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 教育部門印發《關於做好 2017 年中小學生暑期有關工作的通知》, 提出中小學校禁止組織學生集體補課、有償補課 , 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對學校違規補課現象進行堅決查處 , 對校外培訓機構各類違規補課現象 , 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監管 , 依規嚴處。
學校違規補課雖然時而有之 , 但在層層禁令之下 , 已經得到明顯遏制。與之對比 , 學校之外的補課和培訓卻日益泛濫。數據顯示 , 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已經成長為一個體量巨大的市場 ,2016 年行業市場規模超過 8000 億元 , 參加學生規模超過 1.37 億人次 , 輔導機構教師規模 700 萬至 850 萬人。
正是傢長們的狂熱 , 才造就瞭補課市場的火爆。然而 , 這僅是傢庭給孩子教育 " 增負 " 的冰山一角 , 如果再加上各種興趣班、突擊班、特長班等 , 學生的負擔顯然已達到瞭一個峰值。到彼時 , 就隻能 " 藥停不下來 , 還得不斷加量 ", 教育成績的競爭最終變成瞭 " 誰敢於投入補課 " 的比拼。
刺刀見紅就會失去理智 , 並不斷增強群體性焦慮。2012 年 , 成都有傢長向媒體投訴稱 :" 學校今年暑期居然不準備給娃娃補課瞭 ! 太不公平瞭 !" 當然 , 學校不補課 , 傢長要投訴隻不過是個案 , 最普遍的莫過於 , 嚴重的焦慮之下 , 傢長們不但把孩子牢牢束縛在 " 增負 " 的戰車上 , 也把自己捆得嚴嚴實實而喘不過氣來。如此則形成瞭一種惡性循環 , 一邊是高喊著 " 孩子太苦 , 傢長太累 , 需要進行教育改革 ", 一邊又不斷給孩子加碼加量 , 以期在起跑線上自己能夠 " 先行一步 ", 甚至把別人遠遠地拋在腦後。
若問及一個傢長 , 你為什麼要給孩子補課或者加量 ? 回答多半是 " 別人都在這麼做 , 我不做就會落後。" 群體信仰下 , 要解決問題很難 , 就如同兩個掐在一起打架的人 , 若是雙方都不願吃虧或者讓步 , 則會始終糾纏在一起而無以解開。如今 , 教育減負無疑陷入瞭如此困局 , 傢長們的深度介入和參與 , 以及行為方式上的走偏 , 已成為教育減負和改革的最大阻力。
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 , 既包括學校教育 , 更有傢庭和社會的責任。但無論是市場化因素 , 還是行政化傾向 , 或者是學校的責任 , 還是傢庭的責任 , 總歸應當全面參與並形成合力 , 而不能此減彼增和此消彼漲。
形成教育共識 , 方能遏制教育減負 " 此減彼增 "。對此應當做到 , 一是傢長應充分認識到教育增負的危害性 , 二是相關部門應當發揮牽頭者的作用 , 比如開辦傢長學校或者發揮傢委會的作用 , 幫助傢長們擺脫路徑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