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不怕同桌是學霸。
下聯:就怕學霸放暑假。
橫批:差距越拉越大!
有人這樣問:" 暑假不學可以嗎?我想讓孩子休息下。"" 其實學習過程就像是 800 米跑道——春秋是直道,假期是彎道。直線道大傢都在學習,很難拉開差距,隻有彎道才可能趕超。而暑假正是機會難得的追趕與超越時間!有人利用彎道超車,有人卻在彎道被超越。"
接下來的暑假,是該放松還是該彎道超車,這全靠同學們自己的安排咯!但是下面這十類學生,假期絕對是改變學習壞習慣的高發期,趁著暑假趕緊缺哪補哪!為新學期加油!
苦學無效型
學習很努力,就是沒效果?明明比別人認真,就是成績上不去??……久而久之,本來勤奮刻苦的學生會逐漸對自己失去信心,對學習失去興趣,甚至厭惡學習。
事實上,真正影響學習效率的並不是學習時間的長短,關鍵在於學習效率!很大一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效率低下,是因為缺少針對長、中、短期學習的計劃,缺乏對學習時間的精細管理,甚至有的童鞋不善於休息,不會勞逸結合。
問題表現:
對知識生搬硬套,不能變通運用。
習慣機械記憶,不重視知識的理解和內化。 在課外花的功夫不少,但考試分數始終不上不下。
原因分析:
無計劃,學習盲目、漫無目的,沒有詳細的規劃,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學到哪就是哪,興趣來瞭就學,沒瞭就不學,想學什麼就什麼,完全沒計劃。
無方法,不會安排時間,不會利用黃金時間,不會合理的分配時間,不懂得勞逸結合,造成學習上過多的無效勞動。
解決方案:
制訂計劃,使學習目標清晰可見,學習時間有章可循。掌握方法,把握學習的黃金時間,合理、高效利用時間,利用有效的時間有效的學習。形成規律,固定學習時間,勞逸結合,高分回報。
貪玩厭學型
孩子一直貪玩不喜歡學習怎麼辦?對學習經常是維持三分鐘熱度,難以保持長久的熱情?對待學習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不少傢長這樣抱怨:我孩子不比別的孩子笨,就是沒耐性,做事總是虎頭蛇尾,半途而廢。
喜歡做小動作,如抖腿,轉筆等,缺乏耐力與毅力,不能靜下心寫作業學習有惰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傢長過度溺愛,孩子任性、貪玩,意志未能從小鍛煉,在學習上怕吃苦,總希望能投機取巧走捷徑,缺乏自控力,容易被外界因素所幹擾。
樹立學習榜樣,塑造學習典范,興趣教學,培養對學習長久的熱情,創設疑難情境,在磨礪中培養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
粗心大意型
有傢長常說:我孩子挺聰明的,哪樣都行,就是有點粗心。
有不少學生就是粗心馬虎造成的 1 分之差而錯失瞭理想學校。粗心馬虎,歸根結底是習慣養成的問題。
如果平時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考試時心裡一緊張,粗心、馬虎的問題又升級瞭,考試分數當然大受影響。即使是再聰明的孩子,也會因為粗心大意而丟分數,影響到學習成績。
寫做、做題、閱讀時馬馬乎乎,敷衍瞭事。平時寫作業不認真,經常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考試時焦慮急躁,經常漏題、做錯題,做事沒有計劃性,經常一邊學習,一邊想著其他的事。
缺乏興趣,導致註意力不集中,缺乏耐性,自我控制能力差,思想渙散,思維跳躍幅度大,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責任心。
激發學習興趣,在快樂的氛圍裡學習,定制學習計劃,合理安排學習和休息時間,專項註意力訓練,培養認真細致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增強課業責任感。
偏科型
其實偏科也是一種正常現象,並不可怕,同學們對各門課程的興趣不同,投入的精力不同,各科的成績難免存在差別。一旦這個差別比較大,被人意識到瞭,便成瞭偏科。
偏科如果得不到及時引導,往往會造成煩躁和厭倦,進而產生對學習的厭煩情緒,很可能波及其他學科。
一科突出,其他平平,文科或理科突出,另一方面較弱,一科較弱,其他都較強。
受教師影響,喪失對這一學科學好的信心,導致惡性循環。傢長的愛好以及職業差異也會誘發學生偏科。學生自身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響。
正確認識障礙,排解不愉悅的心理體驗,激發 " 弱科 " 興趣,鍛煉學習意志。發揮 " 強科 " 之長,以長促長,取長補短。
盲目學習型
有一類類孩子往往是沒有別人的安排就不知該做什麼的 " 乖孩子 "。傢長讓學什麼就學什麼,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從來沒有違反的可能。
從小在傢長的權威中長大。漸漸不知道該如何計劃自己的學習,感覺學習隻是完成學校的作業,此類學生一般成績還可以,但是很難進步。
課堂上不知道要幹什麼,隻是隨瞭別人在學習,老師叫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自主意識,沒有明確的目的,沒有計劃,很少能完成學習任務。
傢庭教育方式讓孩子自主意識缺失,教學中學生處於被動、消極的地位。
