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瞭 7 年終於上映!125 位畫師 66960 幅油畫給孩子最好的藝術啟蒙

11-30

在傢上世界名校通識課

點擊標題下方 "少年" 關註

文 | 少年商學院新媒體部

" 如果有位畫傢看到的色彩和別人不同,其他畫傢會說他是瘋子。"

——文森特 · 梵高

這幾天,全世界的藝術愛好者和關註孩子藝術啟蒙的傢長,心情都非常激動,因為這部足足盼瞭 7 年的動畫長片——《至愛梵高》,終於要在下個月的 8 號上映瞭!隨手截瞭預告片中的幾張劇照,大傢感受一下:

為什麼大傢都那麼期待呢?因為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內容上,《至愛梵高》都開創瞭先河。

其一,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手繪油畫電影,拍攝組是為瞭紀念梵高逝世 125 周年,找來瞭 125 位畫傢,把梵高的信件中的故事和油畫作品,濃縮成 95 分鐘的電影,繪制成 66960 幅畫,制作難度之高,還讓電影公映延期瞭兩年。

其二,梵高——這位被譽為 " 現代藝術之父 " 的偉大畫傢,無數電影和紀錄片,都曾記錄過他的一生。但是,電影卻找到瞭一個非常特別的切入點——以梵高的油畫作為媒介,把他生前的書信組合起來,為我們呈現瞭這位畫傢生前最後的一段日子,究竟是如何度過的。

自預告片出來後,我已經跟孩子約好,等到上映的時候一定要去看!不僅因為它畫面精致、音樂動人,更因為它給孩子傳遞瞭梵高那種對藝術的執著、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制作團隊的匠心精神。

 (點擊上方視頻觀看《至愛梵高》預告片)

不計成本地還原畫作

讓孩子走進梵高的精神世界

梵高的故事,大概是每一個熱愛藝術、或者還沒愛上藝術的孩子,都應該熟記於心的。

在知乎上,有這麼一個問題:" 為什麼大傢那麼喜愛梵高?" 網友 " 艾小柯 " 的回答,讓我深以為然:

" 梵高的每一幅畫都剖心挖肺一樣,把自己的靈魂打開來,沒有保留……讓人真切感受到色彩之間的情感流淌,非常有感染力,即便是不懂畫的人,在原作面前都能看出來情感。"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梵高的畫直接而純真,哪怕此前沒有接觸過藝術,都能輕易被感染。梵高就像孩子的 " 知己 ",他們都有著一顆珍貴的童心,都以一塵不染的視角觀察著這個世界,真誠而熱烈,細膩而敏感。

再尋常不過的事物,放到梵高具有魔力的畫筆下,都會化作最熾烈的色彩。

澄澈的《星空》:

《麥田上的群鴉》:

而像孩子一樣喜歡梵高的,還有《至愛梵高》的兩位導演—— Hugh Welchman 和妻子 Dorota Kobiela,他們一對夫妻,對藝術非常癡迷。

為瞭更好地致敬梵高,他們集齊瞭 125 位手工畫傢,從前期溝通到後期的制作,耗時 7 年,隻為更真實地還原梵高的作品。

於是,我們看到瞭無數張畫作被搬上瞭熒屏:

即使是原本尺寸不適用於電影畫面比例的作品,也做瞭相應的調整。

比如這幅《彈鋼琴的瑪格麗特》,原來是豎版的,油畫師就把左右場景做瞭延展和補充:

還有這張《夜間咖啡館 - 外景》,屋頂和窗戶也是後期添加的:

更走心的是,更改季節的處理。有一些原畫是冬天,顏色冷峻,但電影的故事發生在春夏,所以改成瞭明亮的色調:

其次,在拍攝時,創作團隊也非常較真,先是找來跟原畫相似度極高的真人演員,讓他們扮演片中角色,先演一遍。

然後吹毛求疵地把當時的著裝,還原到極致。

轉化出來的影像,單獨分成每一幀,交給 125 位油畫傢,由他們用純手繪的方式,一幀一幀把電影 " 畫 " 出來。

劇情的演繹,也非常真實——皺起鼻子的微表情被拍得一清二楚:

連淚花都清晰可見:

還有那話說到一半,欲言又止的瞬間:

……

這是一種真正的致敬。盡管拍攝非常耗時,也特別笨拙,但唯有如此,我們看到梵高最真實的一面,也能看到現代畫傢們,如何對繪畫充滿熱忱、如何對電影拍攝錙銖必較,這種敬業精神,當然也會潤物無聲地感染每一位孩子。

關於梵高

你所不知道的兩個真相

最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不僅在形式上註重藝術性,在內容上,也強調真實性。為瞭探尋梵高生前的最後一段日子,以及他自殺背後的真相,兩位導演閱讀瞭市面上能找到的所有梵高的傳記,並結合梵高留下的 800 封私人信件,推導出梵高真實的心理變化。

