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臺灣的珍珠奶茶在歐美已經屢見不鮮,而近日《紐約時報》一篇關於珍珠奶茶的文章,點燃瞭讀者的怒火。
8 月 16 日,《紐約時報》刊登瞭一篇由美國特約記者考夫曼(Joanne Kaufman)撰寫的文章,名為《你的茶裡有小珠子嗎?它們本來就在那》(The Blobs in Your Tea? They're Supposed to Be There)。
文章以紐約曼哈頓一傢成立於 2011 年的奶茶連鎖店為切入點,介紹瞭當下奶茶的潮流趨勢。
作者在標題中用以 "Blobs" 來形容珍珠,而該字在俗語中也能夠解讀成 " 錯誤 "、" 污點 "。文章稱,珍珠奶茶是 " 剛進入美國主流市場 " 的 " 亞洲舶來品 "," 一種來自遠東的古怪混合物 …… 在幾年前被沖上瞭美國海岸 ",並稱 " 這股異國潮流正在挫敗美國主流 "。
文章一經發表,立刻引起讀者排山倒海的批評。
華人網友對此報道罵聲一片,批評《紐約時報》" 大概沒有亞裔 ",一般亞裔隻要聽到 "Bubble" 或 "Boba",就知道是珍珠,但紐約時報卻用帶有偏見的 "Blob" 來描述。而且,文章還忽視瞭珍珠奶茶早已在美國流行瞭近 20 年的事實,一名網友在 Twitter 上嘲諷說:" 紐約時報,你們到現在才發現珍珠奶茶的存在嗎?"
另外,文中暗示瞭白人才是美國的 " 主流 " 文化,而那些和白人文化不同的食物與習俗則是 " 小眾 " 和 " 外來者 ",這樣的說法令讀者難以接受。
再者,文中用瞭 " 遠東 "(the Far East)這個帶有殖民色彩的字匯,更是讓生活在美國的華人覺得被冒犯。
因此,有的讀者直接將有爭議的句子標註為 " 種族相關 " 並舉報;
有的讀者表示,《紐約時報》的文章就像是發表在 1999 年,建議《紐約時報》報道食物的小編可以多交一些亞洲朋友。
同行也看不下去瞭,《洛杉磯時報》記者 Frank Shyong 在 Twitter 上寫道:《紐約時報》的這篇文章,除瞭讓人好笑的過時和令人驚訝的愚蠢外,也說明瞭為什麼我們需要多元新聞編輯室。
《紐約時報》撰文回應
在遭到讀者圍剿後,《紐約時報》商業編輯波洛克(Ellen Pollock)發表瞭一篇名為《我們的讀者因為珍珠奶茶罵我們,他們是對的》(Our Readers Call Us Out Over Bubble Tea. They Are Right)的文章來響應讀者。
文章寫道:" 讀者的抱怨有理,如果可以重來,我們希望可以用不一樣的方式處理這個主題。" 他補充道:" 這篇文章雖然在寫珍珠奶茶事業在美國擴張,但不可否認的是珍珠奶茶存在已久,我們很後悔文中原本使用的某些字詞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我們也根據這些建議修改瞭。"
隨後,《紐約時報》把標題換成瞭《珍珠奶茶,摯愛小眾走向美國主流》(Bubble Tea, Long aNiche Favorite, Goes Mainstream in the US),最後換成瞭《珍珠奶茶盛行,店傢數量持續增長》(Bubble Tea Purveyors Continue to Grow Along with Drink ’ s Popularity)。
《紐約時報》多次因美食報道引發爭議
這次的珍珠奶茶文章並非《紐約時報》第一次因為文化敏感度過低備受爭議。過去,《紐約時報》關於日本拉面、韓國料理、越南三明治等 " 異國食物 " 的文章也曾多次引起讀者反感。
QUARTZ 網站整理瞭一份《紐約時報》近年來引起爭議的美食報道:
食物
拉面
出現時間:18 世紀的日本
報道時間:2004 年
引用原文:" 拉面?你是說那個裝在塑料袋裡的幹燥面條和粉末狀的湯?"
食物
韓國料理
出現時間:很久很久以前
報道時間:1999 年
引用原文:" 泡菜,韓國料理的靈魂食物,紐約人大多在沙拉店見過它。"
食物
越南三明治
出現時間:1950 年左右的越南
報道時間:2009 年
引用原文:" 它們很有故事,口味豐富又充滿矛盾感,讓其他任何三明治都黯然失色。"
食物
越南米粉 Pho
出現時間;19 世紀
報道時間:2003 年
引用原文:" 社會歷史學傢 Huu Hgoc 認為,越南米粉是全國為自主權奮鬥的象征: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時刻,當抵抗法國和美國的戰爭陷入困境時,越南人一直通過制作和享用米粉這一民族原創食物,來表達自我。"
QUARTZ 網站表示,《紐約時報》真正的問題不在報道來自不同文化的食物,而在於作者──尤其是白人作者──執筆時企圖用哥倫佈發現新大陸(Columbusing)的視角去撰文,而且還用奇怪和帶有異國風情的角度描繪這些食物,想要避免這種情況,他們真的需要一個多元化的編輯團隊。