激發學習興趣,重塑學習動力,培養主動探索獲取知識的能力。
眼高手低型
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得還不錯,回答問題和課堂討論時,思路似乎也挺清晰,但是一到做題和考試時,不是看漏瞭解題條件,就是看錯瞭題目要求,不是寫錯小數點,就是拼錯單詞。
結果是越怕做題,錯誤就越是層出不窮。經常性的一做就錯會嚴重的打擊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感覺一看就會,做題一做就錯,考試成績與自己估計的分數相差很大,不知道錯在哪瞭,經常無辜的丟分漏分。
做題時粗心大意,盲目求快,錯誤率高,思路局限,面對難題找不到思路,容易陷入思維定式,做題隻關註答案,不懂得分析和總結解題過程,不善於從錯誤中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導致相同的題目一錯再錯。
認真仔細,重視作題的步驟,重視過程,不要隻關註答案,掌握方法,提高解題正確率,吸取教訓,防止一錯再錯。
情緒波動型
情緒波動是學生當中一個極為普遍的問題。中小學階段的孩子心智發育還不成熟,對自己的情緒比較難以做到收放自如的平衡和控制。
所以,一旦在學習上遭遇挫折,或者某一階段心情低潮,學習成績也就因此起伏不定。
這類學生大多數平時學習不錯,做練習也答的不錯,但往往一到考試就出狀況,考試成績與自己估計的分數出入很大。事實上,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出在學習心理和應試技巧上。
興趣和情緒容易變換,不喜歡在一成不變的環境中學習,考瞭高分後,驕傲自滿;考瞭低分後,焦慮不安、自卑、迷茫 自怨自艾,沉浸在學習失敗中不能自拔。
思想壓力過大,導致在考場上過於緊張,發揮失常,缺少應變能力,遇到生疏的難題時束手無策,學習心態不佳,太過於看重考試分數,學習中遇到困難不善尋求幫助,總是自己鉆牛角尖。
釋放壓力,樹立正確的學習觀穩定情緒,正常發揮知識水平,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學習困境 把握節奏,從此告別學習疲勞,思想渙散。
思想渙散、上課走神型
上課走神,毫無疑問自己的學業就要落後瞭。上課走神,就會造成知識疏漏。
很多學習基礎薄弱的同學就是因為思想渙散,課堂上註意力經常不集中,所以導致基礎薄弱、知識生疏等等一系列學習問題。
課上精力無法集中,開小差,寫作業的過程中常出現 " 神遊 " 現象,在課堂上不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不積極參與同學討論。
之前學過的知識沒有消化好,跟不上課堂進度,在成長過程中缺乏集中註意力的訓練,所以思想渙散,易受外界打擾,老師教學方式呆板、枯燥,導致學生興趣註意點轉移,無心聽課。
生動講,巧抓學生興趣點,吸引學習好奇心,專心聽,老師一對一解疑難,集中學習註意力敢於問,師生合作交流,共同提高課堂效率,重點記,課堂勤記筆記,上課不再開小差。
基礎薄弱型
學習是一個持續、連貫的過程,每個科目的學習更具有前後連貫性。如果其中一個環節沒有做好,必定會影響到下一個環節,結果不懂的知識點越來越多,新的內容又紛至沓來,從而陷入 " 一步慢導致步步慢 " 的惡性循環。
對學過的知識一知半解,背誦、記憶時出錯率多,上課時跟不上老師的節奏,看似聽懂瞭,過幾天後一問三不知,經常需要翻書查看例題和知識點,做題和考試磕磕絆絆。
沒有預習的習慣,對即將學習的內容一無所知,隻能被動地聽課,不會鞏固復習,對學過的知識消化不良,造成基礎越來越不牢固,不重視平時的作業和練習,導致學習基礎越來越差,不會運用學習工具,學習方式生硬、呆板,導致掌握的知識零散。
學會預習,專心聽講,變被動為主動,趁熱打鐵,及時復習,鞏固已學知識,認真作業,強化訓練,溫故而知新,活學活用,提高效率,步步為贏。
思維呆板型
有的平時挺勤奮好學的學生,學習的效果卻不是很顯著,他們可能更多的是被動、機械的接受知識的灌輸,比如:筆記記的很好,老師講什麼就記什麼,規定學什麼就做什麼,規定怎麼做就怎麼做,等等。
學習是有規律、有竅門可循的,缺乏思路,不善於思考,即使再埋頭苦學,也是效果甚微,或者徒勞無功。
背書時傾向於死記硬背,做題思維單一,刻意鉆研題目,死摳細節,不知道怎麼運用知識點,往往感覺學會瞭,但一考試就蒙瞭。
老師講什麼就記什麼,不會主動思考,對學習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迷信書本,參考書、練習冊和參考答案,缺乏自己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思維方式呆板單調,不會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被定式思維所束縛,不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主動思考,學會分析解決問題,廣開思路,找到解題突破點敢於質疑,多問幾個為什麼。說瞭這麼多,關鍵是一定要找準問題,指哪打哪,對癥下藥!!
心理學上說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隻需要 21 天,這個暑假,找到學習上的壞習慣,我們一起來解決!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