這裡面,有眾所周知的細節——

比如,梵高被後人認為是現代藝術之父,他的著名畫作——《星空》,被譽為是繼《蒙娜麗莎》之後最偉大的畫作;

梵高曾與精神病苦苦搏鬥,把自己的一隻耳朵切下來。在有生之年隻賣出瞭一幅畫作,窮困潦倒,靠著弟弟提奧的資助艱難度日……

他拿起畫筆的創作生涯隻有 8 年左右,卻創作瞭超過 1000 多幅作品,從一個無業的、住在一個貧瘠礦區谷倉裡的 29 歲青年,變成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傢……

影片還給我們揭秘瞭很多不為人知的細節,其中兩個讓人印象深刻。

其一,梵高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 " 神經兮兮 "。

在梵高的顏料供應商看來,梵高雖然性格內向,特別壓抑,但唯獨最愛畫畫。而死前的會面,供應商也覺得梵高的姿態非常鎮定自信,還得知他的畫畫之路走得挺順暢,前途一片光明。 

梵高認識的旅館老板女兒也說瞭類似的話。她認為,梵高是個有風度的紳士,內向文靜,雖然不愛說話,但是看起來挺快樂。她還提到一個細節,即使有人提議梵高從這裡搬走,他也不願意。

其二,梵高未必是自殺的,而是他殺的。

更讓人驚訝的是,老板女兒曾看見梵高捂著肚子上的槍口,踉踉蹌蹌地回到房間,心急火燎地問醫生怎麼把子彈取出來。

可是,這位名叫加歇的醫生,居然袖手旁觀,沒有實施任何救治行為……

於是,悲慘的梵高,就因為槍傷引起的並發癥死去。

此外,另一位馬蘇裡醫生信誓旦旦地肯定,梵高是被謀殺的。理由是,通常沒有人會朝自己的胃部開槍。然而,子彈射入的角度也太低,除非是自殺者伸直腿,用自己的腳趾扣動扳機。

再來,一般近距離射擊,子彈會穿透身體。但梵高中槍後子彈還在身體裡,說明他是被遠距離擊中的。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有人朝梵高開槍……

最後的真相,暫未可知,預告片埋下瞭不少伏筆,希望可以從電影中找到答案。

而跳出來看,這部電影也為孩子理解和評價大人物提供瞭一個新的可能,隻有多角度地觀察大人物,才會從人物身上汲取養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未來。世人都認為,梵高是個天才,但實際上,是一往無前的毅力和無窮無盡的熱情支撐著他的畫畫夢。

就像導演在接受采訪時,就說過這麼一番話:

" 我們很容易被其他人所取得的成就感淹沒,把自己的能力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把它歸咎於天才,如莫紮特或達芬奇,但梵高證明,如果你專註並付諸精力,你可以實現非凡事情,永遠不會太晚。但你必須願意投入工作。"

隻有對生活足夠熱愛

才能有如此動人的創作

就像梵高生前最愛的女子瑪格麗特說的——

" 他會欣賞這些花朵綻放的美好,甚至是地上青草泛起的光澤,生命的任何最細微的細枝末節,於他而言都不曾渺小簡陋,他是全身心地熱愛著生命。"

無論是自殺還是他殺,梵高的英年早逝,不折不扣的悲劇背後,始終不變的是,那種如同向日葵一般的生命力。這也是為什麼,我堅持要帶孩子去看這部電影——梵高的真誠和純凈,像極瞭孩子。

攝制團隊用如此特別的方式,把梵高重新介紹給孩子,一方面,是希望能傳達一種堅定而熱情的人生態度;另一方面,這也是導演和畫傢們寫給梵高和所有熱愛藝術的孩子的信,告訴大傢,藝術是如此精致、浪漫。

我們希望透過這部電影,能讓孩子慢下來,就像梵高一樣,敏銳地感受著周遭的世界,體會到細碎的美好,在旁人都匆匆而過的時候,依然堅守自我,以善意回饋世界。

最後,與您分享電影的片尾曲——《Vincent》的一段經典歌詞, 一起追憶這位最自由、最純真、最熱烈的偉大畫傢:

this world was never meant for one as beautiful as you.

這個世界根本配不上一個美麗如你的人

and now I think I know

我想我已明白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你想說的是什麼

and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

當你清醒時你有多痛苦

and how you tried to set them free

你努力想讓它們得到解脫

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re not listening still

但人們卻不理會,現在依然如此

perhaps they never will.

也許他們永遠不會

少年商學院微信相關文章

《好父母要文理兼備》

《懂藝術的孩子到底贏在哪裡》

《母親是我的第一個美學老師》

《強烈推薦 7 部 BBC 藝術紀錄片》

《多才多藝是學霸,她隻是優雅地堅持瞭最基本的學習方法》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