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史 " 可是說是世界上最完備的歷史系統,但是究其根本,這隻不過是一部帝王將相的歷史。魯迅先生說二十四史就是二十四姓的傢譜,可謂一語中的。隻要是權貴者或者跟權貴有聯系的人,不管你是白癡還是變態,在中國的史書裡總會有一席之地,要在中國青史留名,不借助權貴的東風幾乎是無法做到的。而一些真正彪炳千秋的人物,在所謂正史中卻往往隻有寥寥數語。
王昌齡就是這樣的人。
關於王昌齡,《舊唐書 · 卷一百九十》隻有區區 51 個字的介紹,《新唐書 · 王昌齡傳》也隻有 98 個字的介紹,於是,要瞭解這位不管是在生前還是死後都享有聲譽的唐代邊塞詩的代表詩人,我們隻有從散落的野史和筆記中去尋訪他的蹤跡瞭。
在盛世中坎坷 天下誰人不識君
王昌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一些資料記載,他大概生於 698 年左右,卒於 756 年前後。關於他的籍貫,正史中也沒有記載,有人說他出身太原王氏,有人又說他是京兆長安人。開元十五年(727),王昌齡中進士,任秘書省校書郎,開元二十二年,又應博學宏詞科登第,授氾水縣尉的官職。
王昌齡一生做的官都很小,最大的不過是江寧縣丞罷瞭,後人也就因此稱他王江寧。而且,他一生坎坷,屢遭貶謫。被貶的原因,史書裡隻含混地說瞭四個字:" 不護細行。" 王昌齡不是什麼達官貴人,似乎犯不著正史為尊者諱,於是,我倒是願意把這話理解為莫須有。而被貶瞭官還被加上莫須有罪名的詩人,心情應該是憤懣不平的吧?
他在《芙蓉樓送辛漸》裡曾經不無淒涼地說:如果有親友問起我的情況,你一定要告訴他們,我的品德沒有改變,不是像別人傳說的那樣糟糕啊!(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悲涼之情,躍然紙上。
杜甫曾經發牢騷說:" 名豈文章著。" 其實他也許錯瞭,中國固然是一個官本位的社會,做瞭官,固然對揚名更有好處。《舊唐書》裡關於崔顥、孟浩然、王昌齡都是一筆帶過,唯有高適單獨立傳,也就是因為後來高適當瞭將軍。但是以佈衣之身能在這貂裘簪纓之中以自己的才華取得一席之地的詩人,也就註定瞭將超越那些本紀世傢而成為不朽。
杜甫自身就是這樣,王昌齡也是這樣。
王昌齡在世的時候就享有詩名,被稱為 " 詩傢夫子王江寧 ",把他比作詩歌中的孔子,的確是冠絕海內瞭。
因為詩名很盛,王昌齡與當時很多著名詩人都有交往,年輕的時候,他和孟浩然是好朋友,曾經 " 二人數年同筆硯 "。他跟王之渙、高適等人也是好友,現在還流傳著他們 " 旗亭畫壁 " 的典故。
開元二十七年(739),王昌齡因事被貶謫嶺南,孟浩然以詩相送(《送王昌齡之嶺南》)。經湖南嶽陽,他遇見李白,於是寫詩贈之(《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嶺南返回長安,並被任命為江寧縣丞,不久又受毀謗,被貶為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李白聽說之後,既痛心朋友的遭際,又牽掛朋友的安危,於是寫瞭《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常建在《鄂渚招王昌齡張僨》一詩中曾為王昌齡鳴不平 :" 謫居未為嘆,讒枉何由分。" 可是,權位者一句模棱兩可的 " 不護細行 " 就傲慢地化解瞭一切,於是,傲視權貴的李白,隻好把對朋友的牽掛與思念托與明月,陪伴朋友的旅程瞭。
王昌齡最好的朋友是孟浩然,而孟浩然甚至為瞭這個好朋友而搭上瞭自己的命。
開元二十八年(740),王昌齡由貶所回長安,路上,他去拜訪孟浩然。孟浩然當時背上生瘡剛好,醫生囑咐不能喝酒,但是好朋友久別重逢,大喜過望。孟浩然根本不顧醫生的囑咐,與王昌齡痛飲,結果引得病再次發作,回天乏術,演出瞭一場真實版的 " 舍命陪君子 "。不過,孟浩然在臨終的時候,大概也是微笑著的吧:用這樣的方式,與這樣的朋友告別,也許這才是最詩人的告別方式。
王昌齡的生年不詳,卒年也不詳,隻是在《新唐書》裡有一段簡單的記載:安史之亂爆發之後,王昌齡離開瞭龍標,往東北走。沒人直到他要去哪裡,隻知道他應該是走向自己的歸宿。在安徽境內,刺史閭丘曉殺害瞭王昌齡。沒人知道閭丘曉為什麼殺他,甚至連 " 不護細行 " 這樣的官樣文章,刺史大人也不想煩心去做瞭,一代詩傑就此隕落,此時的王昌齡,還不到六十歲。
讓人們略微感覺到一些安慰的事情發生在王昌齡去世之後:宰相張鎬率軍與叛軍作戰,命令閭丘曉派軍增援,可是閭丘曉沒能按時趕到,違犯軍令,按律被判死刑。死到臨頭,閭丘曉求饒,說傢裡還有老人需要奉養,希望宰相能網開一面。張鎬冷冷地看著他,隻說瞭一句話:" 王昌齡的傢人應該是誰供養呢?" 閭丘曉聽後默然無應,於是被處死。
七絕聖手 將絕句詠成絕唱
