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日本漆藝大師赤木明登
請看獨傢原創視頻
赤木明登,
日本當代漆藝傢,
被德國國立美術館列為“日本現代漆器 12 人”之一。
他早年從事編輯工作,
因對傳統漆器工藝著迷,
1988 年,
全傢放棄瞭在當時相當於人民幣百萬的年薪,
搬去日本著名漆器產地輪島,
從零收入開始做學徒。
他獨創將日本和紙貼於木器再上漆的技法,
使漆器更生活化,
在傳統工藝界掀起瞭一股旋風。
經過將近 30 年持之以恒的努力,
他已經成為日本美學界的一代宗師,
所到之處,各地都有粉絲坐飛機趕來朝聖。
輪島位於日本的最北端,面向日本海,
來輪島前,我在雜志社上班,我妻子在畫廊工作,
我們兩個都是名牌大學畢業,有一份好工作,
但這些並不令人感到滿足。
當時我工作的出版社規模很大,
隻要我想見誰,就可以見誰,
不管是小說傢還是演員還是建築師,
可當我遇到的采訪對象越厲害,
我卻越深感自己像是個空殼子,
沒有一點內涵,我開始焦慮,
覺得自己不能就這麼去死。
直到有一次,我偶然去看瞭一個輪島漆器展,
在那裡我遇見瞭輪島漆藝傢角偉三郎先生。
那些漆碗、木盒、托盆、碟子,
明明就是個器物,
但在我眼裡,它們竟然都是活著的。
漆碗有嘴巴跟我說話,
木盒抱著胳膊,感覺就像在說“你到底來自哪裡”。
我被漆器吸引住瞭,
與此同時,作者角先生也向我走瞭過來。
攝影:梶原祥造
認識瞭角先生後,
我們一起喝瞭一頓酒,
再後來他約我到輪島去看看,
在輪島,我們也一起喝瞭好幾天的酒,
就這樣我完全被他“捉住”瞭。
當時我的女兒剛出生,
一天我喝醉回傢後突然宣佈,
我要辭職,去輪島當工匠。
我把傢安在輪島的深山裡,
房子都是我自己造,
在東京的時候,我們夫妻年收入千萬日幣,
可來這裡後收入幾乎為零,
再加上之前也不存錢,全花掉瞭,
突然一傢人就開始瞭沒有現金的生活。
不過鄉下的生活很有意思,
周圍的人都會送給我們各種東西。
我們務農種菜,去港口捕魚,
過著自給自足的日子。
每天太陽開始下山時,
我就會在露臺上喝酒,
看著眼前的美景,
自己像是生活在宇宙中心。
我是被角先生的作品吸引決定來輪島的,
但當時我對漆器一無所知,
輪島漆藝有著 400 多年的歷史,
可它的原材料是什麼?
制作步驟是什麼?
