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瞭!江西將建國傢級長江江豚保護區

07-27

7 月 26 日,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從江西省發改委獲悉,《江西省山江湖綜合開發治理 " 十三五 " 規劃》(下稱《規劃》)近日出臺,我省將開展 " 江湖 " 關系研究及其對重要水生生物的影響,加強對長江江豚、珍稀魚類、底棲動物等野生生物資源保護,建設國傢級長江江豚保護區和長江江豚救護站。

此外,我省將從以 " 治山、治江、治湖、治窮 " 的搶救恢復型為主的生態治理模式,轉變為 " 富山、富水、富民、強生態 " 的減壓增效型可持續發展模式,打造 " 山江湖治理模式 " 升級版。

【目標】

到 2020 年 初步建成生態經濟區

鄱陽湖流域涵蓋瞭全省 100 個縣(市、區)中的 98 個,《規劃》將鄱陽湖流域劃分為山區、丘陵區、河谷平原區、鄱陽湖平原區四個有機聯系的地理單元。同時,根據各區域的資源環境優勢及發展需求,結合主體功能區的要求,確定山江湖開發治理的重點。

我省提出,到 2020 年,基本建立以 " 河長制 " 和生態資產科學管理為核心的山江湖綜合治理體系,構建流域資源與環境監測、評估、預警體系與生態文明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促進山江湖生態系統質量持續提升,群眾生活全面小康,初步建成生態環境優美、生態產業發達的生態經濟區。

【任務】

在仙女湖、柘林湖試點生態環境保護

根據《規劃》,我省將開展山地丘陵區開發治理。開展非國有公益林贖買試點,系統修復退化的森林生態系統。實施臍橙、油茶、茶葉等園地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嚴格禁止 25 度以上陡坡建園。開展水源地保護,嚴格劃定畜禽養殖禁養區,禁止使用無機肥、有機肥、生物復合肥進行水產養殖,以自然放養促進退養水庫和湖泊的自然恢復;在仙女湖、陡水湖、柘林湖、萬安湖、大坳水庫開展優質湖庫生態環境保護試點。

開展土壤污染綜合整治。劃定土壤重金屬污染重點防控區域,建立污染源防控措施。推進土壤污染診斷、風險管控、治理與修復關鍵技術與功能材料研發;調整種植結構,開發污染耕地適種品種,防止污染物進入食物鏈;加強污染土壤休耕試點,啟動污染耕地集中區治理與修復示范工程。

探索礦山生態修復與土地復墾模式

開展礦山修復與土地復墾。通過造地返耕、復墾還綠、種植能源草、尾礦綜合利用、礦山公園建設等方式,引導和鼓勵社會資金投入礦山環境治理;開展宜 " 建 " 礦山、宜 " 農 " 礦山、宜 " 林 " 礦山、宜 " 園 " 礦山和宜 " 景 " 礦山復墾示范,探索礦山生態修復與土地復墾模式。開展以贛東北德興、鉛山等縣市的重金屬礦區、景德鎮市的瓷土礦區和贛南稀土礦的土地復墾重點工程,分別新增耕地 1074 公頃、339 公頃和 964 公頃。

開展河谷平原區污染防治。實施 " 五河 " 綜合治理與生態保護工程,實施 " 清河 " 行動,合理調整水域沿岸園區主導產業發展,積極部署綠色產業、低碳產業;加快推進農村垃圾、農村生活污水、畜禽養殖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的治理。如優化和改善 " 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 " 的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建立以村為單元的水良性循環系統,全面推廣畜禽糞便有機肥利用、綠肥種植、秸稈還田技術等。

建設國傢級長江江豚保護區和長江江豚救護站

開展鄱陽湖環境綜合治理。保護重要水生生物。開展 " 江湖 " 關系研究及其對重要水生生物的影響,促進水生生物的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加強對長江江豚、珍稀魚類、底棲動物等野生生物資源保護,建設國傢級長江江豚保護區和長江江豚救護站。

恢復湖區漁業資源。加大對魚類產卵場的調查與保護,改善魚類繁殖環境;大力實施禁漁區禁漁期制度,加大增殖放流力度,控制捕撈強度,制止對鄱陽湖漁業資源的過度捕撈;建立鼓勵漁民退出水產捕撈業的機制,引導漁民有序轉產轉業,有效遏制漁業資源衰退,提升濕地生物多樣性。

加強冬季候鳥保護。健全候鳥保護體系,建設候鳥保護監測站(點);開展候鳥資源及其棲息環境的長期監測和科學研究,保護和改善候鳥棲息環境。

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園區建設

開展濕地保護與修復示范。選擇沙化濕地、退化濕地等重點區域,實施濕地生態修復與綜合治理工程,恢復與重建典型濕地植被、重要物種及其生境。加強鄱陽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建設,開展鄱陽湖濕地國傢公園管理模式研究;實施社區參與的濕地保護與修復示范,探索資源共管、責任共擔、利益共享的保護模式,促進地方社會經濟建設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協調發展。

此外,完善監測基礎設施,逐步構建覆蓋全鄱陽湖流域的山水林田湖監測網絡。查清流域內重要的、特色的農作物品種及野生近緣種、珍貴和珍稀植物品種的分佈,收集和繪制種質資源圖譜,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園區建設。建立涵蓋水、土、氣等要素的鄱陽湖流域生態環境天 - 空 - 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實現流域重大生態問題快速智能化動態響應與預警。

【保障】

建立鄱陽湖流域生態基金

《規劃》提出,建立多方位的生態補償機制,探索建立 " 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 "、生態保護成效與補償資金分配掛鉤的激勵約束機制,建立公益林分類補償、濕地生態補償、礦產資源開發補償、農田和土壤生態補償機制。建立與完善綠色 GDP 指標體系,制定稅收優惠或減免、財政補貼等多形式的優惠政策,開展規模化養殖廢棄物第三方治理和有機肥生產補貼試點,探索 " 污染者付費、專業化治理、資源化利用 " 模式。

同時,推進鄱陽湖流域研究院建設,建立山江湖綜合開發治理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開展山江湖開發治理技術試驗示范,建立一批適應不同地理單元、不同類型的山、江、湖綜合治理基地。加大對山江湖綜合開發治理的投入,建立鄱陽湖流域生態基金。

文 /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陳文秀、實習生程雅文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