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變“殺人惡魔”,是誰的教育失守瞭?

07-20

7 月 18 日,姚常鳳被押回瞭紹興新昌,這裡是他罪惡的起點。6 年前,他在這裡殘忍殺害瞭一對六七歲的姐弟倆,從此踏上亡命之途。

這些年來,姚常鳳輾轉逃亡湖南、重慶、湖北。到目前為止,姚常鳳交代的強奸案(含強奸未遂、猥褻)一共有 13 起,其中包括命案 3 起(包括 2 名幼女、1 名幼兒和 1 名少女)。

沒有人是天生的惡魔。

一個 90 後小夥子,為什麼如此冷血無情?為什麼視生命如草芥?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是哪個環節的出錯,導致他一步步變得喪心病狂?

兇案現場慘不忍睹

2011 年 12 月 1 日,還有兩個月就是農歷春節。

這一天,民警張飛接到電話說在新昌縣東南邊的大市聚鎮發生瞭命案。當時的張飛還是新昌縣公安局的一名刑偵民警。" 趕到現場一看驚呆瞭,命案現場看瞭不少,這麼慘的我也是吃瞭一驚。我記憶中那場面滿地的血,兩個孩子倒在血泊中…… "

新昌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朱茵是當年負責這個案子的法醫。" 到現在我幹刑偵 10 年,這也是我看到過最殘忍的一個現場。所有人都沉默瞭,還有民警直接受不瞭跑到陽臺上去哭瞭。"

新昌的這起案發地點是大市聚鎮上一棟 2 層樓的農民自建房。一層樓兩戶人傢,受害者一傢 5 口與姚常鳳兄弟兩人同住二樓,門挨著門。

民警在姚常鳳的房間內搜出瞭一雙拖鞋,鞋底有血印。在房間內還留下瞭一張紙條,大致意思是,對不起傢裡人,請弟弟照顧好傢人。

事後從女孩身上提取的 DNA 檢驗結果出來後,確定兇手就是姚常鳳。

殺人魔背後是教育的缺失

姚常鳳的父親是入贅到母親姚傢的上門女婿。姚常鳳隨母親姓,還有一個同父同母的弟弟,隨父姓。姚常鳳 10 歲左右,生父因為強奸被抓進監獄,不久後死去。被強奸者是姚常鳳母親同父異母的妹妹。之後母親改嫁,姚常鳳幫著傢裡做農活,十一二歲已經成為一把好手,去田裡幫忙或者回傢燒飯。

姚常鳳讀書比別人晚,8 歲多開始上學,中途還留過級。等到 16 歲小學畢業的時候,已經是班級裡年齡最大的人。他曾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外公是先天性肢體殘疾,走路不便,外婆眼睛殘疾,看不見,他內向而孤僻,玩伴更多是男同學,很少跟女孩接觸。

母親開始不相信兒子犯法瞭,由於姚常鳳外地戶打工之後沒有回過傢,母親以為兒子早就死在外面瞭,而他的弟弟也沒有回過村,所以對於兩個孩子的情況她什麼都不知道。

姚常鳳逃跑時在大山中的藏身處

傢庭貧困,人員結構復雜,成長過程中無人關心與照顧,人際交往單一,造就瞭性格孤僻,獨來獨往,冷酷無情的姚常鳳。無論是傢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成為姚常鳳變成殺人魔的罪魁禍首。

姚常鳳被抓後,警察帶著他去作案的地點指認現場。一路上,姚常鳳的表現都非常冷靜,平平淡淡,毫無反應。警察問他作案目的,他的回答隻有 " 為瞭滿足欲望 " 這幾個字。

接受審訊時的姚常鳳

問他如何選擇作案目標,他說因為自己個頭比較小,就挑單身好下手,容易被他控制的女性,至於年齡他不挑。據警方調查,年齡最大的受害者 48 歲,小的十來歲。他說第一起在新昌的殺人案,是因為當時看瞭黃色小說," 看小說的時候有瞭沖動,就行動瞭。"

記者問:" 殺瞭人難道不害怕嗎?" 姚常鳳說:" 不害怕!看到女的落單,就想撲上去強奸她們。因為她們(強奸時)會反抗喊叫,所以殺掉瞭。" 這樣說的時候,姚常鳳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

在重慶梁平的山上潛伏期間,姚常鳳犯下瞭七起強奸案,對於那些受害者,姚常鳳卻沒有太多印象," 有時候看到(落單的)她們在路邊,強奸完瞭就逃跑,她們求饒瞭沒有殺害。沒在意漂不漂亮,隻是她們都落單瞭。"

公安人員勘查犯罪現場

就是這樣簡單的回答,姚常鳳對自己所有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面對審訊,他十分淡定,面對血腥,他冷漠無情,面對生命,他置之不理。在他的眼裡,在他的認知裡,沒有恐懼,沒有法律,更沒有人情。

1997 年到 2005 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數逐年增多,從一年 30446 人到 82692 人,所占刑事罪犯比例也從 5.8% 增長到 9.8%。不過從 2006 年開始,這兩個數據都開始出現下滑,到 2012 年,未成年人犯罪人數隻有 63782,占比也下降到 5.4%。

所以,單從數據的變化趨勢來看,人數在減少,但同時發現,青少年犯罪出現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低齡化的現象。

警方將姚常鳳控制並抓捕

傢庭和學校的 " 失守 " 容易讓 " 熊孩子 " 變成 " 惡魔 ",傢庭的放任自由,學校的放任不管,教育措施的不到位。孩子長時間離傢在外闖蕩,父母完全沒有關註他的存在與否,教育的嚴重缺位,造就瞭場場悲劇。

古人雲:" 居安思危,有備無患。" 面對這一嚴重刑事犯罪案件的發生,應當引起全社會對青少年進行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教育,絕不能忽視思想教育;面對違法殺人犯罪年齡的低齡化趨勢,全社會應當高度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常態化以案說法的普法教育。當然,刑罰不可少,更重要的是培養未成年人的規則和理性意識。

隻有通過建立健全預防犯罪的社會責任、學校責任和傢庭責任體系,才能把青少年的違法犯罪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惡性案件的發生,才能更更好地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才能為廣大青少年創造有利於身心健康和成長的生態文明環境。

張馨冉,國傢二級心理咨詢師,應用心理學專業畢業,心理醫院實習經歷,在校期間豐富的心理咨詢與教育,團體輔導經驗。擅長青少年成長,親子溝通等心理健康問題的咨詢與輔導。

親子關系解碼工作坊-第二期

孩子容易大發脾氣?孩子不聽話逆反?做事拖延,粗心大意?和同學交往困難?考試發揮不穩定?一切疑問,這裡都有應對方法!

點擊圖片瞭解詳情哦 ~

知子花傢庭教育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搜狐媒體平臺、微博、知乎、網易等,搜索 " 知子花傢庭教育 " 即可關註。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