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影視劇的後期制作一直飽受詬病,無論是小成本網絡大電影還是斥巨資的大制作,都逃不脫被吐槽的命運。這也說明瞭電影並不隻是砸錢就可以做好的。
而反觀之好萊塢的團隊,在特效制作技術已經十分成熟的今天,還在追求精益求精。但他們的技術永遠是為電影制作者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服務的。
哪怕是一部出品於 1999 年的電影,它制作的精良程度在今天看來仍能甩我們幾條街,因為它真正包含瞭全部制作人員的心血,展現出瞭它與眾不同的制作風格和制作者的創造力。
它由好萊塢最著名的特效公司——工業光魔公司打造。
提起工業光魔公司,可能很多熟悉好萊塢電影的人都聽說過。基本上你所耳熟能詳的大制作都是由這個公司制作後期特效的。最著名的包括《星球大戰》系列,《木乃伊》系列等科魔題材的大制作影片。
今天迷妹要說的這部,卻是一部相對小眾的類型電影,具有強烈的暗黑哥特風格的恐怖懸疑片——《斷頭谷》
影片由好萊塢著名的 " 鬼才 " 導演蒂姆 · 波頓指導。
這位形容枯槁、面色蒼白的大叔執導的作品具有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他的作品陰冷、黑暗、怪誕又不失童真,有其獨特的魅力。以至於在好萊塢形成瞭 " 波頓風 " 這一原創的個人風格,不少電影動漫也紛紛跟風推出 " 波頓風 " 的人物形象。
而影片的男主人公約翰尼 · 德普同樣具有暗黑的哥特氣質,這使得他與波頓相當契合,從而合作數次,打造瞭多部經典作品,同時也是生活中的摯友。
電影《斷頭谷》講述瞭 18 世紀末期的紐約,科學剛剛開始顯露萌芽,但大部分人仍篤信巫術和傳說。不信鬼神之說的青年警官克萊恩被調派到一個叫 " 沉睡谷 " 的地方,調查那裡發生的殺人案。
每個被殺的人都被取走瞭頭顱。小鎮上的人告訴克萊恩這一切都是嗜好殺人的無頭騎士的亡靈做的,但他並不相信。
隨著調查的深入,無頭騎士的出現,這一切都在挑戰著他現有認知,並且整個事件背後的陰謀也漸漸浮出水面。
影片具有濃重的哥特風。陰冷的調色,服裝和街景,甚至連演員的長相都是哥特式的。這也使得此片成為哥特電影的代表作,並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
由於影片講述的是無頭騎士的故事,所以砍頭的場面必不可少。波頓別出心裁地為各個砍頭場景設置瞭不同的方式。
特效制作人員制作瞭相當數量的頭顱,每個都不盡相同,全力還原頭顱被砍下瞬間的真實表情。
他們用演員倒模,做出基本樣子後進行精細的化妝,為瞭還原真實,頭顱的眼睛和牙齒以及毛發等都是後裝上的。工作人員還為頭顱截斷的部位做出瞭血管、肌肉等細節。因為制作過程過於精細,每個頭顱需要將近 5 周的時間才能完成。力求以假亂真,這也就展現出瞭電影中看到的效果。
前方高能
↓
同時為瞭滿足波頓要求的不同砍頭場面的想法,特效人員和導演進行瞭深入的討論。最後方案是在頭顱處連接一個杠桿,並做出一個假身體,在身體內裝上電機,再與頭部接合,使得頭顱在被砍下時能夠展現出轉個三、四圈再掉下的效果。
電影中的沉睡谷小鎮則是一個巨大的佈景,為瞭制作這個佈景,劇組封閉瞭倫敦薩默塞特宮附近的兩個廣場,這也使得它成為瞭當時最大的佈景。小鎮中的森林包括無頭騎士棲身的那棵亡靈之樹,都是道具師通過手工雕刻、上色,一點點制造出來的。
所有這些努力,才使得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瞭那一幕幕經典的場景。
可能在某些電影人看來,這些努力是笨拙的,不劃算的,覺得有制作那種道具的時間,電影都拍完瞭!
因為對很多人來說,實現利潤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會有越來越短的制作周期,越來越多的植入廣告,越來越粗制濫造的劇情 ……
但真正制作一部好作品,是需要投入心血、需要一種追求完美極致的意志的。
比如《電鋸驚魂》裡,工作人員花四天四夜的時間把針頭換成橡膠的,隻為瞭拍攝阿曼達在針海裡面找鑰匙的鏡頭;
比如《斯巴達 300 勇士》,在無實景拍攝的情況下,後期制作整整用瞭一年的時間!(感覺到鈔票在燃燒 ……)
比如《飛屋環遊記》,制作組僅準備階段就用瞭整整三年時間,去南美洲進行實地考察,最後才有瞭電影中出現的如夢如幻的天堂瀑佈。
這樣的精品制作電影太多太多,暫且不一一列舉。一個作品是否用心,用心到何種程度,觀眾是能夠感受得到的。
可惜很多的創作者並不明白,或者說是並不在乎。我們的電影產業距離人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們一直在路上,而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