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10 個習慣,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終身受益!

11-30

來源 | 國學堂

美國心理學傢威廉 · 詹姆士說:" 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

習慣的力量異常強大,能將一個人送入天堂,也可將一個人拖入地獄。

不良的習慣驅使孩子偏離正道,而好的習慣可以推動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奮勇向前。

古人說:" 性相近,習相遠。"

人最初的性情是相近的,隻是在成長過程中,受生活環境的影響,使人的習性有瞭差異。

俗語說:" 好變壞一刻鐘,壞變好需一年。"

喜歡看書的好習慣會在一瞬間就消失,然後染上上網打遊戲的習慣;而抽煙的壞習慣要想去掉,往往需要很長時間。

所以說,隻有從小培養的好習慣,才能使孩子終身受益。

教育孩子,先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

  01  

自己的事自己做

人的一生,很多習慣都是從幼兒時期養成的。

末代皇帝溥儀,小的時候自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出行有人陪同帶路,等到成為平民,在生活自理方面就差很多,衣服穿反,扣子錯亂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掃大街,掃著掃著就迷路瞭,回不去瞭。

人總要自己照顧自己。生活,總要自己經歷,才是人生。

這樣,當有一天父母應該放手,不會過於擔心,孩子也不會充滿恐懼。

  02  

凡事及早不及晚

許多成年人有 " 拖延癥 ",事情要到最後關頭才匆匆忙忙去做,那是缺少瞭 " 及早 " 的習慣。

培養孩子 " 凡事及早不及晚 ",可以有充裕的時間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從而養成從容的心態。

比如,一定要讓孩子完成功課之後再去玩耍。

  03  

參與傢務培養責任感

不要總覺得孩子還小,什麼活都不能做。

讓孩子力所能及地做些傢務活,主要是培養孩子的傢庭責任感,讓他明白他是傢庭中的一員,有義務幫傢裡分擔一些事情。

孩子養成做傢務的習慣,對他成年後建立新的傢庭也大有好處。女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男人能燒一手好菜,這些有助於傢庭和諧。

  04  

養成閱讀習慣

一定要讓孩子大量閱讀,閱讀真的很重要!

不用限定孩子必須看經典名著,先從孩子的興趣入手,隻要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就可以瞭。

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也應該喜歡閱讀,經常陪孩子讀書。

大量閱讀的好處是:積累詞匯、增強語感、提升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一個博覽群書、見多識廣的孩子,潛力無窮。

  05  

學會選擇,懂得取舍

我們都明白人生有舍才有得,但真正要舍的時候,尤其是舍棄自己最喜歡的人和物時,我們又會陷入深深的痛苦。

從小培養孩子的選擇能力,舍得意識,也是培養他的一種思考習慣,這會讓他在以後人生中面臨重大選擇時,有自己明確的目標。

越早有自己目標的人,成功的幾率就越大。

  06  

有規律的生活

生活有規律是身體健康的因素之一。

晨昏顛倒,吃飯時間不固定,要玩就玩個通宵,這些也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現。

幫助孩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比如每天幾點起床,幾點吃早飯,幾點做作業,幾點閱讀,幾點睡覺。

在規律生活下長大的孩子,做任何事都會自發地制定計劃,而且比較有耐力。

  07  

學會傾聽樂於助人

父母首先要做到有耐心聽孩子說話。傾聽孩子說話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

父母傾聽瞭孩子說話,也要告訴孩子耐心傾聽別人說話,理解別人。

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的意見,讓孩子懂得幫助別人。

懂得傾聽別人、樂於助人的孩子,長大後在人際交往方面,會有超高的人氣,會擁有更多人脈。

  08  

不二過,有錯必改

孩子犯錯不要緊,但是重復犯錯不能原諒。

" 不二過 ",同樣的錯誤不再犯第二次,這就是成人也很難做到,所以要求孩子有錯必改的關鍵是培養孩子自省的習慣,經常反省自己的言行。

  09  

敢於嘗試,敢於懷疑

世上沒有十拿九穩的成功之路,動態的人生總帶有很大的隨機性,各種因素往往變幻莫測,難以捉摸。

所以,要想成功就非得有敢於嘗試的勇氣不可。在不確定的環境裡,冒險精神是最罕見的資源。

鼓勵孩子嘗試,也鼓勵孩子懷疑,是培養孩子勇敢自信、敢於擔當、獨立思考的精神。

  10  

控制自己的情緒

不要以為孩子小,想哭就應該哭,想笑就應該笑,想發脾氣就發脾氣,其實控制自己的情緒是一生的事。

孩子的情緒要有宣泄的空間,也要有調節控制的習慣。

比如孩子遇到難題,煩躁瞭,告訴孩子遇到困難,煩躁、發脾氣都沒有用,不如先去做點別的輕松的小事,讓心平靜下來,再回頭解決問題。

如果你傢孩子還沒有養成這些好習慣,那麼,從現在開始," 逼 " 孩子養成這 10 個好習慣,孩子想不優秀都難!

因為優秀就是一種習慣!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版權原創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予以刪除。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