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護法》全片共有 46 處爆頭畫面,其中主人公大護法爆別人頭 26 次。放在國產動漫史裡,此片算得上是史無前例的暴力之作。
但可惜的是,無論 K.O 的姿勢怎樣花哨、山川圖裡的裸女如何妖嬈,卻總讓人無法留下任何深刻的印象。
隻能說,自主分級為 PG — 13 的《大護法》拿 " 黃暴 " 做瞭噱頭,而著力點則用在瞭更為奇情詭異的畫風和抒發文藝思潮的腔調之上瞭。結果說教的用力過猛,另類風格的表現浮於形式,又未能真正融入作品的精氣神,讓人看完心生失望。
這是導演不思凡的處女動畫長片,在此之前他一直在做短片系列,比如當年一鳴驚人的 flash 動畫《黑鳥》,以及後來人氣超高的《小米的森林》、《妙先生》系列。盡管名震江湖,但他的作品都屬於獨立制作。
《妙先生》
《大護法》可以說是不思凡第一次進入商業視野的作品,借瞭《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的東風,得到一眾死忠粉的推崇,所以在上映之前就獲得瞭極大的關註。
不思凡
《大護法》的時代背景模糊,完全架空於一個奇幻的世界。主角是奕衛國的大護法,為尋找失蹤的太子來到花生鎮,鎮上的 " 人 " 都長得像花生,生態系統的運作全靠小鎮上空一顆巨大的黑色花生。不過,一旦花生人的身體長出黑色鬼蘑菇,便要被鎮長槍決。大護法在小鎮找到瞭太子,同時兩人也都卷入瞭鎮上的奇怪事件。
花生鎮
人物方面,大護法是個會武功、穿紅袍的小胖子,平日講話愛念詩,什麼 " 行色晚將秋,交情老更深 "、" 日出東山落西邊 "、" 久別重逢非昨日 "、" 為什麼太陽這麼紅,還這麼冷 ",標準的文青一枚。而長得神似徐錦江的太子,則是個行走的吐槽體,對任何人事都愛嘮叨幾句,屬於典型的日式中二風。
太子
畫風方面,應該算是《大護法》最出彩的地方。就像蒂姆 · 伯頓的童年陰影讓其作品中充滿哥特風一樣,不思凡的成長過程中肯定也受過某些恐怖畫面的長期支配,以至於他畫筆下的世界都是離奇荒誕,人物都是誇張古怪,甚至有些造型令人反胃。
影片的畫風融合著多種元素,整體的大環境上,還是不思凡主打的唯美國畫風,意境悠遠、古色古香;而在片中恐怖的場景中,導演大膽使用瞭西式油畫的風格,尤其在一些超現實的夢境裡,能看到熟悉的抽象派畫風;人物造型則一定程度上受到瞭日式漫畫的影響,如花生人的設計,就和《千與千尋》中的無臉男有些相似。
國畫風 +Clut 風 + 日漫風的混搭,既復古又新潮,再加上大膽的想象,可以說是國產動畫裡不可多得的精品畫作。
從畫面、人物、臺詞各方面來看,《大護法》走的還是文藝風。
但也不是說就沒缺點,影片最大的問題出在劇作方面,實在是拖瞭整體風格的後腿。就像開頭所說,導演太急於抒情,卻忘瞭如何講故事。
第一點,劇情太松散。不思凡還是短片畫多瞭,到制作長片時顯然有點不適應。《大護法》從劇情上看有明顯的割裂感,導演想講的故事太多,除瞭大護法救太子的主線外,大護法與反派錐臉男的對決是一條線,庖卯的夢想是一條,花生人小緣的身份探尋是一條,小緣與太子的友情是一條,鎮長孫子小鳴的野心又是一條,甚至錐臉男與情人的愛情又是暗線一條 ……
這些情節各自獨立,難分輕重,到最後故事沒有瞭高潮,也更別談什麼主副線的區分瞭。熟悉不思凡的都知道,這是他短劇系列的慣用手法,在每一個人物身上都深挖情感故事,但放到長劇情裡,這樣既松散又平淡的敘事隻會讓人昏昏欲睡。如何讓一眾有故事的人物和諧有序地共存於一部電影中,是不思凡接下去要攻克的最大難題。
第二點是臺詞的做作。不思凡不光想講的故事很多,想表達的 " 三觀 " 也很多。他想諷刺一些套路的東西,於是給人物加瞭許多看似機智幽默的臺詞,如 " 神仙還會怕煙的啊 "," 我以為是鳥語花香,其實是腐朽的味道 " 等等,但似乎節奏都不太對,於是本應該是搞笑的橋段讓人看起來極度尷尬;其次有關夢想、自強、友情的主題,全靠臺詞講出來,毫無力量,反而矯揉造作令人反感;最關鍵的是,個人認為中二風隻適合日本人,和中國風實在是不搭 ……
第三點,也就是暴力元素的廉價使用。通篇下來,那些血腥暴力的情節設計單一,沒有變化,實在是敗筆。當然,因為過審的需要,《大護法》肯定不可能像《東京食屍鬼》那樣殘暴無底線,但動作的設計好歹要有些層次區別,而不是讓爆頭畫面淪為背景墻,大護法手一抬人就倒,糊弄又粗糙。
就像《王牌特工》高潮戲的群爆頭畫面,巧妙地用七彩煙花代替血腥鏡頭,讓人既有想象的空間又有想笑的沖動,與影片整體的風格又搭,不失為一種機智。
魔鬼往往都藏在細節裡。真正讓人動容的暴力永遠不在於血腥,而在於細節的魅力。
所有,《大護法》是一部典型的文藝動畫,重抒情輕敘事,對傳統中國風和 Clut 風有情結的觀眾,一定會大飽眼福,而對故事性要求高的觀眾請三思。至於爆頭?全刪瞭也不打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