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狀告醫院:我居然不是爸媽的兒子

08-02

每當帶女兒去醫院體檢或洗澡,28 歲的上海市民王業(化名)都會用圓珠筆在女兒的腳上、屁股上畫一筆,用以區分。女兒出生近一年來,即使醫院的浴室每次隻安排一名嬰兒入內,他仍不放心,視線從未離開過女兒。王業對紅星新聞說,不能讓自己的悲劇在女兒身上重演。

如今已為人父的王業想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誰生的?

▲ 28 歲的王業(右)和張女士兒子剛出生時的照片對比(左) 截圖自法制特勤組

相隔 6 年,兩次被鑒定為非現父母親所生,王業和母親才被迫接受瞭這個殘酷的現實。據王業的母親張女士回憶,造成這一悲劇的原因,很可能是 28 年前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抱錯瞭孩子。最近 6 年,他們一直在尋求醫院的幫助,希望弄清原因,但未獲回應,不得已向法院提起瞭訴訟。

8 月 1 日下午,醫院方面回復紅星新聞稱,目前此事已進入法律程序,醫院將積極配合法院調查,一切回應以醫院 7 月 29 日發佈的聲明為準,暫不另做回應。

兒子和母親的痛苦:

我的父母是誰?我的兒子在哪?

王業至今不願意相信,養育他 28 年的父母並非親生。

他甚至希望用於鑒定的 DNA 技術存在漏洞,讓他有萬分之一的希望推翻現在的鑒定結論。但即將跨入而立之年的他也明白,他必須接受這個現實——

我的父母是誰?

我現在父母的兒子又是誰?

這些疑問,成瞭他過不去的坎。

他一度認為這樣離奇的遭遇隻有電影中才有,這讓他很自卑,甚至覺得很丟人,他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並不太願意引起別人的註意。這也讓他猶如驚弓之鳥,不僅在女兒的身上做記號,連在醫院使用的嬰兒車都要綁上紅綢帶,能夠一眼辨認。

王業無法想象,自己很可能在比女兒還小的時候就被抱錯瞭,從而錯瞭 28 年。

▲截圖自法制特勤組

王業現在的母親張女士還清晰記得 28 年前生產的場景,據她講述:

1989 年 2 月 27 日,她因臨近生產,在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住院。當時,還需要她工作的工廠開證明,然後才能前往對應的醫院建卡、住院。

當天下午三四點左右,她的丈夫來醫院送瞭些吃的,由於當時沒有生產跡象,也過瞭探視時間,她的丈夫就回瞭傢。

到瞭晚上 8 點半左右,醫生告訴她羊水渾濁,征求意見是否剖腹產。 張女士說,傢人不在,她自己簽名同意剖腹產。等待醫生到齊,張女士接受瞭 " 半麻 "。

當晚 9 點過,兒子出生後,她清晰聽到瞭兒子的哭聲,護士還抱給她看瞭看。

她說,當時隻看到瞭兒子的背影,就昏瞭過去。如今想起來,那很有可能是她迄今為止對親生兒子唯一的印象。

嬰兒車推來的 " 兒子 ":

眼睛大、鼻梁高,但當時沒多想

張女士說,她在病床上躺瞭兩個多小時才蘇醒。

第二天她才知道,丈夫和親屬當晚都在醫院大門外等候,由於為非探視時間,親屬們隻能在大門外看到瞭 " 某某某(張女士真名)母子平安 " 的牌子,並沒有看到孩子剛出生的樣子。

▲母親張女士 截圖自法制特勤組

3 天後,張女士才又一次見到瞭 " 兒子 "。

她的記憶中,當時的病房在 4 樓,住瞭超過 8 名產婦,她還清楚記得每個床的位置。新生兒由護士統一照顧,她們能聽到樓下孩子的哭泣聲。 每天隻在兩次哺乳時間,由護士把嬰兒們帶給媽媽們,然後在統一帶走用牛奶喂養。張女士描述當時推嬰兒的車:" 車子快有人高瞭,有四五層,每層放四五個小孩。"

張女士稱,當時護士推著嬰兒車,把車放在病房門口,然後把嬰兒一個個抱進來給媽媽們。由於都是剛出生的嬰兒,出生時間差不多,張女士記得,僅她所在的病房,就有同一天出生的男嬰。

當天,她發現同病房其他媽媽都抱到瞭孩子,隻有她沒有等到,護士卻去瞭其他病房。 她走出病房看著嬰兒車上還有一個嬰兒,她就問護士:" 我的小孩呢?" 護士告訴她:" 這個就是你的。" 就把嬰兒車內僅剩的一個孩子交給瞭她。

據張女士說,她和丈夫看到孩子眼睛大、鼻梁高,還很驚訝,但當時也沒多想。他們還給兒子照瞭相,此後直到出院,護士抱給她的都是這個孩子,也就是她養育瞭 28 年的王業。

第一次抱 " 兒子 ",張女士嘗試給他喂奶,可由於自己奶水不足,兒子並不願意吸,隻是不停地哭。旁邊床位同樣生瞭兒子的另一位媽媽見狀抱過去喂瞭幾口,兒子就很主動吃瞭奶,不再哭鬧。此後幾天,因為自己奶水不足,張女士的兒子多是吃牛奶。由於當時進口奶粉短缺,張女士的丈夫還專程到上海市第一百貨商場,連包裝摔變形的奶粉都買瞭回去。

現在,得知自己養育多年的兒子並非親生,張女士現在才慢慢回憶起來:當時嬰兒的包被由醫院統一提供,她並未見到兒子身上有手環等記號,也沒有看到包被上有明顯編號。醫院有專人給新生兒拍照,現在,張女士把兒子出生當天的照片和滿月的照片做瞭對比,恍然發現,眼睛、鼻子的差別都很大。之前,她並沒有太在意過這些。

