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英雄聯盟電競展望:產業、生態與人才

11-30

2017 英雄聯盟年度頒獎盛典結束瞭。二十餘個獎項有瞭各自的歸屬,並引發瞭又一輪與選手、與主播以及與《英雄聯盟》相關聯的話題輿論。

這場頒獎盛典,也可以看作是對整個國內《英雄聯盟》競技圈的一次年終回顧,在全明星賽之後,《英雄聯盟》2017 年的電競之旅,也將有一個圓滿的結束。展望即將到來的 2018,在 LPL 這個擁有全球最多用戶的賽區,在中國這個《英雄聯盟》全球最龐大的市場,究竟又會發生哪些可見和不可見的改變,又會遇到怎樣不同的機遇和挑戰,或許更值得每個熱愛《英雄聯盟》的人關註。

電競產業化與電競產業體育化

對電競人來說," 電競產業 " 是個從多年前開始就常常被提及的詞匯。但實際上,在中國電競最初十多年的發展階段當中,在尚未形成完整產業鏈,未能在產業鏈每個環節都建立起規范的體系和制度,並且擁有對應的龍頭企業與知名品牌的情況下,電競還稱不上是真正的 " 產業 "。

而近年來以《英雄聯盟》為代表的主流電競項目一直在努力謀求的,也正是中國電競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化。

2017 年,《英雄聯盟》全球最具影響力的賽事—— 2017 全球總決賽來到中國,並成功掀起瞭一場全民輿論狂歡。對許多過去不曾真正瞭解電競,甚至分不清電競和一般遊戲有何本質區別的人來說,11 月 4 日的 S7 冠軍爭奪戰," 鳥巢 " 現場超過 4 萬觀眾的狂熱,伴隨著視頻直播以及包括共青團中央、新華社、CCTV 在內的各路媒體的報道,改變瞭他們對這個新興事物一貫的負面看法。

輿論,永遠隻是社會現狀在人群中的投射,而 S7 所帶來的、有關電子競技的大量正面輿論,也大致可以視作電子競技真正成為一種產業的證明。

與此同時,雖然我們已經很難界定,在中國,電子競技究竟是從哪一天起才算是實現瞭產業化,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從 2017 年開始,以《英雄聯盟》S7 賽事為典型代表的中國電競開始具備瞭真正體育競技運動的特征。

而在即將到來的 2018 年,《英雄聯盟》LPL 賽區將正式開始實施主客場制,曾經隻是一種願景,一種長遠目標的職業聯盟化運作模式,即將在頂級聯賽 LPL,以及次級聯賽 LDL(英雄聯盟發展聯賽)共同構成的全新體系下得以化為現實。

看看 2017《英雄聯盟》年度頒獎盛典上所設立的年度最佳教練、年度最佳分析師一類的獎項,還有誰會能分得清未來《英雄聯盟》職業賽事與職業競技體育之間的差異?

電競產業化和電競產業體育化,即將迎來新的發展時代。

日益完善健全的電競行業生態

對於不瞭解,或者不曾實際踏足過電競領域的人而言,所謂的電競行業生態,似乎是個有些空泛的概念,但對於身處其中的每個人來說,電競生態從本質上是由每個人,每個組織、機構、企業,每篇報道,每場比賽,每次活動以及每個競技項目所組成的龐大整體。

簡單來說,與電子競技有關的一切,都是這個生態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展望即將到來的 2018 年,電競人,尤其是從事《英雄聯盟》相關工作的電競人,對於整個行業生態的預期,無疑將從整體上呈現出積極、樂觀的趨勢。

賽事方面,以 S 系列賽、季中冠軍賽、洲際賽為代表的國際賽事,與 LPL、LDL、德瑪西亞杯、高校賽以及網吧賽,形成一個相互依存且互補的完整體系;產業鏈各環節上,從上遊運營商、賽事承辦方、內容提供方,到鏈接賽事信息與普通觀眾的直播平臺與電競媒體 / 自媒體,再到初步建立起各自品牌的職業俱樂部,中國電競的龐大生態鏈正在展現其日益規范化,日益專業的一面。

人才,人才,還是人才!

