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多成災 ? 研究稱東三省賣掉庫存房要花 6.1 年

03-11

在北上廣深,地段再偏的房子也有賣出去的機會。但在東三省,開發商建的房子剩餘庫存超 4 億平方米,都賣掉的話至少還需要花 6.1 年 !

根據世聯行日前發佈的研究報告,至 2018 年,全國住宅累計可售量降為 23 億㎡,預計到 2018 年若無新開工的住宅,消化全部庫存需大約 1.8 年。

但以全國主要城市群劃分,之間庫存分佈不均仍然持續。廣東、成 渝、西南、長江中遊地區的去化周期低於 1 年。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庫存已趨緊。但在廣大的三四線城市,如東三省庫存相對於 2017 年盡管再縮短瞭 0.6 年,但去化周期仍在 6.1 年。

報告顯示,2017 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累計同比增速從 2 月的 26.0% 下降至 12 月的 13.7%,全年商品房銷售額 13.4 萬億 ; 商品住宅銷售額累計同比增速從 2 月的 22.7% 下降至 12 月的 11.3%,全年商品住宅銷售額 11.0 萬億。

40 個重點監測城市市場呈現與 2016 年截然相反。2017 年的熱點城市銷售額大幅下滑,北上廣深分別下降 47%、41%、30% 和 37%,2016 年的明星二線城市如合肥 ( 2016 年 增長 28% ) 、南京 ( 2016 年增長 44% ) 、天津 ( 2016 年增長 113% ) 等也錄得 30% 以上的降幅,熱門三線衛星城如東莞、佛山、無錫亦分別錄得 12%、34% 和 34% 的降幅。

而 2016 年後起發力的西南部城市,在 2017 年繼續高歌猛進,重慶以銷售額錄得 66% 的增幅尤為突出,同樣情況的還有東三省的二線城市。

重點城市基本都呈現量跌價穩的格局,量價齊降的城市隻有 3 個,分別是深圳、天津和南昌,都屬於限價抑制、郊區低價盤成交主導的結構調整,而並未出現大面積的價格下調。另外還有 7 個城市城市呈現量價齊升,其中重慶、沈陽、哈爾濱、大連 4 個城市的市場屬於弱政策下市場主導增長的典型代表 ; 而臨沂、泰安則是棚改政策推動的典型代表。

從銷售量看,2016 年的熱點城市銷售面積和銷售套數在 2017 年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如北京全年銷售面 積 508 萬㎡、同比減少 59%,銷售套數 4.3 萬套、同比減少 66%; 上海全年銷售面積 609 萬㎡、同比 減少 53%,銷售套數 4.9 萬套、同比減少 52%; 南京全年銷售面積 710 萬㎡、同比減少 50%,銷售套 數 6.2 萬套、同比減少 51% 等。

不過,大部分城市的銷售價格仍保持正增長。如北京 12 月銷售均價約 4.4 萬元 /㎡、同比增長 11%,上海銷售均價 5.0 萬元 /㎡、同比增 長 5%,南京 12 月銷售均價 2.1 萬元 /㎡、同比增長 4%。限價限簽的強政幹預,催生多地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現象,尤以南京 11 月發生的河西 10 盤開售遭遇哄搶為突出。

至 2017 年末,全國待售面積 5.9 億㎡、同比減少 15.3%,比 2016 年 2 月的高點 7.4 億㎡下降瞭 20.3%。 商品住宅的待售面積亦下降至 3.0 億㎡、同比減少 25.1%,比 2015 年末的高點 4.5 億㎡下降瞭 33%, 當前待售總量已遠低於 2013 年末 ; 但商品房非住宅物業 ( 商業、辦公等物業 ) 的年末待售面積為 2.9 億 ㎡,僅比 2016 年末下降瞭 1.8%。

世聯行推算,至 2018 年,全國住宅累計可售量降為 23 億㎡ ( 假設項目新開工 1 年後陸續進入市場 ; 上一年的新開工面積 - 當年的銷售面積 = 可售面積,逐年累加即為累計可售面積 ) ,這些量將在未來幾年陸續入市。待售面積按照 2017 年的銷售量去計算去化周期 ( 去化周期 = 當年末可售面積 / 當年銷售面 積 ) ,預計到 2018 年若無新開工的住宅,消化全部庫存需大約 1.8 年。

以相同的方法計算不同城市群的庫存及去化周期,結果顯示,城市群的庫存分佈不均仍然持續。

廣東、成渝、長江中遊、長三角、西南五個地區的去化周期均低於全國,其中廣東、成 渝、西南、長江中遊地區的去化周期更低於 1 年。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為我國傳統人口聚集地區,按照當前的去化來看,這幾個地區的庫存已趨緊。

而近年人口流出的區域,去庫存或進入攻堅階段,特別是其中廣大的三四線城市,如東三省庫存相對於 2017 年再縮短瞭 0.6 年,但去化周期仍 在 6.1 年的高點,除去當前去化較好的核心二線城市,東三省廣大的三四線城市依舊面臨相當的考驗。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