月,鄭州就進入瞭火爐般的生活,降溫負荷也是連續攀升。
7 月 4 日 13 點 03 分,鄭州地區供電負荷達到 901.1 萬千瓦,較歷史最大負荷增加 38.5 萬千瓦,創下歷史新高。
7 月 12 日,鄭州地區供電情況信息顯示,截至 7 月 12 日 14 時,供電最大負荷 928.0 萬千瓦,供電負荷再創新高。據天氣預報 7 月 13 日最低氣溫 27 ℃,最高氣溫 37 ℃,預計未來 24 小時鄭州地區供電最高負荷 940 萬千瓦。
根據最新的天氣預報顯示,未來 10 天,鄭州還將持續的高溫。氣溫的不斷攀升,帶來用電負荷的不斷升高,為保證設備的健康運行,夜巡工作作為高溫天氣時一項特殊的任務,擺在瞭運維檢修人員的面前,所以,夜巡也叫特巡。
夕陽西下不歸傢,穿戴整齊夜巡出馬
7 月 11 日晚上 7 點 20 分,夕陽西下,告別瞭白天的酷暑,小風習習,鄭州市民文化服務中心 D 合地段的工地,鄭州供電公司輸電運檢室運維二班的三名供電員工穿著長袖長褲頭戴安全帽,已經巡視瞭一圈,背後的工裝再次被打濕,從下午 6 點開始,三人一組開始瞭這次夜巡。
" 導線溫度 22 ℃,連接節點溫度 28 ℃,二者溫度相差在 10 ℃以內,都是安全范圍。"19 點 56 分,暮色四合,一位工作人員手持儀器對著桿塔上的線網進行遠程測試,儀器的屏幕上數字和顏色都在不斷的變化,這也是夜巡中最重要的一環 " 紅外測溫 "。
為啥白天不能測溫?
三名員工中負責技術的郭楠解釋,紅外測溫,主要放在太陽落山前後,白天太陽光太強有輻射,影響紅外測溫的精準度,而且夏季 7 點晚上以後到 12 點之間,降溫負荷比較大,這段時間電線也容易發紅發熱,在黑夜的映襯下,在夜巡時也更容易被發現。
開車加徒步,夜巡一圈需要仨小時
夜巡三人組中,今年 50 歲的盧建平是班長,也是三人中年齡最大的。盧建平說,夜巡是一項計劃性的工作,不是每天的工作,在高溫高負荷的天氣下,為瞭供電設備的安全,所進行的一項常規性工作。白天,他們是正常上班,下瞭白天的班後,轉身進入夜班狀態。除瞭紅外測溫,夜巡的另一項內容就是人工夜巡,利用肉眼去分辨線路是否有發光點,以此判斷是否有安全隱患。
夜巡一次需要多長時間?
盧建平算瞭算,這段線路共有 80 級,共有 20 多公裡,對重點的區域進行巡視。如果是四個人的話,就是 2 人一組,分頭行動,如果是三人就隻能一組,利用開車加步行的方式進行工作。因為除瞭施工工地,很多的線網是跨越廢棄的工廠、一人多高的玉米地,溝溝壑壑,一個人不安全,路都沒有,開車不行,隻能靠徒步,夜巡一圈,需要 3 小時," 最難的是夜裡很多工廠叫門都不開,夜巡難度很大。"
為瞭安全,所有的工作人員工作時不管多熱,都要長袖長褲帆佈鞋,頭戴安全帽," 今天的衣服真是幹瞭又濕,濕瞭又幹。" 盧建平說,值得期待的是,現在公司也開始上馬無人機夜巡項目,隊員們正在分批培訓,不久的將來,夜巡將由高科技來代替人工。
鬧市區的夜巡人,每個變壓器都要走遍
夜裡 9 點半,鄭報融媒記者又趕到城東路城北路的鳳凰城中區的一地下室,設置瞭一個開閉所,鄭州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室運維三班的工作人員,正在用儀器給高壓開關櫃進行測試,看是否有異常發熱或局部放電現象。在這間房子的墻上,張貼著各個級別的開閉所。
一個在西,一個在東,一個是配電運檢室,一個是輸電運檢室,二者有啥區別?
鄭州供電公司相關工作人員解釋,輸電運檢室是針對電網的主網進行的維護,配電運檢室是對配網進行的維護,二者巡視的電壓等級不同。
該班班長李朝陽介紹,由於近期高溫高負荷,這個小組夜巡除瞭要檢查十個配電房、十幾個開閉所,還要負責十條架空線路的測溫以及街頭的變壓器的監測。
夜間 10 點,鄭州的夜市還在喧鬧中,檢查完地下室的開閉所,鄭州供電運維檢修員工又走上街頭,對所屬線路一一檢查,這樣的檢查將持續到夜間 12 點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