▲張女士兒子剛出生的照片和滿月時兒子的照片對比 截圖自法制特勤組

從小被嘲諷不像父母:

父母離婚測 DNA,怒找醫院 " 討真相 "

" 你兒子長得那麼漂亮,一點都不像你。" 雖然張女士並沒在意,但王業與父母的長相卻並無相似之處,這也成為王業成長過程中遭受的 " 冷嘲熱諷 "。王業說,他從小便習慣瞭這樣的玩笑,心裡難受又不知道怎麼表達。

▲王業接受采訪,不願相信這一切 截圖自法制特勤組

王業說,他的父母之前感情很好,但父親無法面對那麼多流言蜚語,在 2004 年與母親離婚。而王業的身世也讓父親一直耿耿於懷,2011 年,父親瞞著他們,采集瞭他們的 DNA。

幾個月後,王業收到父親發來的短信:" 你不是我和你媽親生的。" 他完全不敢相信 " 這種事怎麼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 王業認為,這樣的橋段隻有影視劇才會出現,他一遍遍對母親說:" 這不是真的。" 他不願相信,也不敢相信。

母親張女士告訴他," 你長得雖然不像父母,但長得像舅舅,外甥像舅舅的很多,說明你是我們親生的 "。這一句 " 像舅舅 ",給瞭王業最大的安慰,也支撐他度過瞭最難受的幾年。

王業和張女士都明白,DNA 檢測出現錯誤的概率微乎其微,他們必須去核實。張女士說,她和兒子多次找到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希望找出當時的檔案,以驗證是醫院抱錯瞭,還是鑒定的機構搞錯瞭。

張女士說,他們當時隻有兩個想法:一是醫院賠禮道歉;二是為他們找到各自親生的兒子和父母。張女士稱,她不吵不鬧,但每一次她隻等來瞭 " 向領導匯報一下,回去等通知 " 的回應,並沒有得到確切消息。

2016 年,王業還存著一絲幻想:是不是鑒定機構搞錯瞭,又和父母進行瞭一次鑒定,結果證實,王業確實非現在的父母親生。這澆滅瞭王業心中唯一的希望。

▲ DNA 鑒定結果 截圖自法制特勤組

訴諸法律維權:

醫院發聲明稱將配合法院調查

此後,王業和母親決定通過訴諸法律來調查事實真相,他聘請瞭所在單位的法律顧問王雲擔任自己的律師。

今年 6 月,他們向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除瞭要求查明真相,賠禮道歉外,另要求醫院賠償各種損失 130 萬元。7 月 10 日,正式立案。

律師王雲說,最初她聽說此案後很驚訝,甚至有法院工作人員都感到吃驚。在進入法律程序後,當地一傢電視臺獲悉這一消息,進行瞭報道。

張女士說,他們開始並不願意媒體報道,6 年多來,她一直默默地承受著,甚至都沒有告訴自己的父母、兄妹。內向的王業也不希望有人知道,這麼多年來,他隻在實在鬱悶時,向最好的哥們傾訴過。

當地媒體報道此事後,7 月 29 日,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發聲明稱:有關媒體播出市民王先生懷疑自己 28 年前出生時被抱錯、現欲尋求親生父母的報道後,我們全院上下深感震驚,對王先生及其傢庭的遭遇表示深深同情。醫院高度重視這一事件,新聞播出當晚立即召開院領導班子緊急會議,成立特別工作小組,將盡最大努力,協助法院進行調查工作。

保健院方面稱:因事件發生在 28 年前,該事件的調查客觀上存在一定困難。但我院將竭盡全力協助調查,如有結果將及時向當事人反饋。另外,此事已進入法律程序,我們將依法以規配合法院調查並尊重法院的判決,如果調查結論顯示醫院存在過失,我們將會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見下圖)

8 月 1 日下午,紅星新聞希望就張女士反映的部分問題向該院相關部門進行核實。但相關負責人表示,事情已經進入法律程序,他們將積極配合法院調查,暫不接受媒體采訪。張女士和王業稱,這是醫院第一次對他們的訴求做出正面回應。

▲張女士和王業通過律師對醫院聲明進行回復

心願是找到各自的親人:

目前仍住一起,認定彼此是最親的人

養育自己的父母雖然被鑒定並非親生,但王業對父母的稱呼並沒有改變。如果不是維權需要,他在傢中也盡量不和母親談及此事。 現在,王業結婚生女,仍和母親一起居住,張女士對孫女疼愛有加,王業和妻子也對母親十分孝順。

▲王業的出生證明 截圖自法制特勤組

王業說,經過瞭這樣的事,一傢人反而更親近瞭,大傢互相憐憫,互相關懷。 雖然到現在,王業仍不願相信這一事實,但他也從懷疑慢慢變成瞭接受現實。

張女士說," 我們隻想找到各自的兒子和父母。" 這也是他們最終願意將此事公之於眾的原因。 " 以前我覺得這是一件丟臉的事,但現在想一想,這不是我們的錯,我們沒有必要承擔這個痛苦,要開心生活下去。" 王業說,如果真能找到彼此的親人,他會多一雙父母,他母親也會多一個兒子。不過,他們也有擔心:如果真的找到,會不會拆散別人的傢庭?

王業和張女士現在時刻處於一種煎熬之中。

不過,就算最終找到親人,他們仍希望保持現有的母子關系和生活狀態。王業告訴紅星新聞,他要用實際行動告訴養育自己的母親張女士,不管是不是親生的,他們都是此生最親的人。

紅星新聞記者丨 王毅 上海報道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