我完全不懂。
首先簡單來說,
漆,是由漆樹上割取的天然液汁,
經過日曬脫水後,所成為的塗料。
漆器的制作分 3 個步驟:
制作器物木胎,塗漆,最後繪制花紋。
一個器物從木胎設計到最後出產,
需要最少 2 年的時間,
前後會經過 10 位匠人之手。
我在角先生門下學的是塗漆,
這看似簡單的一個步驟,
按照輪島漆器協會的官方說法,
單單塗漆就有一共 126 個程序。
首先要將米糊與生漆攪拌,塗在麻佈上,
再將麻佈貼於木胎表面,
這一步稱為“佈著”工藝,起到加固木胎的作用。
我的做法比較特別,
除瞭用麻佈、棉等常規材料,
我會將和紙用於漆器制作,
為瞭更好地在器物表面凸顯材料的質感。
隨後使用輪島漆器的秘方 —— 矽藻土,
矽藻土是用輪島附近海域裡的石頭貝殼,
磨成粉而制成的,
將它與生漆、米糊攪拌之後刮於底胎表面,
這樣能堅固底胎,使其不易變形,
甚至在土裡埋上千年,木頭也不會腐朽。
最後進行上塗,陰幹,整個塗漆過程才算完成。
進工作室一次,
我會連續工作 28-30 個小時左右,
像這樣塗碗,要塗 300 多個。
累瞭,我會拿個高枕墊著睡一會兒。
與一般的漆器不同,
我把和紙的肌理做在器物表面,
豎線和橫線交織的凸凹感,
讓使用器物的人感覺親切,舒服。
形狀和顏色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找到最吸引自己內心的質感,
並把它在器物上表現出來,
我也經常會跟徒弟們說這些話。
這是我做的第一個漆碗,
在 1994 年第一個個展上展出,
器形復制瞭 300 年前江戶時代末期的輪島的漆器飯碗。
我對作品的獨創性毫無興趣,
而是喜歡從過去的古董器物中,
挑選出自己覺得最美的形狀來模仿制作,
漆器在過去以奢華的裝飾品居多,
但我希望自己做的器物,可以被使用在日常生活中。
凈法寺碗,
這是凈法寺和尚吃飯時用的器物。
在輪島漆器的底子上貼上和紙,
使柔軟質感透露在表面。
能登飯碗,
這個是普通日本人吃飯時用的飯碗。
高臺底是漆碗的特征,
因為方便吃飯時用手拿起碗。
塗這個碗的漆裡混合瞭一種礦物類的材料,
其功能在於把木頭凸凹的地方徹底覆蓋,
使器物更加光澤平滑。
漆器花瓶,
用的脫幹漆法,
為瞭得到自然的流線型形狀,
我在海灘上撿瞭好多有意思的漂亮石頭做參考,
目前已經制作瞭 200 個。
茶箱,
所有茶道具都是我親手設計,
一個器物套一個器物,由小到大,
最後全部收納進茶箱裡。
我特別喜歡這種打開後、
從裡面不斷出現各種東西的感覺。
這是為全世界第一名的餐廳“ noma ”設計的餐具 。
漆器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手觸碰時很舒服,
並且冰淇凌放在漆碗裡不會溶化,
相反,盛瞭熱湯也不會冷掉,
用餐時端著也不會燙手。
我之前一直做素色的東西,
最近開始嘗試花紋繪制。
在輪島,至今還留存學徒制度,
徒弟在修行時基本上沒有工資,還要服侍師傅,
這些年在我這裡學習畢業的徒弟有 10 人,
都已經是手藝相當不得瞭的漆藝師瞭。
現在我們夫妻兩個,
和 7 位徒弟一起生活。
日本最近人口在減少,
我也建議徒弟學徒時結婚生子,
讓他們多生孩子,讓制漆工匠後繼有人,
這也很重要。
赤木明登在成為匠人之前,從事的是編輯的工作。
所以他有思考和書寫的習慣。
什麼是美?何為美物?為什麼我們堅持用手造物?
20 年來,他一邊堅持自己的漆器創作,
一邊走訪瞭幾十位手藝人好友,
與他們共同探討“美”的本質。
這些都記錄在瞭《美物抵心》
和《造物有靈且美》兩本書中。
現在,這兩本書在一條生活館就可以買到。
兩本書一脈相承,題目是物,主旨終究還是造物的人。
木、陶、漆、紙、染、玻璃、料理、衣服、建築 ……
幾十位手工藝從業者個性迥異,藝術理念也不盡相同,
但他們對於手藝的創作,卻有著共通點,那就是 ——
真心誠意的堅持。
在書中,你不止讀到手藝人關於創作的思考、
對於美的認知,
更能瞭解到他們對於自然、原始的追求。
如同美食傢追求新鮮食材本身的味道一般,
手藝人真正看中的美物,
往往是無心的制作,是本性自然流露時的結晶。
書籍裝幀精美、用紙上乘,讓人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