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6 月 2 日報道)美媒稱,西方醫院以及新湧現的一批掌握豐富資源的公司正向一些中國人伸出橄欖枝,他們需要接受國內醫療機構無法提供的治療以保住性命,此種趨勢讓為瞭省錢而進行醫療旅行——通常是做些並非危重的處理,比如看牙或整容——的看法發生瞭轉變。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 5 月 31 日報道,根據業務范圍涵蓋醫療旅行預訂的中國旅遊預訂公司攜程旅行網的數據,去年中國人出國看病的總數為 50 萬人次左右。一些醫療旅行中介稱,其中大多數旅行都聚焦於整形手術和常規檢查,但出國求醫的危重病人數量正在增長。
報道稱,在波士頓的麻省總醫院,有雇員為患者提供旅行和住宿方面的幫助,麻省總醫院、梅奧診所和波士頓兒童醫院均提供翻譯。" 據我們所見,來自中國的患者是人數增長最快的群體之一," 梅奧診所高管健康保障項目和國際醫藥部門負責人斯蒂芬妮 · L · 海恩斯表示。
罹患胃癌的 63 歲房地產開發商郭樹石(音)輾轉兩傢醫院,在經受瞭手術、化療和放療後,癌細胞卷土重來,中國的醫療系統無法阻止癌癥侵蝕他的胃。但後來郭樹石到瞭波士頓的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得以使用一種在中國找不到的免疫療法新藥——吉舒達。將近四個月之後的今年四月,他的腫瘤縮小瞭,體重也增加瞭。
郭樹石花費約為 22 萬美元(約合 150 萬元人民幣),全要自掏腰包,但在談及醫療方面的差異時他說:" 我能感覺到巨大的差距。"
報道稱,近至上世紀 70 年代,中國的醫療體系還提供著 " 從搖籃到墳墓 " 的醫療支持,盡管該國實施瞭一個龐大的醫療改革計劃,但其公立醫院目前依然不堪重負,床位和醫生都供不應求,難以提供被很多西方人視為理所當然的那種醫療服務。為瞭解決這一問題,中國政府正增加投入,並鼓勵私人投資者參與其中。
報道稱,在中國內地,一些國外藥物要等三至五年才能走完準入程序。郭樹石正在使用的藥物吉舒達,直到去年才獲批在海南島的一個醫療旅遊試點區使用。
此外,在中國一線城市的頂級公立醫院裡,午夜剛過就有人排隊,頂尖醫生的預約號在清晨之前便會被搶奪一空,有經濟能力的人往往從 " 黃牛 " 處買預約號。
相比之下,郭樹石在丹娜法伯癌癥研究院的體驗 " 更為人性化 ",郭樹石的醫生讓他充分表達想法,食物和飲料易於獲取,等候區還設有長椅。
報道稱,但患者可能無法長久享有這些好處。" 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在病人回到中國以後確保治療的連續性," 麻省總醫院特殊服務部負責人米斯蒂 · 海瑟薇說。
但也有一些人更為樂觀。據《紐約時報》報道,北京盛諾一傢醫院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的創始人蔡強說,其客戶數量已經從 2011 年的區區兩人增至去年的約 1000 人,還拿到瞭矽谷風投公司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的投資。
蔡強被普遍視作中國醫療旅遊領域的先驅,正設法縮小他的中國客戶和美國醫院之間的文化鴻溝。
他回憶瞭一名中國患者在一傢美國醫院就醫時,未經通報便走進醫生的辦公室問問題之後,醫院電召他開 " 緊急會議 " 的情形。那位醫生當時正為別的病人看病。
" 所以中國沒有隱私的概念," 蔡強說。他還表示,自那以後盛諾一傢就設立瞭一個 " 患者教育 " 部,告訴患者在海外的醫院裡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實際上不是患者的問題,是我們的問題。"
蔡強說,他在女兒出生之際因澳大利亞醫護人員的熱情友好而受到觸動,隨後便創辦瞭這傢公司。
" 每年都有那麼多中國人買進口汽車、服裝和化妝品," 蔡強說," 他們會出國旅遊並把子女送到外國讀書。如果病得很重,中國人為什麼不能考慮出國看醫生呢?"
住在南京、現年 31 歲的橋梁設計師趙笑晴(音)去年曾帶著患有腦瘤的五歲女兒珂斐(音)到德國的埃森大學醫院接受質子治療。而在上海,這種療法隻面向 14 歲及以上的孩子。她花瞭大約 14 萬美元(約合 95 萬元人民幣),但珂斐的腫瘤縮小瞭。趙笑晴是在醫療中介的安排下赴德的,對其服務很滿意,她說花費即便再多一倍她也願意。
" 到瞭國外,你就會明白中介沒有誇大其詞," 她說," 事實上,我們的體驗遠遠好於他們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