不論是回顧 2017,還是展望 2018,無論是對電競產業化和體育化的進程進行復盤,還是對電競行業生態的剖析," 人才 ",都是一個永遠無法忽略的關鍵詞。更準確的來說,對於即將步入 S8 周期的《英雄聯盟》而言,人才因素既是最大的機遇,也是最艱巨的挑戰。

在國內坐擁數千萬用戶的《英雄聯盟》,不缺玩傢,但作為一個引領時代的電子競技項目,《英雄聯盟》永遠對具有行業價值的人才保持著近乎渴求的狀態——對《英雄聯盟》這樣的行業引領者來說,無論是教育部的政策支持,還是國內高校對電子競技相關專業的試水,終歸隻是小范圍的改革和嘗試,難以真正解決日益龐大的《英雄聯盟》競技體系對於人才的巨大缺口。

《英雄聯盟》在職業化的建設中,已經通過自己的職業電競體系,培養出瞭一大批極具代表性的專業人才,並不斷有後起之秀嶄露頭角——如今年在洲際賽、S7 世界總決賽上大放異彩的餘霜,正是在近年來的大型賽事主持工作當中逐漸成長起來的典型。但放眼整個《英雄聯盟》賽事體系,大到每年一度的 S 系列賽、季中冠軍賽、LPL,以及新興的洲際賽,小到高校賽事,LDL 聯賽,以及部分第三方賽事,全年需要在直播平臺上向全國觀眾呈現的線上線下賽事便超過千場。再加上明年即將到來的主客場以及未來幾年的發展,又將增加大量的專業人才需求,人才短缺,成為整個產業都必須要面對的挑戰。

隨著今年電競專業的開設,電競人才培養已經成為電競乃至教育界的熱門話題,其實在電競專業開設之前,《英雄聯盟》在校園電競文化以及電競知識的科普上已經做瞭數年的功課,包括校園賽事、文化活動以及電競公開課的宣講,在一定程度上對於校園氛圍的建設以及認知度的普及起到瞭很好的鋪墊作用。在目前已經開設的電競專業中,《英雄聯盟》產業的相關知識幾乎也成為瞭眾多專業領域的必修課,  這些從電競專業畢業的學子們,也將會有一大批進入到《英雄聯盟》的電競領域,從而彌補人才缺口。

雖然電競專業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但目前開設的可能還比較少,像主持解說(電競方向)、直轉播、活動執行、數據分析甚至是經理教練等專業的課程還沒有開設。因此,在未來的一年乃至數年時間裡,《英雄聯盟》能否更多地針對國內外高等學府,開展類似騰訊互娛與 MIT Game Lab 之間的戰略合作,或是如當初同與央美交流,力促《英雄聯盟》藝術畫冊成為央美教學參考用書一樣,從具體專業領域尋求突破,將決定著《英雄聯盟》能否在電競產業的新一輪人才競爭當中占得優勢,也將間接決定《英雄聯盟》未來數年的發展走向。

而從剛剛結束不久的 2017《英雄聯盟》年度頒獎盛典來看,在總計設立的 21 個獎項當中,個人獎項占據其中的 18 個,尤其是 " 年度最佳分析師 "、" 年度最佳新秀賽事解說 "、" 年度推廣大使 " 和 " 年度最佳視頻作者 " 等獎項的設立,也足以看出《英雄聯盟》對各類不同人才的需求和重視。

總而言之,即將度過無比關鍵的 2017 年,邁入充滿未知的 2018 年,《英雄聯盟》除瞭將憑借著過去建立起的龐大體系,借助著發展慣性繼續向前推進外,究竟能否繼續以引領者的姿態,在行業內掀起更多的變革浪潮,能否讓電子競技產業和電競生態的發展再度邁上一個臺階,一切都將取決於《英雄聯盟》對外部人才的吸聚,以及對內部人才的培養與發掘。

不過,若從任何行業的普遍發展規律來看,大環境的改善,產業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教育界領域認識的跟進,到真正形成優秀人才的 " 井噴 ",往往需要較為漫長的時間。因此,對於即將步入 2018 年的《英雄聯盟》和整個中國電競產業來說,把握住現有的人才基礎,發揮好高校電競相關專業的系統培養作用,同時竭盡所能從產業生態各環節當中尋求具有潛力的不同層次人才,無疑是更為務實的人才戰略。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