絕句也叫絕詩,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代流行起來的一種詩歌體裁。施蟄存先生在《唐詩百話》中說:遠在晉宋時代,詩人論詩,常常說:" 二句一聯,四句一絕。" 意思是說:每二句為一聯,不管對不對,隻要每二句末協一個韻,就是一聯。每四句,即二聯二韻,就是一絕。絕句這個名稱,即起源於此。而聯絕也就成瞭詩的代名詞。劉宋時,吳邁遠愛作詩,宋武帝說他 " 聯絕之外無所解 ",就是說他除瞭做詩之外,什麼都不懂。(施蟄存《唐詩百話》)
" 絕 " 的意思是斷絕。" 四句一絕 " 是用四句詩來完成一個思想概念,古人稱為 " 立一意 "。五言的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的絕句簡稱七絕。
絕句雖然是從唐代流行起來的,但是並不產生於唐代,專傢們對其來源說法不一,但大多還是認為,絕句起源於齊梁,來源於漢代詩歌。
絕句發展到唐代,已經成為一種相當成熟的詩歌體裁,很多詩人用它來表情狀物,抒發感慨,留下瞭許多傳世之作。而在七絕的寫作者中,後人最推崇的還是王昌齡,後人將其稱之為 " 七絕聖手 ",他的《出塞》,更是膾炙人口之作:
關、山、月,總是唐代邊塞詩詠嘆不絕的意象,很多詩人都對之樂此不疲。如李白《關山月》起句就是 "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樂府解題》說:" 關山月,傷離別也。" 關隘的冷峻,蒼山的高遠,明月的憂傷,結合在一起,就自然構成瞭邊塞詩開闊雄渾而又淒涼傷感的氣象。
而王昌齡《出塞》起句更是將空間的邊塞與時間的戰事聯系在一起:明月還是秦漢的明月,邊塞還是秦漢的邊塞,但是從古到今,那些出塞遠征的將士又有誰是衣錦榮歸的呢?詩人不是在將帥的旌旗下呼喊口號,也不是在暴力的陰影下歌唱殺戮,月光清冷地照在秦漢的關隘上,作者分明看到的是古往今來將帥宅邸房基下的累累白骨!
戰爭是為瞭什麼?是為瞭屠戮敵人的生命,還是為瞭保障自己的安全?可是利欲熏心的將帥們似乎根本不顧及這些,他們隻顧著為瞭自己的升官發財而把大批的生命,包括己方和敵方的,都送上不歸的黃泉路。
於是詩人憤怒地指斥:假如能有飛將軍李廣那樣的良將,阻擋住敵人的進攻,難道不就可以保護住無數無辜犧牲掉的生命嗎?邊塞還是秦漢的邊塞,悲劇也還是秦漢的悲劇,而隻要統治者還是這樣窮兵黷武,將帥還是這樣草菅人命,這樣的悲劇就永遠不會停止。
杜甫在《前出塞》裡也有過同樣的思索:
挽弓當挽強,
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
列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
豈在多殺傷?
但是杜詩比起王昌齡的《出塞》,無疑顯得過於直白,有些流於說教,缺少瞭詩歌的含蓄。前面雖然有 " 挽弓當挽強 " 幾句造勢,但是相比與王昌齡的秦月漢關,畢竟少瞭幾分雄渾與壯闊。固然,這也有五古質樸,七律華麗的體裁方面的原因。因此,王昌齡的《出塞》被明代李攀龍譽為唐代七絕壓卷之作,也就不足為奇瞭。
王國維先生在《< 人間詞話 > 刪稿》中說:" 詞人之忠實,不獨對人事宜然。即對一草一木,亦須有忠實之意,否則所謂遊詞也。" 詩人首先應該擁有的,是一顆敏感而忠實的心,這顆心關註的首先是人心,不管這人心是在大漠風沙中,還是在樓臺閨閣裡。明白瞭這一點,就不難理解,高唱 " 黃金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的王昌齡,為什麼也能詠嘆丈夫外出征戰的少婦的 " 小心思 " 瞭:
投筆從戎是很多男子永恒不變的願望,自嘲 " 尋章摘句老雕蟲 " 的詩鬼李賀,也慨嘆 "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
可是,當建功立業的浪漫色彩隨著時間和等待被洗凈磨淡之後,一身麗妝,流連高樓的少婦突然向自己提出瞭一個問題:人生在世,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
柳枝是唐人贈別時常用的禮物。女子看見春日的楊柳,大概想到瞭送丈夫遠征時的情景瞭吧?她大概還記得,自己曾經豪情滿懷地鼓勵丈夫一定要奮勇殺敵,建功立業,光耀門楣;也曾記得,當時自己的心裡,也有那麼一點點 " 夫貴妻榮 " 的小心思,小虛榮。
可是,在這春日的明媚中,女子對自己曾說過的話開始懷疑瞭:這樣做,值得嗎?流水易逝,落花無情,以廝守纏綿為代價,來換取功名利祿,是否就是人生的終極目標?詩中的女子幹脆得可愛:她 " 悔 " 瞭,悔就悔在正是自己把丈夫推出門,讓他踏上萬裡征程,而現在,從來不知愁的自己,卻要獨自承受這 " 江水流春去欲盡 " 的等待。
小小的一首詩,一波三折,在春日的陽光下偷偷晾曬出淡淡的愁緒,但透過這愁緒,卻又給人以更深的思索。這首詩字字魚貫而來,流暢通達,如一條小溪,婉轉而來,又婉轉而去,留下的,是耳邊潺潺的水聲,和眼前瀲灩的波光。
這首詩短短的四句,區區二十八個字,傳達出的,卻是超越瞭字數篇幅之外的無限豐富的情懷和感觸,詞絕而意無窮。於是,七言絕句這種體裁,在王昌齡的手裡,登上瞭唐代詩歌的一個頂峰,成為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