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買買買最痛快,深圳賺得多卻花得少

08-07

一個城市的消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瞭地區的經濟狀況和發展潛力。

來源 /21 世紀經濟報道(jjbd21)

/ 周慧 王古鋒

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達到 63.4%。

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愈加凸顯,而一個城市的消費水平也反映瞭地區的經濟狀況和發展潛力。

21 世紀經濟研究院梳理瞭 2017 年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居於前十的城市,對比 2016 年數據發現,北京和上海作為兩大國際化大都市,引領中國消費升級,其消費市場正在由生存型消費向發展型和享受型消費轉變,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消費升級呈現多種方式,也創造瞭諸多新商業模式和機會。

廣州保持瞭傳統的商貿之都的優勢,也在電商時代創造瞭絕對優勢,繼續保持瞭牢固的第三城的位置。長三角地區城鎮化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對高,民間資本活躍,消費和經濟增速有潛力。

而成都、武漢等中西部省會城市,生活壓力相對北上深小,購買力強,也是消費升級的主戰場。

上海總量首超北京

2017 年上半年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名前十城市,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武漢、天津、深圳、南京、杭州。

與消費能力相匹配的,是十個城市的經濟實力。從 2016 年城市 GDP 排名來看,十個城市均入列全國城市經濟前 11 強。唯 GDP 居於第 7 位的蘇州,沒有進入消費前十強。

值得註意的是,消費力十強城市中,北方城市隻有北京和天津,南方城市占瞭 8 席。天津和北京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分別為 5.6% 和 5.5%,整體慢於其它十強。

具體從總量分析,上海、北京和廣州穩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第一梯隊。跟過去的不同的是,上海 2017 上半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為 5670 億元,首次超過北京;第二梯隊是重慶和成都,在 3000-4000 億元之間;第三梯隊是武漢、天津、深圳、南京和杭州,在 2600-3000 億元之間。

上海首次拿下排行榜第一的位置,主要得益於其 2016 年 8.0% 和今年上半年 8.1% 的增速;而 2016 年北京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為 6.5%,2017 年上半年增速再放緩,為 5.6%,最終總量落後於上海。

從消費結構來看,上半年北京服務性消費增長瞭 12.7%,占市場總消費額的比重達到 53%,對總消費增長的貢獻率為 70.5%,醫療保健、教育文化娛樂、交通通信等升級類消費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上海方面沒有公佈服務性消費數據,其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跟通訊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糧油食品類零售額拉動較大有關,三者分別增長 61.1%、27.8% 和 19.7%。

十強第二梯隊是重慶、成都,除瞭總量較高,增速也很高。上半年重慶、成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分別為 11.7% 和 11.4%,居十強城市的前兩位。

21 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以重慶、成都為代表的西南地區進入消費增長的快車道,除瞭成渝,昆明和貴陽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均超過瞭 12%。

第三梯隊是武漢、天津、深圳、南京和杭州。其中,南京和杭州,受益於省會城市的中心輻射能力和近年新興產業的快速擴張,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分別達 3.3 萬元和 2.9 萬元,消費能力非常強勁。

深圳為何掙得多買得少?

上半年,深圳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27505 元,僅次於北京和上海,但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卻遠遜於北上廣,更是低於武漢。

對比相鄰的廣州,上半年廣州和深圳 GDP 分別達到 9891 億元和 9709 億元,差距不大,在增速上,深圳達到 8.8%,在一線城市中最高。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深圳達 27505 元,高出人口數量相當的廣州近萬元。

為何深圳消費能力落後廣州?21 世紀經濟研究院分別梳理瞭深圳 2012-2017 上半年社會零售方面的數據,數據顯示 2012-2013 年,深圳零售消費均有不錯表現,增速分別達到瞭 16.5% 和 10.6%,但是 2014 年以後跌落 10%,2015 年,僅增長 2.0%,其原因與深圳市政府汽車限牌措施不無關系。

2015 年初深圳規定將一年的汽車增量指標控制在 10 萬,而 2014 年深圳的汽車銷量達到 50 萬輛,這一年深圳零售消費門類上,汽車類也下降 20%。

同時,近五年的零售消費數據顯示,深圳並沒有穩定高速增長的消費門類,而服裝鞋帽針織類,金銀珠寶類增長相對乏力甚至出現負增長。

21 世紀經濟研究院分析,原因之一是深圳靠近香港,出入香港購物方便,很多深圳人經常往返香港購物,尤其是一些大額奢侈品。2013 年曾有報告顯示,2012 年 9 月 -2013 年 9 月,12 個月的時間內,深圳市民赴港購物的人均消費總額均值為 11566.5 元 / 人。

原因之二,和北京類似,深圳雖然社會零售消費較低,但從 2012 年以來,深圳現代服務業保持 10% 以上的增速,消費結構也處於轉型升級之中,即從過去的買商品向買服務轉變。

總體來看,2017 年上半年深圳的消費在 GDP 中的占比為 28.3%,是上述排行榜中占比最低的城市。

廣州第三城地位穩固

從消費規模、消費結構來看,廣州有望繼續保持第三城,千年商都實至名歸。

公開數據顯示,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 29 年穩居全國城市前三。廣州正努力打造現代商都、外貿強市、網絡商都和現代流通體系,構建 " 買全球、賣全球 " 的全球貿易樞紐。

廣州市還提出目標,到 2020 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15 萬億元,達到倫敦、紐約等世界級城市消費規模,電子商務交易額比 2015 年翻一番,達到 3 萬億元。

2012-2015 年,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持續保持超過 11% 的高增速,2012 年傳統行業支撐明顯,批發零售,住宿和餐飲分別增長 14.9% 和 17.1%;到瞭 2013 年,新業態增長明顯,限額以上網上商店零售額出現爆發式增長,增速高達 64.5%,同時,通訊器材類和汽車類零售額增長火熱,分別達到 61.4% 和 30.2%。

近年以來,廣州的電商消費、汽車和通訊器材類的消費,呈現整體穩定較快發展,成瞭廣州近年來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的穩定器。

2016 年,廣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8706.5 億元,增長 9%,特別是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為 146.8 億元,增長 1.2 倍。

21 世紀經濟研究院認為,隨著廣州傳統商貿加快轉型,以及跨境電商等新興業態的發展,廣州消費實力第三城的地位將不可撼動。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