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國產片拍出來就成功瞭一半!

07-16

前一陣,魚叔刷微博看到,居然有人以為公歷 7 月 7 日那天是七夕節,還曬禮物,秀恩愛。

拜托,七夕是 7 月初 7!

7 月 7 日也是一個重要的紀念日。

79 年前的 7 月 7 日,盧溝橋事變,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也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起點。

盡管「手撕鬼子」被我們吐槽瞭一番又一番,但是,不能忘記歷史。

最近有一部慰安婦題材的紀錄片,眾籌成功。

就是這部——

二十二

1937-1945 年,至少 20 萬中國女性被強征為「慰安婦」。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生命在流逝。

片名《二十二》的意思是,到影片拍攝的 2014 年,僅存 22 位幸存者。

請註意,這是國內第一部獲得公映許可的「慰安婦」題材的紀錄電影。

有時候真的難以想象,事情過瞭那麼多年,我們居然沒有一部公映電影來訴說這個受過嚴重傷害的群體。

當然,拍攝這個題材,需要飛蛾撲火的勇氣。

很多人更多的是「怕」,怕打擾老人們的生活,怕再一次撕開她們的傷疤。

同是慰安婦題材,去年韓國也有一部震驚全國的電影《鬼鄉》,也是依靠 7 萬網友眾籌上映的。

一上映就引起瞭巨大反響,票房打敗瞭同期上映的《瘋狂動物城》。

而同樣的題材,這段疼痛的歷史,每個中國人心知肚明,卻又不約而同地諱莫如深。

我們不願意回首,因為我們害怕,怕自己受不瞭那份沉重;

因為我們心虛,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對不住曾經的人受過的苦難。

但是,另一方面,為瞭 " 生硬 " 地提醒人們不要忘記,一些記者和媒體會在一些特殊日子把老人們拉到聚光燈下," 慰安婦 " 的頭銜,讓他們再度經歷痛苦。

我們給予的應該是關懷,而不是打擾。

導演郭柯,在紀錄片中並沒有刻意地渲染苦難,消費她們的苦難;

而是選擇瞭溫柔地記錄她們的晚年生活。

也正是因為這點,本片在點映過後收到瞭另一種聲音。

有人認為這樣的題材應該有更好的創作,而不是這種平淡如水的記錄。

但在媒體的專訪中,郭柯說到,

我們其實也完全可以做到那樣,讓老人們說出那些殘忍的經過,把片子拍得很 " 血腥 "。但我會想,將來有人看到這樣的片子,他們會怎麼想?或者過個 5 年、10 年我再去看,我心裡會想‘原來你就是那樣的人啊’。所以你是一個什麼的心態去面對他們,我覺得這個很重要。"

2015 年拍攝的電影,經過近三萬民眾的眾籌,今年八月會在院線上映。

如果你是想去圍觀「慘」的,那還是不要去看瞭。

這部紀錄片可能不適合你的想象。

這部目前大傢可能還看不到。

但是,導演在此之前,還拍過一個同題材的短片。

今天,魚叔就要給大傢推薦這部紀錄片——

三十二

這部短片獲獎很多:

鳳凰視頻紀錄片大獎最佳紀錄短片。英國萬像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中國民族題材紀錄片回顧展特別獎。美國裡士滿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提名。

參展中國電影導演協會、 北京(國際)大學生影像展 、馬尼亞人權國際電影節、英國梅德韋視野電影節、美國紀錄片電影節。

豆瓣評分 9.0。

可惜的是,看過的人還不足兩千人。

本片試圖走進一個「慰安婦」的內心世界。

開頭用瞭三十二秒長度的鏡頭,展現黑暗中的塵埃,配著老者緩緩的自訴。

那苦處難處,難到這一步為止瞭。

自己憂愁自己解,一點都沒錯。

鏡頭緩緩地跟著老人走過田間的身影,她今天是要進城,去政府領取生活最低保障金。

老人三個月才領到九十塊錢,能買什麼?

但她說,會用就夠瞭。

用在吃飯上的話很難講,省著點用就能用的時間長一些。

多就多用點,少就少用點。多少是夠用呢,多少是不夠用呢,我也不知道。

老人樸素的話,讓人有點心酸。

以前還能幹活的時候,吃完飯就挖草藥去瞭,現在看到草藥都好恨的, 因為幹不動瞭。

1944 年十月,日軍包圍桂林。

日本兵抓走瞭她和女兒。

又在路上,抓走瞭幾個女孩。

總共不知道抓瞭幾十個女孩,她也沒敢數。

每天晚上都害怕得發抖。

一次有五六個鬼子,兩三個女孩被輪著來。也不分白天黑夜。

抓進去有兩三個月的時候,她開始計劃逃跑。

她發現有一條山路,有一條大馬路。天沒亮的時候,趁著他們在打瞌睡,他就背著女兒逃瞭。

走瞭一夜沒停。天亮瞭繼續走。

天亮又天黑。

在一個好心人傢住瞭一晚,好心人還給她的女兒熬瞭點粥吃,給瞭她紅薯充饑。

又走到天黑才到自己的傢。

她一回傢,她丈夫就罵她,以為她跑出去 " 學壞 "。

還好她有一個好婆婆,知道她是被日本人抓走瞭。

他們的生活十分窮苦,沒有米吃,天天砍柴賣柴過日子。

從日本人手裡逃出來一個月後,她的女兒就死瞭。

她說,沒有人會比我更苦。眼淚都是往心裡流的。

因為那段經歷,她懷上瞭孩子。

她曾經吃藥自殺過,但是被隔壁鄰居給救瞭。要不然那時候就死掉瞭。

想死死不瞭。後來她婆婆說,不管男孩女孩還是要瞭吧,萬一以後沒有生育能力瞭呢。

雖然他的丈夫不同意留下這個孩子,但是孩子出生之後,他也沒有跟外人說過孩子不是自己的這個事情。

但是,這個孩子的身世還是被村裡人知道瞭。

並且,這個孩子一輩子都背著 " 日本鬼子 " 這個名字。

他自己的一生都籠罩在陰影下。

成年後想結婚,也沒人願意嫁女兒給他。大傢都說,嫁什麼人不好,非要嫁給日本人。

村裡的小孩子看到他,還會指著他叫他日本人。

他一輩子都在放牛,沒有成傢。守著母親,孤獨終老。

他不知道,自己不能下床瞭之後,誰會喂自己一口稀粥吃。

盡管如此,老人傢的樂觀和堅強還是打動瞭我。

人生隻愁命短不愁窮。

這世界這麼好,現在我都沒想死。

這世界紅紅火火的。

沒有吃,慢慢來。

老婆婆還記得自己十幾歲的時候,曾經跟其他孩子們一起,圍著一個放牛的老翁吵吵鬧鬧。

爭著要學唱歌。

那時候年少不知愁滋味,唱起歌來很動聽。

老人如今也在鏡頭前唱瞭一首小調。

仿佛唱出瞭這一輩子的生活。

天上落雨路又滑。

自己跌倒自己爬。

自己憂愁自己解。

自流眼淚自抹幹。

現如今,老人為瞭生活還是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她反復說,

這世界真好,

吃野菜都要留出這條命來看。

她經歷瞭一輩子的苦難,卻能說出這樣的話,對生命和生活還有這樣的熱愛。

這讓魚叔淚目瞭。

希望老人一直身體健康。

希望經歷過苦難的那些人們,健康平安。

也希望,我們,不會忘記那段苦難。

同時,也不消費這種苦難,同情和憐憫可能是她們的負擔。

她們,比我們,更加堅強。

也許,錯的是我們。無法面對過去的,是我們。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