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治理網絡直播亂象,加強對網絡直播平臺的規范管理,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處置力度,日前,國傢網信辦發出通知,要求全國互聯網直播服務企業自 7 月 15 日起,向屬地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進行登記備案工作。此次備案主體為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轉載服務、傳播平臺服務的互聯網直播服務企業 ( 包括開辦直播欄目 / 頻道的商業網站新聞客戶端 ) ,以及其他類互聯網直播服務的企業。(7 月 12 中國網信網)
國內的網絡直播究竟興起於何時,準確時間可能無法考證,但是伴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絡直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產業,已經是無容爭辯的事實。由於從事網絡直播門檻低、來錢快,成為一名網絡主播已經成為不少年輕人的擇業方向,而依靠網絡直播成為網紅而名利雙收的也的確不在少數。可以說,在互聯網時代,作為一種文化傳播方式,網絡直播已經深度切入瞭人們的生活。
客觀地看,網絡直播的出現,為人們更好地探索未知領域打開瞭一扇神奇的窗口,尤其是網絡的互動性,更是為網絡直播增添瞭不少魅力,人們的網絡生活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然而,由於受到利益驅動,一段時間以來,淫穢色情、封建迷信、血腥暴力等不健康甚至違規違法的內容成為瞭網絡直播的 " 拿手菜 ",導致網絡直播間烏煙瘴氣,整個網絡空間的健康生態受到影響,社會關於治理網絡直播亂象的呼聲很大。
為瞭治理網絡直播亂象,給廣大網民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從 2016 年開始,國傢相繼頒佈系列法律法規,加強對直播行業的監管,大力推動直播平臺積極傳播正能量。同時,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網信部門還會同公安部、文化部、新聞廣電出版總局等部門不斷加大整治網絡直播亂象力度,僅今年以來,就累計封禁 38179 個違規主播賬號,將 1879 名嚴重違規主播納入永久封禁黑名單。但是,網絡直播亂象治理的形勢依然嚴峻。
網絡直播亂象的產生,從表面上看是網絡主播為瞭眼前利益故意直播違規違法內容,以此來獲得更多的打賞,網絡主播應該對網絡直播亂象承擔更多的責任。但是,撇開即便是實名制也存在網絡主播流動性大、監管困難的現實不說,如果直播平臺能夠守法經營、規范管理、主動擔責,網絡主播又如何能在直播間裡膽大妄為。所以,治理網絡直播亂象,最主要的是要加強直播平臺的監管,讓直播平臺真正承擔起主體責任。
根據國傢網信辦的通知要求,從 7 月 15 日起,互聯網直播服務企業將按屬地落實直播服務企業登記備案。這就意味著,如果沒有及時登記備案的互聯網直播服務企業繼續向網民提供網絡直播服務,將有可能會受到查處。所以,啟動備案工作,實際上是主管部門為治理網絡直播亂象再出新招,這對於促進互聯網直播服務企業規范經營,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建設良好的網絡生態,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